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2025-08-03

闵行区 2017 年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试卷

语文试卷

(时间 150 分钟,分值 150 分)

2017 年 12 月

一 积累运用(10 分) 1. 按要求填空。(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诗?·________·采薇》)(3)王驾《晴雨》中有“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两句。将蜂蝶拟人化,富有情趣;周邦彦《?幕遮》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 分)

(1)小强因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有些低沉,你作为好朋友想送他一句话。下面最合适的一句是( )

A.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B.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上比赛的计分板上。 C.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时,就变成一座桥。

D.山涧的泉水?过一路曲折,才唱一支是美妙的歌。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关于思维形式和规则的科学理念。它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它具有无限的科学理论和魅力。 1 揭示事物世界的本质 2 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3 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方法 4 反映实践现实

5 依据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客观实践的事实

A.①⑤③④② B.④①⑤②③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②①④ 二 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网络文艺处在“雅化”关键期

董阳

① 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 3.53 亿,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

电视剧、网络游戏铺天盖地。据清华大学课题组发布的《2016 中国 IP 产业报告》,中国 IP 影响力排名前 100 位,网络小说就占了 61 部。这意味着,无论你读不读网络小说,将来你看的电影、电视剧,听的歌曲,玩的游戏,很可能都跟网络小说有关。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网络文学+”——一个由网络文艺“接管”大众文化的时代。 ..②这不是危言耸听,从文化发展史角度看也并不奇怪。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网络文学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通俗文学。今天被我们奉为?典的元杂剧、明清小说,都是通俗文学,都是在底层文人大?的民间创作基础上,于勾栏瓦舍的频繁演出中,涌现出来的大众文艺精品。远的不说,金庸武侠本来就是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它继承了晚清民国以来通俗文学传统,最终融入主流文化,而我们看到的许多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其核心的创意正是通俗小说本身。今天我们将《西厢记》、四大名著奉为?典,把金庸小说放在很高的位置,将来某部网络小说被奉为新名著,某部由网络小说改编

的电影被奉为新?典,完全是有可能的。

③有人说,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怎么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在发展初期,有过放任自流的阶段,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但“风物长宜放眼?”,今天正是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网络文艺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换的关键阶段。对此,我们既要有信心、有心胸,也要对问题和难度有足够的清醒意识。 ④目前,“网络文学”在数?上已?“+”得够多了,“IP”主要是指网络小说的授权改编和衍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网络文学体?实在是太庞大了,中国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投入网络文学中,其规模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而且随着网络视听和传统影视市场不断扩容,各路资本纷纷介入,大?收购 IP,网络小说身价水涨船高,据说有的网络小说 IP 估值几个亿。之后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象,海?网络小说改编项目上马,大有“狂轰滥炸”之势。

⑤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历从重“?”到重“质”的转型,文化产业也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那种“得 IP 者得天下”的想法是非常外行的,即便从?济效益上来说,也是十分片面的。网络小说向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难度并不亚于原创,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得专业,“+”得有品质,才能实现双赢,也才会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把票房成功转化为文化成功。

⑥我们还要认识到,相比于网络小说,影视和游戏作品影响更为广泛,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意识。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更新速度极快,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表达未?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影视改编不能停留在照搬的层次,而应当在文化品质和价值内涵上做出有效提升。

⑦网络小说读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断力,而且由于这个群体相对封闭,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往往不容易察觉和公开。一旦推送到大银幕和小荧屏上,其价值观冲突就格外激烈,比如某些“宫斗”作品所宣扬的“丛林法则”,某部“穿越”作品出现的“乱伦”问题,等等,都曾引起社会舆论激烈争议。要强调的是,这种争议并不意味着社会不宽容,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小说在“+”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艺术形式的转换,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隐含着青少年亚文化向社会主流文化的转换。改编者在价值观表达上应当具有底线意识,以正面价值观给人以积极健康的文化影响。 ⑧大众文艺的兴盛是文艺高峰形成的广大基础,对大众文艺进行吸纳和提炼,正是文艺高峰形成的必由之路。

我们不仅要从产业的角度去看它的体?之“庞大”,更要从文化的角度看它的影响之深刻。宋词、元曲、京剧、小说,都源于民间疯长的俗文化,?文人提炼萃取而成?典文艺样式,今天的网络文艺,也正处于“提纯”“雅化”的关键阶段。事物发展往往“起于青蘋之末”,这个事实越早看到,我们就越有文化自觉,就越能顺势而为,引导创作,从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选自 2017 年 11 月 22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3.解释第①段中“接管”的含义。(2 分)

4.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 分)

5.第④段中作者提出“‘网络文学’在数?上已?+得够多了”的观点,并用“IP”的例子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4 分)

6.下列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作者否定了“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的创作状况。 B. 文中的“风物长宜放眼?”,要我们看到网络小说的发展未来。 C. 作者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否定了那种“得 IP 者得天下”的观点。 D. 结尾的“起于青萍之末”就是要我们看到网络文艺发展的未来。 7.本文标题是“网络文艺处在‘雅化’关键期”,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雅化”的建议。(5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6 分)

轻盈的浮动的 朱以撒

① 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就可以看到徐缓的山坡上一大片的芦苇正在迎着来风。一个人对于居

住的选择,有时是游移在具体的房屋之外的,面积、质?、形制这些可以测?的部分被忽略了,而感觉、视觉站出来说话——以前我买临水的房子,是由于水际一株品相周正的大榕树,它的雍容圆满体现了良好的生态。而今我看上这套山居,正是因为在一个蜻蜓乱飞的黄昏,我与满山坡的芦苇相遇。它们在夕阳下闪动着银子般的光泽,使人下定..决心不再犹豫。

②芦花是柔软之物,一阵风起,芦花悠悠,有的就飘进了院子,落在案上或者我的肩上。宋人黄庭坚曾说兰花之香是国香,生于深山里,不为人知却照样芳香。看来天下万千植物都是如此,顺天适性,和人是毫无关系的。它们与人不同的就在于自然而然,何所来何所去,尽随风来雨往。一朵芦花落在我的袖子上,不是因为它的重?,而是它的柔软被我感受到——柔软往往是使人感到温暖的一种形态,毛茸茸的、蓬松的,使人放心。那些敛约的神情, 优雅的姿势,朴素的色调,都在人们乐意接受之列,只是后来坚硬越发突兀,放纵恣肆,攘袖瞠目,也就离柔软渐渐远去。一个人老迈时,坚硬的牙齿全脱落了,又以坚硬的假牙来替代,而一条柔软的舌头却完好如新——道理是可以讲得通的,可是在现实中,大多数人还是争当牙齿,以坚硬面对世界。

③自然之力也难以摧折一丛芦苇——这是台风过后的景象,纤细之秆的韧性显露出来,在随势俯仰中成为一道委婉的弧线。芦苇就是野草一般的植物,与荆榛莽葛一样,由于过于野而有贱气,人们会在院子里种一片竹子以示高洁,却不会种一丛芦苇。由于不为人栽种,它的野性形成的内部力?越发有劲道,只是向来重外表的人浑然无知。


上海市闵行区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年终总结必备古诗词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