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预算法》第94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或者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者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9.中国1994年以来财政改革集中于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有( )。 A.2000年的部门预算改革 B.2001年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C.2003年试点财政支出绩效考试 D.2002年的所得税共享改革
A
B
C
D
E
答案解析:D是属于财政体制的调整,不属于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其他的都是。 10.下列选项中,( )属于新《预算法》修订的背景。
A.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财政定位的最新论断,迫切需要《预算法》立法宗旨的大幅度提升 B.原有1994年《预算法》内容已经远远滞后于财政改革的现实
C.分税制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预算法》加以规范约束
D.“纳税人权利”意识的提升,需要《预算法》积极回应纳税人广泛关注的预算公开问题
A
B
C
D
E
答案解析:见课件内容大纲和讲义。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人大财经委对预算草案提出的初审意见处理情况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22条规定: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但未规定具体时限。 2.各级政府在预算管理中,需要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 (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8条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须作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 3.1994年《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
对
错
答案解析:1994年《预算法》中地方政府无发债权。
4.省级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可以通过发债方式弥补。( )
对
错
答案解析:省级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不得列赤字。建设性部分,可以有赤字,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弥补赤字。 5.省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弥补收支缺口。(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5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不得列赤字,建设性部分资金缺口,可以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
6.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
对 错
7.各级政府的决算草案,必须经本级审计部门审计后才能报送本级人大。( )
对
错
8.《预算法》主要是服务于财政部门管理好政府收支的一部法律。(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主要是服务于财政部门管理好政府收支的一部法律。( )
9.2012年6月,《预算法》二审稿,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征求意见,获得超过30万条反馈,创单项立法之最。( )
对
错
10.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可以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进行调剂。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72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的,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11.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融资平台的方式筹措资金。(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5条规定:除前款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12.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对于紧急事项,可以先安排支出,再报人大备案。(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9条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
13.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弥补收支缺口。(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规定: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必需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举借债务应当控制适当的规模,保持合理的结构。 14.2014年《预算法》修订历时20年。( )
对
错
答案解析:1994年《预算法》实施了20年,2004年提出修法,历时10年。 15.各级政府预备费的运用,必须经过本级人大的审查批准。( )
对
错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4条规定:各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提出,报本级政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