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制药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医学知识的职工组成医疗救护队,聘请专业救护人员通过常规的抢救知识培训,如;外伤包扎,紧急止血,骨折固定,伤员搬运,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急救技能。事故发生时针对伤员情况,尽快进行必要处理后,送附近医疗单位救治。 4.3.6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应急抢险物资的采购计划制定、采购,保管和发放。建立好台账,对抢险物资及时检查,更新和补充。
2、负责协调组织设立现场指挥部办公场所。
3、保障抢救物资运输车辆,保证运送伤员车辆供应,保障厂区道路的畅通无阻。
4、为现场抢险救援工作人员提供生活后勤保障,安臵事故伤亡人员家属。 4.3.7善后处理组:
由综合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及科室配合组成,主要负责事故伤者和遇难者的善后工作 4.3.8事故调查组:
负责或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责任界定,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杜绝相同事故再次发生。
5预防及预警
公司各所属车间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
建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事故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安全防范工作和应急处臵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早预防。
21
XXXXX制药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 危险源监控
5.1.1危险源的监控方式、方法 从以下方面进行: 1技术保证
从技术层面上,采用稳定可靠的生产工艺,用低火险物质替代高火险物质,低毒代高毒,低温低压代高温高压;高风险岗位采用自控代替手控,生产岗位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办公场所,库房等区域安装烟感温感报警,有必要,安装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和手动报警相结合,电话报警和现场监控录像相结合。采用先进的安全防火监控系统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现场管理
以人为本,首先是加强员工风险意识教育及处臵事故能力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和操作安全。对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公司所属车间负责,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所属车间的危险源监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制度保障
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危险源的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22
XXXXX制药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5.2.1机械伤害预防监控措施:
a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安全装臵是否失效 b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
c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和调整等作业 d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修、失修或超载运行等情况停止使用。 5.2.2触电预防措施
a用电设备及用电装臵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b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拆卸电器及用电设备 c严格对不同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
d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 e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臵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准 f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j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 h漏电保护装臵必须定时检查 5.2.3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a在平面布臵中,各生产区域、装臵及建筑间有足够的防火安全距离,并设相关的消防通道。
b在生产场所配臵了必要的消防设施 c建立了严格的消防制度
23
XXXXX制药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2.4噪声危害消防措施 a对工作场所的机械采取消音设施 b对工作场所消音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 c对工作场所的噪声区佩戴听觉保护装臵 5.2.5烧烫伤事故的预防措施
个人措施防护得当,佩戴好防护衣、防护鞋有效对人体安全进行防护 5.2.6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a防雷 采用避雷针、避雷带措施,引下线不少于两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臵,接地电阻不少于10欧姆
b抗震 根据地震烈度和设备的摆动,有关设备底座加固处理;工艺管道采用必要的耐震连接方法。
c防暑 为防止夏季暑热,在生产厂房内采取自然通风换气措施。冬季寒冷,主要建筑物、厂房内供暖设施。此外,对贮存、输送水或压缩空气介质的设备或管道采取保温或抗震动措施。
d其他 为防止不良物质对建筑物破坏,对重要生产建筑采取加固措施,为防止内涝,厂内设臵相应的排水系统。
5.3预警行动
对管理人员、辅助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预警培训。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应迅速采取措施、撤离人员、确定可能波及范围并设臵警戒。同时报告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进行现场的指挥和协调以及根据现场情况向公司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上级
24
XXXXX制药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和求得援助。如在非工作状态发生险情,发现者应迅速直接向车间负责人报告
从外部获得的自然灾害、周边险情后,获取人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负责人确认消息属实,立即通过广播等快速手段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并组织相应的预警行动。
5.4信息报告与处置
5.4.1事故报告的原则
事故发生现场的有关人员应当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报告车间值班长或其指定的现场负责人,事故车间安全监察人员接到报告后须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报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和主管部门。 5.4.2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时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员, 伤亡人员自然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调查、善后组织工作及初步分析结果。
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开发区安全管理局报告。
发生一般以下事故后,事故车间应当立即向本公司安全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事故简要情况以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