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师出示图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A、 头部 B、 身躯 C、 腿部 D、 尾部
四、体验·表现·创新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选择好了用哪一种方式进行创作? 要求:突出不同恐龙的主要特征。 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五、教师小结
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
拼 泥 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欣赏泥板造型作品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 (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 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学生作业 分组进行 教师巡视
一路轻骑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学难点 :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学具:
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 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五、布置作业 :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展示 评价 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导入 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 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 3、 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三、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六、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