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每一个实验的心得不低于500字 实验一:Java基本知识与概念的实验
Java程序设计语言同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一样,具有一些基本特性。本节实验主要练习Java编程语言的这些基本特性,如Java中的简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这是学习Java语言必须经过的基础阶段。掌握了本节实验所讲述的内容后,应该能够对Java程序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Java语言提供的各种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学好Java语言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这对后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Java程序通过控制语句来执行程序流,完成一定的任务。程序流是由若干个语句组成的,语句可以是单一的一条语句,也可以是用大括号{}括起来的一个复合语句。Java中的控制语句主要有分支语句(if-else,switch).循环语句(while,do-while,for)与程序转移有关的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本节实验将学习如何控制程序的流程,使程序实现不同功能。
1.1实验目的:
1. 掌握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 2. 掌握Java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3. 掌握Java语言的运算符的优先级。 4. 学会使用if和if-else和switch分支语句。 5. 学会使用while, do-while和for循环语句。 6. 学会使用break和continue程序控制语句。
7. 进一步熟悉java语言开发环境,掌握Java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过程;
能够设计具有一定算法的输出程序。
1.2实验预习:
1. Java语言源程序是由Java语言的基本语句构成的,Java语言的语句基本上同C/C++语言的语句一样。有些在C/C++语言程序中容易产生错误的语句已被Java语言所抛弃。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读者可以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
例1-1 在横线上填出下列变量的定义类型。 public class example1 {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x=45; y=3.14f; z=3.1415; truth=true; c=’6’;
//……..更多 }
}
2.利用输出语句来实现数据的格式化显示
Java语言中的输出语句,可以通过调用System.out 中的println方法(或print 方法),在练习数据格式化显示之前,我们在通过下面两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下println 方法和print方法的区别。
例1-2 观察下面应用程序的打印结果。 打开文本编辑器,输入下列代码: public class asteris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
System.out.print(“*”);
System.out.print(“***”); System.out.print(“*****”); } }
在没有编译运行之前,读者能否得出上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例1-3 修改例1-2。 public class asteris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 (“*****”); } }
在没有编译运行之前,读者能否得出上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2
例1-4 写出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打开文本编辑器,输入下列代码: public class Typeconvers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 char a=1; int b=4; double c=24.6f; byte d; d=(byte) (a+b+c); short e; e= (short) (a+b+c); int f;
f=(int) (a+b+c); double g; g= a+b+c;
System.out.println(“d=”+d); System.out.println(“e=”+e); System.out.println(“f=”+f);
System.out.println(“g=”+g);
}
}
在没有编译运行之前,读者能否得出上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例1-5 求3个数中的最大值。 打开文本编辑器,输入下列代码: public class Max{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 int a=1;
3
int b=3; int c=7; if(a>b) if(a>c){
System.out.println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a); } else{
System.out.println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c); }
else if(b>c) {
System.out.println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b); } else{
System.out.println (“三个数中最大的是:“+c); } } }
在没有编译运行之前,读者能否得出上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注意:else子句不能单独做为语句使用,它必须和if配对使用。Else总是与离它最近的if配对。
例1-6 根据颜色数输出颜色。 打开文本编辑器,输入下列代码: public class switchcolor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 int colornum = 1; switch(colornum) {
case 0: System.out.println(“color is red”); case 1: System.out.println(“color is green”);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color is black”); } }
}
在没有编译运行之前,读者能否得出上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4
把例1-8中每个case后面都加上break语句,程序修改如下: public class switchcolor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 int colornum = 1; switch(colornum) {
case 0: System.out.println(“color is red”);break; case 1: System.out.println(“color is green”);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color is black”);break; } }
}
在没有编译运行之前,读者能否得出上面程序的运行结果: 注意:case子句中的值必须是不同的。break语句的作用使程序跳出switch语句后,即终止switch语句的执行。
例1-8 用while循环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3位数,其各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53=1^3+5^3+3^3
打开文本编辑器,输入下列代码: class while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
int a,b,c,num=100,count =1; while (num<1000){ a=num/100; b=(num-a*100)/10; c=num;
if((Math.pow(a,3)+Math.pow(b,3)+Math.pow(c,3)) = = num ) System.out.println(“第”+count+++“个水仙花数为:”+num): num++; }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