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1.1实习的目的
为了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野外地质地貌有更深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 1.1.2实习的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地质地貌实习基地 1.1.3实习的时间
2010年8月1日至2010年8月25日,为期25天。 1.1.4实习的任务
系统的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1.1.4.1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1.1.4.2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石产状的测定。 1.1.4.3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1.1.4.4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1.1.4.5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1.1.4.6野外地质素描的练习。 1.1.4.7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 1.1.4.8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1.2实习区地理概况
1.2.1 自然地理及交通概况
秦皇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是国家地质公园—“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该区自然地理位臵位于燕山山脉东端,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管辖。
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陆、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良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
实习所在的石门寨地区为一南北向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区,北、西东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高山主要由上太古界(Ar3)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侵入岩体组成,低洼的丘陵和平原由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组成:而在地质构造上形成一个宽缓的向斜,故名“柳江向斜”。前者是地貌形态,后者是地质构造概念,故又通称为“柳江向斜盆地”。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 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实习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但受海洋影响
较大。冬季长,春、夏、秋季较短。年平均气温11.3oC,最冷为一月份,月平均气温-29oC,最热为七至八月份,月平均气温24.8oC。
本区年降水为400-1000mm,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实习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洋河和戴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且处于华北最大 暴雨中心地带。其特点是流程短、流量小、含沙量高、水系分散、汛期洪水量大、暴涨暴落、非汛期河水干涸或断流。境内各河均发源于燕山山区,其流向均为由北向南、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渤海。河流的补源以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约占全年径流量的80%左右。
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
汤河发源于抚宁县柳观峪西沟和温泉市一带,全长约36km,在秦皇岛(海港区)西侧入海。流域面积约177km2。流域内除了西北源头为低山外,其余皆为丘陵和平原。
本区工农业并重,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等。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
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水泥生产也有一定规模;乡镇企业发达。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红薯、豆类等;山坡多种植果树,以桃、葡萄、苹果、核桃最有名,还有梨、山楂、杏、李子、沙果、海棠、板栗等。 1.2.2 地质研究情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秦皇岛柳江盆地就逐渐成为中国有关地学院校和地学科研单位的实习基地和研究基地,因此,柳江盆地又被称为“地质教育第二课堂”。本区是中国最早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地区之一,其研究历史达一百多年,许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通过在本区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计其数的地质前辈由此迈入神圣的地堂殿堂,而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本区素来享有地学研究“天然实验室”和地质学家成长“摇篮”的美誉,每年都有数十所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在此进行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
1.2 实习的计划与安排
1.2.1实习时间
2010年8月1日-2010年8月25日 1.2.2 指导教师
朱才伐老师
1.2.3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此实习共勘探实习路线16条,实测地层剖面2天,地质填图5天。野外记录一本,区域1:2000地层剖面图,区域地层柱状图,
区域1:20000地质图,地质填图面积3平方公里,实习报告一份,标本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