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菁典教育 027-82893519
教师的五项基本技能
2013-01-17 11:49:35 来源:教育在线博客
导入技能
一、导入技能的意义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技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导入技能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勾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三、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导入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一个“准”字。 2、导入要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突出一个“新”字。 3、导入要有直观性,突出一个“形”字。 4、导入要有启发性,突出一个“奇”字。 5、导入要有趣味性、艺术性,突出一个“巧”字。 6、导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个“精”字。
四、导入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不设导入,枯燥乏味。 2、过分渲染,不分主次。 3、偏离重点,过于牵强。
五、导入的类型
1、简介导入。 2、设疑导入。 (1)析题导入法。
2 菁典教育 027-82893519
(2)以旧引新法。 (3)悬念导入法。
3、直观导入。
(1)实物启示法。 (2)教具演示法。 (3)实验导入法。 (4)录音导入法。 (5)图示描述法。 (6)录像导入法。
4、趣味导入。
(1)谜语导入法。 (2)歌谣导入法。 (3)故事导入法。 (4)游戏导入法。
六、导入技能的训练
1、导入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导入技能的意义和导入技能的作用,掌握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和各种类型。 (2)能设计和编制合理的导入教案。
(3)能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类型应用于教学之中。 (4)导入技能水平比训练前有提高,课堂导入效果好,导入达到目的性、针对性强。 (5)能按导入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导入技能进行评价。
2、导入技能训练原则。
3、导入技能训练建议。
(1)通过理论学习和观摩示范课,掌握导入的类型和运用的基本要求。
(2)在认真通读教材,理解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知识的实际和心理特点。 (3)按要求编写导放技能训练教案。
(4)执教。可以在自己的教学班实际教学,也可以在有意创设的环境中教学。 (5)反馈,评价,小结。
提问技能
3 菁典教育 027-82893519
一、
提问技能的意义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诸项教学技能中的重点,既渗透于各项教学基本技能的运用之中,又统领各项教学基本技能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问技能的作用
1、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2、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3、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4、提问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提问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三、提问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问点准确。2、问度适宜。3、问面普遍。4、问机得当。5、问法灵活。
四、提问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乱。提问目的不明确,为提问而提问,随意发问。 2、虚。提问的目的达不到,落不实。
3、浅。问题过浅,没有启发性,引不起学生思考。
4、散。重要问题没有经过整体设计,没有主线,形不成系例。 5、板。提问缺少技巧,方法不灵活。
五、提问的主要类型
1、突破式提问。2、揭疑式提问。3、比较式提问。4、诱导式提问。5、追踪式提问。6、迂回式提问。
六、提问技能的训练
1、提问技能训练目标。
(1)掌握提问技能的有关理论,全面理解提问技能的意义,作用和应用要求。
(2)能够结合教学实际,遵照课堂提问的原则独立设计出问点准确、问度适宜、灵活多样的问题。
(3)掌握提问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适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善于启发诱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能够准确、客观地依据提问技能的评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提问技能,并能修正不足,逐步完善。
2、提问技能训练建议。
(1)搞好提问设计。1、研究教材,明确目标。2、理解原则,掌握标准。3、优化思路,编好程序。 (2)研究提问技巧。1、正确处理反馈信息。2、学会启发和诱导。3、掌握提问的技巧。
4 菁典教育 027-82893519
组织技能
一、
课堂组织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集中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组织技能是课堂的支点,是课堂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
组织技能的意义
二、组织技能的作用
1、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进取心。
3、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4、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组织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通过组织教学的运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热爱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达到课堂组织的目的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 3、要重视集体风气的形成。
4、要做到灵活多变,因势利导,运用多种教育形式。 5、教师要随时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学生所承担的责任。
四、组织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细心。 2、缺乏耐心。 3、缺乏爱心。
五、组织技能的类型
1、管理性组织。
2、诱导性组织。(1)情感诱导。(2)创造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情境。 3、随机性组织。
(1)对学生上课迟到,我们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站在门口批评一顿,然后让他们回座位,迟到的学生这一节课就会因为开始受到的批评而产生心理障碍。
(2)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持不同见解,而教师又一时难断是非的情况。
(3)课堂上出现一些学生违反纪律的问题,或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教师应采取息事宁人、尽快稳定课堂教学秩序的措施。
5 菁典教育 027-82893519
六、组织技能的训练
1、组织技能训练目标
(1)理解课堂组织技能的意义和课堂组织的作用。 (2)能驾驭课堂。 (3)能驾驭学生。
(4)教学情绪饱满,热忱;教学一丝不苟,有情有趣;尊师爱生,关系融洽,教学相长。(5)能依据课堂组织技能运用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教学组织实践进行评价。
2、组织技能训练的建议
(1)加强学习,不断增强事业心。
(2)刻苦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导作用。 (3)每堂课,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课堂控制能力。
语言技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的意义
教学语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和对象而使用的语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其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主要基本功之一,教师应成为语言大师。
二、教学语言的作用
1、传授知识和技能 2、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进行思想教育 4、控制课堂教学
三、教学语言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
1、语音准确(1)发音清晰,吐字清楚、坚实、完整。(2)使用准确流畅的普通话,不使用方言方音。 2、音量适宜(1)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每一个字音,不能先弱后强,也不能行强后弱,越说越没劲。(2)声音大小符合教学内容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3、语调自然(1)亲切感人,变化自然。(2)符合教学内容和语言环境,能恰当地使用高亢、沉重、短促、加长、重点等调式。
4、语汇丰富,运用熟悉(1)正确。(2)准确。(3)精炼。(4)生动。(5)纯洁。 5、语速适度。
6、语态自然、大方;态势语言和有声语言配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