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1光的行进教案

2025-07-02

2.1光的行进 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设计光在空气中沿直线行进的实验方案。 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科学知识:

知道“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秘。

学情分析

光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生活经验,但大部分学生不会自己去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光现象,尤其是光的直线传播。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去发现、探究其中的奥秘,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难点

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认识光源 1.诗歌朗诵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

出示单元小诗,有感情的朗读。师:“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学生猜猜。 2.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谈谈哪些地方需要光。 3.认识光源。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用镜子和手电筒作对比。 4.给光源分类。

(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设计意图】以谜语小诗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学生没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因此,应由教师引出这样的概念,学生以此进行分类。 活动2【讲授】二、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师:从我们看到的现象中,猜一猜,光是怎样行进的呢? 2.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3.师: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呢?讨论实验方法和要点:怎样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卡纸中间的孔照到墙上? 4.出示材料,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5.交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设计意图】科学课不能单纯地传授科学知识,应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再设计实验验证,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3【活动】三、研究“小孔成像”

1.教师课件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师: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8页的内容。

3.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1)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2)师指出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谁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说出光的传播规律。

5.手影游戏:同桌合作,请做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有难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看、思考、讨论,千万不要急于将原理告诉学生。 活动4【活动】四、总结拓展

1.师:今天科学课上,我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师: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3.诗歌朗诵《光》。


最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1光的行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9月份考试互联网及其应用第三次作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