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管线电力线压缩空的相路 互关系 平行150 净距 交叉50 净距
电缆管、用户线管应采用镀锌钢管或难燃硬质PVC管。在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的场合,预埋管应采用镀锌钢管并作接地处理。 直线(水平或垂直)敷设电缆管或用户线管,长度超过30m应加装过路箱,管路弯曲敷设两次也应加装过路箱,以方便穿线施工。过路箱应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公共部分,宜为底边距地0.3~0.4米或距顶0.3米。
由进户管至分线箱地电缆预埋管的直线电缆管径利用率,应为管内径的50%~60%,弯曲处电缆管径的利用率为30%~40%。 由分线箱至用户终端出线盒,应敷设暗管。穿放平行用户线的管子截面利用率为25%~30%,穿放绞合用户线的管子截面利用率为20%~25%。
20 20 500 300 20 150 150 500 300 300 时应加绝缘层,应尽量避免交叉 间距不足气管 封) 给水管 (不包热力管热力管煤气管 备注 (包封) 电缆的外径(mm)
电缆管径利用率=
电缆管内径(mm)
管内导线总截面积(mm)
用户线管截面利用率=
用户线管内截面积(mm)
管子的弯曲处应安排在管子的端部,管子的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分线箱至用户的预埋管不宜穿越非本户的其他房间,如必须穿越时,预埋管不得在其房内开口。
*100% *100%
? 施工前的检查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施工前的器材检验
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管材采用的钢管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要求。
工程中使用的电缆和光缆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外套应完整,并附有出厂质量合格证。 ? 设备安装
槽道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 槽道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m.
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 线缆敷设
线缆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弯曲半径应大于外径6-10倍,主干弯曲半径应大于外径10倍,光缆弯曲半径应大于外径15倍。 ? 施工设计
1.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施工
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采用走吊项的轻型装配式电缆桥架的方案,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
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槽架,安装在吊项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线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是星形的,线缆量较大,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
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
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 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东莞市展示中心水平布线系统采用六类UTP线缆,根据现行颁布的ANSI/TIA/EIA 568 B-1六类布线标准,六类线缆布放时应注意:
? 剥皮时不要割伤铜芯 ? 不能有急剧的弯折或打结 ? 避免拉伤外皮
? 线缆不能有拧转或扭曲发生 ? 弯曲半径不能小于4倍线缆外径
? 具体施工时不能用力拉线:单条4对双绞线拉力≤10公斤;两条4对双绞线拉力≤15公斤;多条4对双绞线拉力≤40公斤。不能将多根双绞线捆绑成一股线,这样会增加线对间的串扰。 六类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 线管、线槽内穿放的线缆总截面积应为1/3—1/2线管、线槽截面积:
——直线管、线槽填充率为1/2 ——弯曲线管、线槽填充率为1/3
若现场的管槽规格过小,穿线填充过度,会影响性能 线管的弯曲必须平滑,弯曲半径 > 6倍线管外径
2.垂直子系统的布线施工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竖井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它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 * 干线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综合布线大对数电缆及光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通常设在靠近支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或线槽,爬架或线槽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固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 * 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项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为垂直干缆提供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且若一根线管连续有两个90度的拐角时应在一处加过线盒,以便拉线时不破坏线缆。
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