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

2025-10-05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简答题

1.解释下列概念: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利润、总成本、总收益。

2.规模收益与可变收益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分别陈述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的原因。 4.何谓U型成本? 二、选择题

1.生产函数是指( )

A.企业不断进行投入的活动 B.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C.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 D.企业研究和开展的活动 2.不变投入是指(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变的投入 B.在短期内数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投入 C.与产出没有关系的投入 D.其物质运动处于静止状态的投入 3.可变投入是指( )

A.企业采购数量经常变动的投入 B.在短期内企业的产出数量随之变化的投入 C.企业生产中不稳定的投入 D.企业生产中容易被消耗的投入 4.从长期来说,投入( )

A.可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B.只有不变投入 C.只有可变投入 D.基本上是可变投入 5.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长期与短期的划分( )

A.要视企业的生产特点来确定 B.以企业实现赢利的时间来确定

C.以一年为界限,一年之内为短期,一年之上为长期 D.一年之内为短期,五年以上为长期 6.一个企业的规模的大小( )

A.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 B.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下限 C.决定了企业在短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 D.决定了企业在长期中生产产出的上限 7.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的关系是( )

A.边际产品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B.边际产品为零,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C.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全部产品为零,边际产品为零 8.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之间的关系是( )

A.平均产品的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也是极大值 B.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也是零 C.平均产品是零,全部产品是极大值 D.平均产品与全部产品没有必然的联系 9.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的关系是( )

A.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上升 B.边际产品下降,平均产品上升

C.边际产品大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 D.边际产品小于平均产品,平均产品上升 10.可变投入常数收益是指( )

A.可变投入始终保持常数 B.可变投入所产生的产出始终保持常数

1

C.可变投入的边际产品保持常数 D.可变投入的平均产品达到极大值 11.可变投入递增收益是指( )

A.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B.前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 产出比后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一样大 D.每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都是正数 12.可变投入递减收益是指( )

A.可变投入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B.产出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D.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少 13.边际产品为极大值,说明( )

A.该点是全部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 B.该点是平均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 C.该点是边际产品从正值到负数的拐点 D.该点是边际产品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 14.当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为常数时,说明( ) A.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 B.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Ⅱ C.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Ⅲ D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 15.当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为递减时,说明( )

A.企业生产有可能处于阶段Ⅰ B.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Ⅱ C.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Ⅲ D.企业生产一定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 16.当企业可变投入平均产品下降,但是正值时( ) A.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 B.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Ⅱ C.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Ⅲ D.企业生产处于阶段Ⅰ与Ⅱ之间 17.最佳生产阶段是( )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各阶段都有可能 18.所谓企业生产最佳阶段是指( )

A.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的最佳水平的产出范围 B.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的产出范围 C.企业为追求最佳的产出效率而寻求的最佳规模范围 D.企业为实现最大利润而寻求的最佳规模范围 19.规模收益递减说明( )

A.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没有利润的 B.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有利润的 C.企业生产的结果必然是亏损的 D.企业生产仍有可能赢利 20.规模收益与可变投入收益两者是( ) A.一回事 B.基本上是一回事

C.分别说明企业长期和短期生产的收益性质 D.分别说明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 21.机会成本是指( )

A.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记录 B.经营过程中的消耗记录

2

C.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消耗记录 D.因从事某项业务而放弃别的业务的最高代价 22.机会成本的数额大小( )

A.是可以通过历史成本资料估算的 B.是可以通过与别的收益情况作比较加以推算的 C.是可以通过审计而获得的 D.是可以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计算而得 23.所谓成本函数是指( )

A.成本是购买各种投入的开支 B.成本是产出的函数

C.成本是消耗料工费的记录 D.成本是直接开支与间接开支之和 24.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 )

A.以一年为界限,一年之内为短期,一年之上为长期 B.是以五年为界,五年之内为短期,五年以上为长期

C.与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划分的原则一样 D.与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划分的原则不一样 25.可变投入递增收益,反映在短期成本函数上( ) A.必然是递减成本 B.必然是常数成本 C.必然是递增成本 D.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6.不变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关系是( )

A.没有直接关系 B.随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与产出数量成正比 D.与产出数量成反比 27.单位不变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的( )

A.没有直接关系 B.随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与产出数量成正比 D.与产出数量成反比 28.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29.如果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企业安排生产的原则是( )

A.先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后安排生产规模小的工厂生产 B.先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后安排生产规模大的工厂生产 C.主要安排在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少部分安排在规模小的工厂生产

D.根据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哪个工厂的边际成本低,就安排哪个工厂生产 30.单位成本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是( ) A.两者成正比 B.两者成反比 C.两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D.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变化,单位成本不变 31.企业最佳规模的选择的标准是( )

A.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较低单位成本的规模 B.选择能达到最低单位成本的规模 C.选择能达到最大产出的规模 D.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的规模 32.如果规模过大,反映在单位生产成本上( )

A.必然是单位不变成本过大 B.必然是单位可变成本过大

3

C.必然是单位不变成本过小 D.必然是单位可变成本过小 33.投入品的价格与单位成本的关系是( )

A.两者成正比 B.两者成反比 C.两者保持常数 D.两者无相关关系 34.长期成本曲线表现为U型,说明( )

A.与规模收益性质有关 B.与企业生产的外部性有关

C.与投入品的价格先下降后上升有关 D.与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有关 二、判断题

1.可变投入是价格和数量都可以发生变化的投入( ) 2.不变投入是指在短期内不会随产出数量变化的投入( ) 3.只有当边际产品下降时,总产出才会下降( )

4.可变收入递减规律说明要增加相同数量的产出可变投入应以递减比例增加( ) 5.生产阶段Ⅱ开始于边际产品递减点( )

6.如果各种投入增加的比例是10%,产出增加 的比例是8%,说明这是可变投入递减收益( ) 7.边际产出 是指增加一个产出单位所要增加的投入的数量( ) 8.如果可变投入出现递减收益,说明 总产出一定是下降的( )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报酬递减规律的不适用的( ) 10.随着生产技术的变化,生产函数也发生变化( ) 11.生产函数与投入的价格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 )

1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品总是会小于平均产品( ) 13.边际产品曲线总是与平均产品曲线的极大值点相交( ) 14.只要总产出是下降的,那么边际产品必然是负数( ) 15.边际产品下降,总产出必然下降( )

16.生产函数是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 ) 17、如果规模收益递减,说明可变投入收益也一定递减( ) 18.只要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也一定上升( )

19.如果总产出达到了极大值,那么边际产品曲线就会与平均产品曲线相交( ) 20.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的标准是时间( )

21.如果一块农田既可以种蔬菜,也可以种粮食,结果种了粮食,所以,它的机会成本是与种粮食有关的各种花费( )

22.有企业中,工人是不可以随意解雇的,即使没有任务,也只能下岗,领取下岗工资,下岗工资可以理解为可变成本( )

23.在长期中所有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

24.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要了鱼,它的机会成本就是熊掌( )

25.如果一台机器可用来生产两种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生产甲产品每单位的生产成本为500元,利润因价格未定,尚无法确定;生产乙产品的单位成本是600元,实现单位利润300元。可以断言,生产甲产品的机会成本也不能确定( )

26.因为企业厂房的折旧是按月提取的,不生产就不打入成本,所以,折旧是一种可变成本( )

4

27.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有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 28.可变投入是常数收益,反映在平均总成本上也是常数成本( ) 29.从原点出发的与全部成本曲线相切的这一点的平均成本是最小的( )

30.生产1000个单位的平均成本是20元,从1001—1010单位的平均是21元,那么从0—1010单位的平均成本有可能比20元大,也可能比20元小( )

31.考虑到新设备刚刚买来,所以当生产任务下达后要尽可能多使用老设备( ) 32.边际成本可以理解为全部成本或全部可变成本的斜率( ) 33.企业应当选择单位生产成本最低的规模进行生产( )

34.当企业产出增加会使平均成本下降,这是因为不变成本摊薄的缘故( ) 35.只要边际成本是上升的,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 ) 36.只要产出数量持续上升,平均不变成本就会持续下降( ) 三、计算分析题

1.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比如产品需求量的多变),为什么厂商也会保持一些生产要素固定不变?要素是固定还是可变,衡量标准是什么?

2.如果总产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并作出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这样的总产量曲线是否有可能出现?

3.生产函数Q=f(L,K)的要素组合与产量的对应图如下。这张图是以坐标平面的形式编制的。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虚线交点上的数字表示与该点的要素投入组合相对应的产量。 (1)图中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 (2)图中是否存在编辑报酬递减?

(3)图中哪些要素处于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

4.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可能会将可变要素安排在生产第二阶段的后期?(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5.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6.一个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汽车。假设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产出除以工人的数量)在最近几个月里一直增加,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工作越来越努力了?或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请加以解释。

7.假定A、B两国各有一个钢铁厂,A国钢铁厂生产1吨钢需10人,而B国只需1人,我们能否认为B国钢铁厂的效率比A国高?为什么?

8.假定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有四种方法(见下表)能生产出100单位的产品:

K 4 3 2 1 0 1 2 3 4 85 80 70 60 130 160 190 120 150 165 100 120 130 70 80 85 L 5


第四章 生产理论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走进聋哑人 特校献爱心活动策划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