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V页
4.2.2 JSP技术的强势 ................................................................................................. 15 4.2.3 JSP技术的弱势 ................................................................................................. 15 4.2.4 JSP的技术方法 ................................................................................................. 16 4.2.5 数据库连接 ........................................................................................................ 17 4.2.6 JSP的应用模型 ................................................................................................. 17 5 系统实现 .............................................................................................................................. 19
5.1 系统界面实现 ........................................................................................................... 19 5.2 系统测试 ................................................................................................................... 28 5.2.1 测试内容 ............................................................................................................ 28 5.2.2 测试的结果 ........................................................................................................ 29 结 论 ...................................................................................................................................... 30 致 谢 ...................................................................................................................................... 31 参考文献 .................................................................................................................................. 32 附 录 ...................................................................................................................................... 33
1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 1.1.1 背景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从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进程中,它不断地从各种学科中汲取养分,自我升华,从而孕育成今日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相区别,强调了人的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和社会性。它的产生以20世纪初泰勒等人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为标志。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在这一阶段,泰勒等人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以研究如何提高人的劳动效率为核心,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对人的动作和劳动时间进行研究,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方法;二是对人进行选择、训练以及用“计件工资\实行“刺激\。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由经验成为科学,并提高了劳动效率,因此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但是,管理者将人视为“物质人”,完全忽视工人的心理需要。因此,该阶段仍属于人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招录和雇用工人,确立工资支付制度,解决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问题。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在本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和产业关系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工作重点从以“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该阶段出现了劳动人事部门,除了负责招工外,还负责协调劳资关系,明确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并开始有目的的培训,然后根据其特点分配适当的工作,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劳动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理论认为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来强化就业保障,并强调改善雇佣关系、提高工人地位的重要性等等,因此有效而合法的管理活动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该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员工的保护者和甄选者向企业发展的规划者和变革者转变。同时,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使管理者摆脱了日常琐碎工作的束缚,有精力关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中枢,开始从企业长远战略的角度对人进行管理。它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竞争的焦点也也从资金、物质等物化资源的竞争转化为智力资源的竞争,而智力资源的竞争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1.1.2
人力资源系统发展历史及现状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发生了
许多新的需求,单纯靠手工和文书已经无法完成如此繁重劳动。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发展是这个矛盾得到了缓解,人力资源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它经历了一下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除了能自动计算人员薪酬外,几乎没有更多如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等功能,也不保留任何历史信息。
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非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和薪资的历史信息都进行设计,也有了初级的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功能。 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都进行了收集与管理,更有强力报表生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的实现。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融合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电子信息技术技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所谓人力资本的观念已经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更不下于土地、厂房、设备与资金等,甚至超越,除此之外,人是知识的载体,为了有效运用知识,将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用,便需要妥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用。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完善其在资源共享、知识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人员的有效管理是企事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加强竞争能力的有效保障。在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管理者完成多方面的任务。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公司能否找到适当的员工,取决于公司是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为“选对人”会使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选错人\则会拖跨公司,一个企业基本上是靠人来运作的,用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用人方面不可掉以轻心,没有一套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才能吸引更多适合本企业的优秀员工,拟订具体的计划,逐步进行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员工的招聘、奖惩、培训以及调度等问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由多个不同结构、采用不同处理技术的子系统构成,包括人员管理,薪酬管理,招聘管理等几个核心模块。就实际应用而言,如何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分配,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员工进行提升培训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能否健康迅速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由于在网络化组织中,各个事业部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具备的人力资源种类、能力、数量以及所接受的任务也有所不同,因此可能会出现员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提升员工的能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客户满意度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即是在上述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有效的、易于维护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本文是介绍一个建立在成熟的Internet/Intranet之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系统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原型法获取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用例图,确定系统功能模块和结构。该系统对企业员工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公司每一位员工都可以登录本系统,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并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杂、重复的劳动中脱离出来,集中时间、精力进行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系统把成熟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使企业员工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相关信息。在人员招聘方面,企业通过Internet对外发布招聘信息,应聘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
点填报相关空缺职位;在内部管理方面,应能方便员工交流;员工不能修改自己的相关信息,但可以了解公司各部门的人事结构和基本资料。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共分5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深入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具体对系统的性能需求,功能需求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简单介绍了系统的环境。
第3章就第2章的功能、性能和可行性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规划了系统目标、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并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第4章具体介绍了实现系统所用到到关键技术:sql和jsp。
第5章具体介绍了系统的实现。主要是对系统界面实现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了系统测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