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 图文 -(8)

2025-07-28

SL0是PCM基群的第0个时隙同步信号,信号A,B插入到相

应的时隙,编码输出位置仍在相应的时隙。每一路信号能单独测试,最终复接正确输出。

5.用示波器观察PCM译码输出信号

示波器的CHI接STA,CH2接SRA,观察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 示波器的CHI接STB,CH2接SRB.观察这两个信号波形是否相同(有相位差)。

结论:译码输出比输入有细小的相位差,在时间上滞后。 6.用示波器定性观察PCM的动态范围

将低失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1KHz正弦信号从STA-IN输入到MC145503编码器。示波器的CH1接STA(编码输入),CH2接SRA(译码输出)。将信号幅度分别调至大于5Vpp、等于5Vpp,观察过载和满载时的译码输出波形。再将信号幅度分别衰减10dB、20dB、30dB、40dB、45dB、50dB,观察译码输出波形(当衰减45dB以上时,译码输出信号上叠加有较明显的噪声)。

满载时输入输出如下:

过载时输入输出如下:

衰减45dB以上(噪声非常明显,信噪比急剧下降):

7.频率特性测试框图如图所示。将输入信号电压调至2Vpp左右,改变信号频率,测量译码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记录到表中。

实验记录如下: 输入信4 号频率KHz 输出信0.号幅度1 V

8.语音信号实验

语音输入信号较大(与STA—IN、STB—IN相同),需衰减到适当值后再送给扬声器。在话筒输入放大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可调电阻

0.4 1.5 3.3 3.8 3.8 3.8 3.8 3.8 3.8 3.8 3.6 1.2 3.8 3.6 3.4 3 2.5 2 1.5 1 0.5 0.3 0.2 0.1 R18来改变输出增益。在语音输出放大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可调电阻R1 2和R22来改变输出音量。在实验时,只需将话筒输出信号从MI一0uT端口连接到STA(或STB),再将译出的语音信号从SPA(或SRB)连接到MIC~IN即可但需将STA或STB端口的的原有噪声去除。

按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后,调节相应电阻的大小,可以从耳机里听到放大的说话声音,实验结果符合要求。 五、思考题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量化信噪比与编码器输入信号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译码输出信号幅度与编码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2.设PCM通信系统传输两路话音,每帧三个时隙,每路话音各占一个时隙,另一个时隙为帧同步时隙,使用MC145503编译码器。求:

(1)编译码的抽样信号频率及时钟信号频率,以及两个抽样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

抽样信号频率为8KHz, 时钟信号频率为192KHz

(2)时分复用信号码速率,帧结构。

8bit 帧码 8bit语音1 125us 8bit语音 码速率等于192KB

(3)采用PCM基带传输,线路码为HDB3码,设计此通信系统的详细框图以及PCM编译码电路。

(4)采用PCM/2DPSK频带传输,设计此通信系统的详细方框图。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 图文 -(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