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无私,最可靠。
我们拿母爱做例子,讲起母爱我经常想到一个故事,佛家的故事,大家知道佛家讲究众生平等。众生平等比人人平等还厉害,一只蚂蚁的生命都是众生之一,佛家要求我们,对待一只蚂蚁的生命也要像对待人的生命一样珍视它。襟怀非常伟大,为了宣传这个道理,佛家讲了很多护生的故事,保护生灵,其中一个故事对我们理解母爱的伟大、无私非常有启发。有一条鳝鱼,被主人放在锅里烹调,主人把鳝鱼放在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炖,文火小火,慢火,据说文火炖出来的味道更鲜美,北方有句话千滚豆腐万滚鱼,炖是时间越长,越好吃,滋味进去了,炖啊炖啊,汤煮沸了,锅开了,主人以为鳝鱼一定炖熟了,解开锅后发现鳝鱼的形状很奇怪,它是一个弓形的形状,弓背,头和尾深深滴浸在汤里,肚子高高隆起在外面,主人看了很奇怪,肚子怎么在外面,没炖熟,他用刀把鳝鱼的肚子剖开,里面全都是鱼籽啊,全都是这条鳝鱼母亲的孩子啊,这条鳝鱼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它长时间忍受痛苦,保持这种姿态,一直到死。她的这种行为完全是处于生理本能,但是这种生理本能所象征的无私的,伟大的母爱是不是同样令我们怦然心动啊。总之,我从看到这个故事开始,我就再也不迟鳝鱼了。母爱遍及一切生灵,更遍及一切人类。
日本古代农村,有个习俗,抛弃老人。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资奇缺,老人呢,到了一定年岁只能吃饭不能干活,属于生产性开支,有些人家养不起老人,就把老人扔掉,上古社会很多部族都有这样的习俗,抛弃老人,甚至杀害老人。日本古代农村,特别是贫困人家就抛弃老人,有一天,一位年轻人背着自己的老母亲往深山里走,准备把老人扔在深山里。在路上,老母亲趴在儿子的背上不断把树枝往地上扔,儿子看了很奇怪,就问,妈你干嘛呢,你总折树枝往地上扔干嘛呢?老母亲回答说,儿子啊,我怕你回来迷路啊。你把我扔到深山里去了,你走不出来怎么办呢?我折树枝扔到地上给你做记号啊,这样你就顺利的走出来了。儿子听了,眼
泪哗就流出来了。老母亲在被抛弃的路上,还担忧着儿子,还怕他迷路,这就是母爱,伟大,无私的母爱。
在哈佛时听过这样一个案例,也是一个教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上课,这位老师给学生出了2道心理测试题,第一道题是这样的,请听好。说是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他非常深情的爱这个女人,这个女人非常漂亮,大美女。但是有一条天这个女人遭遇了车祸,命保住了毁容了,疤痕累累,很恐怖。问题来了,这种情况下这个男人还会不会爱这个女人?会不会呢诸位?不外乎三种结果。A一定会爱 B一定不会爱 C可能会爱。大家的结果,10%的同学选A,10%的选B,80%选C。
第二到题,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非常深情的爱,这个男人是大老板,成功人士,非常有钱,但是有一天这个男人破产了,身无分文了,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这种情况下,这个女人还会不会爱这个男人?也不外乎三种情况。这次的结果和第一次有点差异,选择A一定会爱的占30%,选择B一定不会爱的占30%,选择C的占40%。看来,女人毁容比男人破产要可怕啊。同学们,你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在你们的潜意识中是不是把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当作一种恋人的关系了?我没有设置这样的前提,我没有说他们是恋人关系啊。如果现在我给你们设置一个前提,在第一道题目中爱上这个女人的男人是这个女人的父亲,他们是父女关系。第二题中爱上这个男人的女人是他的母亲,他们是母子关系。那结果又是怎么样?同学们听到这,立刻陷入沉思,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的选择都是A。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它亘古绵长,不因季节而更替,也不因名利而沉浮,这是什么爱呢。这种爱就是父母之爱。这个案例对我们理解父母之爱也很有启发。儒家讲的孝就是对这样一种爱的回报,对这样一种爱的感恩,因此,孝就成为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范畴,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范畴,虽然是中国人提出来的,却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