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 教案

2025-07-21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外科学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章、节)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年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职称 课型(大、小) 大 学时 3 外科学(第8版)第29、30章 陈孝平. 统编外科学教材. 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P300-320, 心脏血管外科学,现代心血管病学 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 了解风心病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 了解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 了解体外循环基本知识; 自学:PS、COA、VSA、CCP;CT; 常见CHD、RHD的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70分钟);风心病MS、MI、AS、AI、人工心瓣(30分钟);冠心病及CA旁路手术(10分钟);体外循环(5分钟)。 临床思维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自学:根据教学中的临床思维方式,归纳总结自学疾病; 只讲授重点。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常见先心病(ASD、VSD、PDA、TO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 风心病MS、MI、AS、AI的病史特点及手术指征、人工心瓣的基本知识; 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及CA旁路手术的基本知识; 体外循环基本知识。 利用拍摄临床的教学资料制作电子课件,理论结合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经过基础知识(解剖、病理生理)以及超声、影像、内科、儿科等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在内容多、学时短,3个学时内突出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为重点进行讲解。要巩固掌握的学习知识,还必须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中提高。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史 制作多媒体电子心脏外科形成较晚.发展迅速,已成为课件 外科专业中的新兴学科。 制作多媒体电子心外手术的发展阶段 课件 20世纪40年代后期. 心内闭式手术的发展阶段 1954—1956年 心内直视手术的发展阶段。 1957—1962年 冠状动脉手术的发展阶段 1960-]974年 瓣膜替换和心脏移植手术的发展阶段 先天性心脏病的 1965—1980年 种类及病因 体外循环示意图 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㈠ 定义: ㈡作用和意义: Heart Disease 心脏疾病 CHD、RHD、CAD (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冠心 病) —部分讲解 心脏血管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 脏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瘤、心 包疾病以及心脏肿瘤等。 幼儿及青少年常发的心外科疾病 为先天性心脏病。 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瘤、心包疾病常见非紫绀型先以及心脏肿瘤常发生于成人。 心病 出现症状时的年龄可帮助估计病变的动脉导管未闭 严重程度,在青年期前出现症状者,常 提示病变的程度可能较重,而于壮年期 后仍无明显症状者,则其病变常较轻。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及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胚胎时期心制作多媒体电子脏发育异常导致的各种心腔内间隔缺课件讲授继发孔损、动脉连接错误或存在异常通道等。 房缺如何分为四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简述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史, 以及我院心胸外科发展的情况。 (5分钟) 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冠心病 部分讲解(100分钟)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及病因的意义(60分钟) 先天性心脏病按分流方向不同分为型 两大类: 制作多媒体电子 ⑴左向右分流心脏病:即存在从左课件讲授常见先心室、左心房或主动脉向右心室、右心心病(ASD、VS、房或肺动脉分流医学考研网的心脏病,PDA、)的临床特动脉血流向静脉,临床上不产生紫绀,点、 称为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制作多媒体电子 ⑵右向左分流心脏病:即存在从向课件讲授常见紫右心室、右心房或肺动脉向左心室、左绀型先心病 心房或主动脉分流的心脏病。静脉血流Tetrelogy of 向动脉,临床上产生紫绀,称为紫绀型Fallot 先天性心脏病。 法乐氏四联症 制作多媒体电子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 课件讲授心脏瓣动脉导管未闭 膜病的外科治疗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先天性异常通道的一种,位于主动脉峡部。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占15%~21%。女高于男,1.4~3.0:1。儿童和青年多见。未闭动脉导管直径一般在0.5~2.0厘米。 血流动力学:先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严重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称艾森曼格氏综合征。自然病程不超过50岁,死亡原因有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和肺栓塞。 动脉导管未闭的类型 (根据导管的粗细、长短和形态) PDA的手术适应症 ①有症状的早期手术;②无症状的学龄前手术;③合并心脏畸形的同期手术;④有艾森曼格氏综合征的为手术的禁忌症。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左、右心房原始房间隔残留未闭的房间孔。分原发孔和继发孔型,占先心病的10%~20%,为先心病首位。女多于男,为2:1。血流动力学:房缺时,血液“左向右”分流,增加右心和肺循环的负荷,肺动脉高压严重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称艾森曼格氏综合征。 分型 根据其发生的部位,继发孔房缺通常可分为四型: 简述动脉导管未闭的类型及意义 讲述继发孔房缺分为四型的意义: 讲授ASD的手术禁忌证和ASD的手术适应证? 讲授在心电图、超声和解剖、临床表现上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与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鉴别 ⒈中央型 (又称为卵圆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的中部,相当于卵圆窝的部位,四周为卵圆窝的边缘,缺损为椭圆型,长约1~3cm,位于冠状窦口的后上方。是临床最常见的病变类型,约占ASD的75%。 ⒉上腔型(又称静脉窦型)缺损位于房间隔的后上方,邻近上腔静脉开口,常合并有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此型约占5%。 ⒊下腔型 缺损位于房间隔的后下方,缺损的下方没有完整的房间隔边缘,而是和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此型约占10%。 ⒋混合型 同时兼有上述两种以上的房间隔缺损 ASD的手术禁忌证 产生右向左分流,艾森曼格氏综合征即为手术禁忌证。 ASD的手术适应证? (1)诊断明确,即使无症状,应施行手术; (2)症状不典型,分流量占体循环的30%以上; (3)肺高压,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 (4)高龄(50岁以上)有心衰,经内科治疗后争取手术。 (5)原发孔缺损应争取早日手术。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与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鉴别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心室间隔部位的异常交通,占先心病的12%~20%,居先心病第2位。其病理生理产生血液动力学的基础,是心内自左向右分流及其分流量的大小。分流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肌肥厚,还引起肺血管的病变,反过来改变分流量的多少,甚至造成右向左分流。 病程演变: ①早期死亡或残疾,大室缺,2岁内死 讲授VSD病程演变 归纳总结讲授常见先心病(ASD、VS、PDA、)的病因、临床症状、心杂音、心电图、胸片、UCG和心导管检查的临床特点。 讲授常见先心病(ASD、VS、PDA、)的手术时机 讲授常见先心病(ASD、亡率25%; ②早期恶化,失去手术; ③进行性加重,形成艾森曼格氏综合征,15~20岁; ④缺损逐渐缩小,症状进展缓慢,缺损较小; ⑤自行闭合,6月婴幼儿35%自行闭合,5岁以后自行闭合的机会较少,大室缺自行闭合的少。 临床特点 (1)多在母妊头3月时母亲患上感等病毒感染所致;多在出生后不久发现心脏杂音; (2)除自幼易患上感外,在出现肺动脉高压前一般无临床症状; 临床特点(3) 杂音特点: P2增强或亢进; PDA:胸左2:震颤,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 P2增强或亢进; ASD:胸左2SM, P2增强或亢进;伴固定分裂; VSD:胸左伴震颤的全SM; P2增强或亢进; 临床特点(4)心电图特点: PDA / VSD:电轴先左偏,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电轴不偏到右偏; ASD:电轴右偏或不偏,伴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临床特点(5)肺充血,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舞蹈 ASD:DA、RV长大;LV不大; PDA:主动脉结大,漏斗征,LA、LV长大明显,随肺动脉压升高,RA、RV可增大; VSD:DV长大,左房大,随肺动脉压升高,RA可大。 临床特点(6)UCG: ASD:2-D:DA长大,房间隔回声中断; DOPPLER:探及左向右分流频谱; CDFI:左向右红色分流束; ·VSD:2-D:DV、RA长大,室间隔回声中断; DOPPLER:探及左向右分流频谱; CDFI:左向右红色分流束; VS、PDA、)的手术新技术


心脏外科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