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笔试时间为90分钟) 2018.01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卷面5分 总分 等第 得 分 阅卷人 一、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5分) 1.雨中你听到了 ,看到了 。
2.文中,沙啦啦的雨声像 ,飘飘洒洒的雨丝像 。
3.山林喜欢山雨,因为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quán shì pái huái xuàn rǎn zì zhènɡ qiānɡ yuán á pān dēnɡ cuī huǐ fù yù hún qiān mènɡ rào 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2分)
1. 选出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粘补(nián) 撰写(zhuàn) 打扰(rǎo) 干瘪(biě) B 薄雾(báo ) 叛逆( nì ) 凝滞(zhì) 胆怯(qua) C 抽泣(qì ) 撇下(piē ) 旋转(zhuǎn)衣襟(jīn) D 颠簸(bǒ ) 择菜(zhái ) 匿名(nì ) 恳请(kěnɡ) 2. 下面的几组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昏庸 畅销 吟诵 拔涉 B 振撼 骤雨 威逼 敏捷 C 舰艇 松懈 慰劳 深邃 D 资讯 犹豫 渺视 耸肩 3.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载歌载舞(又) B回味草原的乐趣(口腔中的余味) .C 脱颖而出(尖儿) D半亩方塘一鉴开(镜子) 4.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英国著名作家雨果,有著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 三级风,灰尘起;四级风,起波澜;五级风,大树摇;六级风,行路难。 C “觉察—察觉 白雪—雪白 寂静—静寂”这三组词表示的意思相同。 D 《草房子》一书中“情”意浓浓,涉及到了父子情、同学情、祖孙情甚至爱情。
5.下面句子表述没有错误的是( )
A 通过检查,大家讨论、解决、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B 黄昏时分,朝霞染红了半个天空。
C 经过几周的学习,使我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 D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劝告,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使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①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 严厉的批评 ③ 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④ 再三的细语叮咛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④② 四、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13分)
1.雁门关外有人家, , 。(俗语)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 ,它却在
。(《青海高原一株柳》)
3.诗中有“情”。王维采菊东篱下, 。杜甫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欢喜异常: , 。
4.文中有“理”。学习中, 则学, 则问(《古今贤文》);生活中, , ,则常足。(《节俭篇》) 5.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中, 的船长, 的谭千秋, 的鲁滨逊, 的姥姥??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6+14=20分)
(一)《安塞腰鼓》片段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安塞腰鼓!
1. 这几段话借助 、 的修辞手法,把腰鼓的场面写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2.文中“燥热”“飞溅”这两个词用得好在哪?
。
3.从选段中看,作者说“好一个安塞腰鼓”,这腰鼓好在 ,这句话表达作者 之情。
4.仿照画线句子的写法写一句。
一样,是 。
(二)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写了三件与“看花”有关的事情,请照样子写下来。
第一件: 春天,母亲劝说暴躁无常的“我”去北海看花,我大发脾气。
第二件: 第三件:
2.细读文章第1小节,从三个加点词语你体会到了:
3.“我”和妹妹看到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受到的启
示是:
4.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5.下列对文章的主题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作者以追忆的形式,用朴实的文字、平常 的话语,写出了母爱的深厚。
B 文中的母亲体谅“我”的痛苦,宽容“我”的暴躁,默默忍受着“我” 的坏脾气,燃烧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我”。
C 母亲非常喜欢花,但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所以 多次劝说“我”陪她一道去北海公园看花。
D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这句话写出了自 己为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 六、习作。(35分)
题目: 是一盏明灯
灯,带来光明;灯,给人温暖;灯,指引方向。生活中,一本书,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指引着我们成长的道路。请你结合生活经历,细细思考,曾经指引过你的某个人,某个细节,将过程写具体。400字左右。
听力材料
山 雨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