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投2400张黄牛皮纳帕鞋面革工厂设计 3
2 原料皮的选择及成革的要求
2.1原料皮
2.1.1黄牛皮组织结构特征
黄牛皮的主要特点是毛孔细小,粒面光滑细致,表皮层薄,仅占真皮层厚度的5%左右,毛多而细密,毛囊和汗腺都插入真皮不深,所以乳头层仅占真皮层厚度的1/4-1/5。乳头层上部胶原纤维束较小,编制较紧密;乳头层下部胶原纤维束逐渐变粗,编制走向倾斜,编制较松。黄牛皮网状层较厚,胶原纤维束粗壮,编织机密。黄牛皮皮心部位网状层胶原纤维束编制紧密,制成革的物理力学强度最好。黄牛皮张幅大,皮层厚,整张皮部位差较其他动物皮小,厚度较均匀,成革利用价值较高,是制造各种鞋面革、底革、工业用革的好原料。相比较而言,黄牛皮乳头层是黄牛皮革强度较低的一层,其中以乳头层与网状层交界的乳头层下部,皮质含量低,强度更差,加工中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松面,甚至起壳分层,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乳头层,是至少受损失。 2.1.2黄牛皮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黄牛皮产于全国各地资源丰富。根据牛皮的近似程度,大致分为北牛皮,中牛皮,南牛皮。北牛皮属蒙古牛种,产于内蒙古、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北牛皮毛被粗长,低绒多,张幅较小,板质薄,油性小,纤维编织较松,伤残重,虻害较重。其中以吉林延边自治州地区的牛皮品质较好,其余均差。中牛皮属华北牛种,多产于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主要以晋西牛皮质量最佳,全国闻名。其次是南阳牛皮,晋南牛皮等。南牛皮属华南牛种,产于华南各省,其品质特征是胶原纤维束编制紧密,但张幅小,皮板厚薄不均匀,大部分皮前身薄,后身厚,虱叮等小暗伤较多。主要品种有盘江牛皮,产于云南省东部,贵州省西南部和广西省西部的盘江流域。巫凌牛皮,产于大娄山以北,武陵山系和巫山山系。东南沿海牛皮,产于浙江、福建、广东等省。 2.1.3原料皮的防腐保存
由于制革厂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皮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因此从动物体上剥下来的鲜皮不能够及时的被加工,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方便贮藏、运输。鲜皮要经过防腐才能贮藏。原料皮防腐的基本原理是在原料皮内外制造细菌不宜生长繁殖,能抑制酶作用的环境,在一定时期保护原料皮免受伤害,鲜皮常用的防腐方法有干燥法、盐腌法、低温保存法等、浸酸法等[5]。
综合考虑本设计对进购原料皮采用盐腌法保存。 2.1.4原料皮的挑选
黄牛皮加工要求宰剥适当、皮形完整、晾晒平展。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4
一等:板质良好,可带下列伤残之一: (1)描刀伤2处,总长度不超过20cm; (2)伤疤、破洞2处,总面积不超过45cm2; (3)擦伤2处,总面积不超过45cm2; (4)虻眼2个。
二等:板质较弱,可带一等皮的一种伤残;具有一等皮板质,可带下列伤残之一: (1)描刀伤4处,总长度不超过30cm; (2)伤疤4处,总面积不超过100cm2; (3)破洞4处,总面积不超过45cm2; (4)擦伤6处,总面积不超过333cm2; (5)虻眼总面积不超过555 cm2; (6)受闷脱毛面积不超过111 cm2。
三等:板质较弱,可带一等皮的一种伤残;具有一、二等皮板质,可带伤残或不超过全皮面积20%,制革价值不低于75%。
不符合等内要求的,为等外皮。
2.2 生产规模及质量标准
2.2.1生产规模
根据成品皮的产量计算原料皮的投入量,年工作时间以300天计算。
表2-1 工厂生产规模
成品
年
张数 720000
面积/SF 25200000
张数 2400
日
面积/SF 84000
张数 720000
年
质量/kg 14400000
张数 2400
投入原料皮
日
质量/kg 48000
2.2.2 生产过程中坯革质量的变化
原料皮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而每一步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工艺的配方和操作规程,所以必须了解制革过程中的每一步质量变化。
表2-2 加工过程中皮革质量的变化(按日投2400张计)
原料皮质量/kg
浸水皮质量/kg
灰裸皮质量/kg
削匀蓝湿革/kg
成品日产量/SF
48000 51000 54000 28800 84000
2.3 产品的质量标准
2.3.1 技术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下列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鞋面革标准GB1873-93,如
日投2400张黄牛皮纳帕鞋面革工厂设计 5
表2-3所示[6]。
表2-3 鞋面革国家标准
检测项目 厚度(mm) 抗张强度(N/mm) 撕裂强度(N/mm) 在10N负荷下的伸长率(%)
涂层耐折牢度 颜色摩擦牢度 收缩温度(℃)
pH
稀释差
2.3.2 外观要求
全张厚度基本均匀一致,无异味,无油腻感。革身丰满柔软有弹性,不裂面,无管皱,主要部位不得松面。涂饰革涂层应均匀,牢固,颜色基本一致,纳帕鞋面革要求手感柔软,革身丰满而有弹性,延伸性较小,粒面细腻而紧密,涂层薄,毛孔粒纹清晰可见,真皮感强。
>1.5mm ≧15 ≧35
标准 1.2-1.5mm ≧13 ≧30 ≦55 ≧4.0/3.0 ≧95 3.5-6.0
<0.7(pH≦3.6-4.0,不需要测)
<1.2mm ≧11 ≧25
正面20000次无裂痕,修面2000次无裂痕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6
3 工艺的选择和论证
3.1工艺路线
本工艺采用酶浸水,少灰减法毁毛脱毛,少胺脱灰,高吸收革鞣,少铬复鞣,植鞣剂填充,多步加脂,真空干燥,阳离子涂饰等方法制作黄牛皮纳帕鞋面革。
3.2工艺流程
组批→修边→称重→预浸水→去肉→主浸水→毁毛脱毛→浸灰→去肉→片皮→称重→脱灰→软化→水洗→浸酸→铬鞣→出鼓搭马→挤水→削匀→修边→称重→水洗→复鞣中和→填充→染色加脂→水洗→搭马静置→挤水伸展→真空干燥→挂晾干燥→回潮→震软→转鼓摔软→绷板干燥→修边→补伤→磨革→揩阳离子→喷底浆→喷面浆→喷顶光→打软→烫平→分级→量尺→入库
3.3 工艺规程
表3-1 蓝湿革加工规程
工序 预浸水 主浸水 浸灰
用量(%) 产品
200 0.1 0.2 5.0 0.2 200 0.2 0.3 0.3 0.6 100 1.0 0.2 0.2 1.0 0.7
水 24℃
DOWELLAN FG-A DOWELLIT FMN 盐 纯碱
水 24℃ DOWELLIT FMN DOWELLAN SWA DG脂肪酶 纯碱
水 24℃ DOWELLIM LAD DOWELLZYM LM DOWELLAN FG-A 硫氢化钠 硫化钠
时间(分)
30 pH:7.5 30 pH:9.5 30 30
备注 5/55 过夜 Be:8.2 去肉
5/55×20 过夜 Be:3.0
日投2400张黄牛皮纳帕鞋面革工厂设计 7
脱灰 软化 浸酸 鞣制 + 出鼓
0.5 0.5 1.0 1.0 100 1.0 50 0.1 1.0 1.0 0.3 50 4.0 1.0 1.0 5.0 0.5 0.5 0.2 0.35 150
石灰 硫化钠 石灰 石灰 水
DOWELLON CAS 水 32℃ DOWELLAN FG-A 硫酸铵 NS软化酶 水 20℃ 盐
DOWELLON PCA 硫酸 铬粉 阳离子油 甲酸钠 防霉剂 氧化镁
水(内温40℃)
20 /40 20/40X2
20 30 30 30 150 30 240 240
5/55 过夜 去肉,片皮
pH:8.2 水
洗 pH:3.0-3.1
pH: 3.8
20 /40X2
DOWELLICAL DLB
15×2+120
表3-2复鞣染色加脂加工规程
工序 回水 复鞣
用量(%) 产品
300 0.2 0.4 150
水40℃
DOWELLAN FG-B 甲酸 水35℃
时间(分)
40
现象 pH:3.5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