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临习智永《千字文》1 - 图文(2)

2025-08-07

一为悬针竖,如“淑”字右竖,起笔时与上一点画呼应,笔锋迂回而下,收笔时出锋,显出畅意流美之态。

二为重露竖,如“辞”字最后一笔竖,收笔时回锋,显得浑厚沉静。 三为“行意竖”。由于此帖行意浓厚,因此字中时有行书笔意的点画,如“斩”字末竖,显然是为求流畅的笔势而带出。

2 .短竖

短竖在写法上与长竖相似,有起、收笔上的藏露变化,有相向、相背的体势变化。

(三)点的写法

待横、竖将手、腕训练得较为稳定后可转入对点的学习。南宋书学理论家姜夔言:“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点为字之神,点亦富于变化,但何时用什么点并非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左右两点用于字首、字中,一般就是如“糠”、“嫡”、“少”的写法;用于下部,一般就是如“凉”、“员”、“异”几种写法。四点底一般也只有如“熟”、“谦”等为数不多的几种变化。而上下两点的写法,由如“钧”、“扇”二字可见,上下三点由“沉”、“落”二字可见。

此帖中点单独出现时,形态最多的是侧点,书写时笔取侧势,锋尖入纸用力向右下,待毫铺开后笔锋稍顿,衄挫回锋。其他还有直点、长点、垂点、撇点、挑点、平点等,书写时要留意它们与不同笔画搭配时的形态,找出规律性。

(四)撇的写法

撇、捺好比字的双翼,要左右呼应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 1.长撇 本帖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长撇为兰叶撇,如右下图中“房”、“史”二字之撇,轻锋入纸向右下轻点,然后将锋调正,由轻渐重,腕同时向左上方翻,自中下段渐行渐提,出锋撇出。此掷飘逸摇曳。

另外两种长撇在起、收笔上作了变化:长曲撇起笔先向右下切入,而后笔致清晰地撇出,如右图中“饱”字左撇;回锋撇收笔处向左下轻蹲,得势后迅速向左上挑出,与下—笔呼应,如右图中“合”字之撇。

2.短撇 短撇与长撇笔法相似,只不过长度较短,在起、收笔及角度上变化更细微丰富一些,由右图中“黍”、“税”、“亩”、“易”四字可见。同时,短撇用笔迅疾多变,要求临写时手上的动作要干净、准确,不可有多余动作。

(五)捺的写法

捺是字中向右舒展的一笔,其笔法来源于隶书,要有起有伏。 1.长捺 此帖中的长捺丰润婉转,起伏含韵,一波三折。如下图中“令”字之捺,起笔空中作逆入之势,笔锋落纸右行(取平势),为一折;而后顺锋向右下行笔,为二折;至捺脚翻腕捺出,为三折。另有如下图中“聆”字的回锋捺,笔至捺脚处不出锋,而作回锋之势,显得含蓄厚重;而“奏”字之捺至捺脚处圆锋而亡,隶意十足。捺贵舒展,临写中应注意用笔的节奏感,不可行笔过快。


怎样临习智永《千字文》1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亚太地区 北京+10 妇女非政府组织论坛大紫皮书 20241210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