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乱砍滥伐。《云雀的心愿》这一课,觉得有几个地方宋玉华老师处理得很好。
一、直奔主题,用复习导入提出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样直接而又有效地把学生带进文本,激起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从而我想读书成为每个孩子的心声。
二、由看录像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置身情境,滔滔的洪水,漫天的黄沙??壮观而宏伟的场面把学生一个个惊住了。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了感受,强化了情感,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宋老师没有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已完全意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三、注重阅读感悟,本节课宋老师利用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个别读等,把“读”贯穿始终,把“读”落到实处。例如,文中的人物对话,这就需要分角色朗读。文中小云雀的情感特点鲜明突出,学生读时很容易进入角色。虽然小云雀埋怨和愤怒的情感很容易体会,但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环境的重要,从课文的这一重点出发来读课文,感受人物显然有些难度。所以宋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洪水的视频,还有大量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发自内心地表达那种埋怨与愤怒。云雀妈妈的话很长,而且情感起伏不大,加上是“妈妈”的话,学生们读起来有些困难。宋老师采用指名朗读的方式,起到示范作用,效果很好。这样不仅能激发同学们朗读的兴趣,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自学,这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原则,讲少学多。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学生的学。课前有预习,预习时,学生可以参考资料,了解课内没有的知识。例如除了文章中讲到的,森林还有那些作用?二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课文2——9自然段,宋老师用完成表格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然后在反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在学习10,13自然段时,宋老师提出自学要求1,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2,找出中心句。3,从云雀妈妈的话中你明白乐什么?在自学的整个过程中,问题从学生中来,然后把问题再抛给学生,让学生从书中找答案,在读中去思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五、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宋老师紧紧抓住“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重点为主线,并设计了三次填空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可以---------,还可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像-----,可以----,还像-----,可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像-------,可以--------。它又像------,可以----------,它还像-------,可以-------??这样层层深入,既突出了中点,又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六、拓展升华,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宋老师让学生写感悟,这一过程是让在学生在“自学汇报”“点拨诱导”“展现超越”后再一次深入体悟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实现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
篇二:《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云雀的心愿》是四年级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乱砍滥伐。表达了要保护环境的心声,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黄明芳老师上的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错: 1、直奔主题。在引入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样直接而又有效地把学生带进文本,激起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从而我想读书成为每个孩子的心声。
2、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重点进行教学,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进行小结,让学生归纳出森林的重要性,抓住重点,突出主题。
3、理解森林为什么会变成水库,学生不但知道了有关森林对环境的作用,还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经过听课,我想提出一些建议:
1、朗读的训练缺乏有效指导。朗读的有效是这一堂课做得比较不到位的,特别是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对话,因为这些对话既是文章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人物情感的寄托之处。我建议,黄明芳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可以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如抓住重点词品读,创设情境引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读??同时,引导学生在评价朗读时关注语言的内容、关键词、提示语,甚至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体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自读自评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推敲。 2、本文可以进行两个比较重要的句式训练。在学习森林是水库时可以让学生以“??可以??,??可以??,??可以??”的句式进行说话;在学习森林是空调器部份时,可以进行“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夏天??,冬天??”的说话训练。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示这两个句式,让学生的小组学习后以这样的句式来汇报学习的结果。 篇三:姚东 《云雀的心愿》评课
《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有着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特点。苏曼曼老师在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时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真正的目的。苏曼曼老师找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火花。
(1)在识字组词中,潜移默化。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并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文章的字词中蕴藏着作者的观点,倾注着作者的感情,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字词反复品味,才能较好地领会思想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思想素质的目的。苏曼曼老师在字词教学中注意通过对学生识字组词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解冠字时,苏老师不仅是补充了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并且将该字的结构也说明的很清楚。 (2)在课文教学中,
加以深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每篇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也是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散在各册语文教材之中,没有完整的序列。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找出德育点,就能发挥课文教学的基础作用。例如《云雀的心愿》一文中,引导学生明白云雀有什么样的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去爱护和保护大自然,多植树造林。又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教师提出:为什么说森林也是空调器?并提出该段采用了总分总的
结构。学生抓住夏天森林挡住太阳光,冬天树木遮挡了大地等重点句理解、同桌表演从中受到教育。总而言之,苏曼曼老师针对课文内容借助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形象的感染力,恰如其分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田。 篇四:《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云雀的心愿》说课稿
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你们好!
首先感谢洛旺小学给我提供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的机会,让我在这次教学研讨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现在我针对所上的《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说说自己的思路和设计理念。
一、说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着“主线简明,细节饱满”的思想,本课的教学以读为主,通过个性阅读、分析品味,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对话中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我校“两型四步愉快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以唤醒、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我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把宝贵的时间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
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二、说教材 1、《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精彩的童话故事,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展示了小云雀和妈妈在飞行途中对沙漠、江河恶劣环境的抱怨,对比了绿化的重要,并且提出了要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明确目标。
2、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能通过字里行间来分析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一部分学生已经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课文的独特理解,这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一定的基础。加上我课前对洛旺小学老师、学生的了解,发现本校教师已经基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些条件为我教学的开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3、说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段要求及学生情况,我设定了以下两点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课文。
2、通过学习,能说出破坏环境造成的危害,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能说出破坏环境造成的危害,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以生为主,以读为本”的精神和“两型四步”教学模式的要求,课前让学生预习好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读——找——画——说等活动,使他们走进文本,明白“森林的重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四、说教法
主要是以读代讲,同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多种感官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
在以读代讲中: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中抓住关键词句,明白森林的作用和破坏森林会造成哪些灾难,由此感受森林的重要性。然后全班交流阅读收获,明白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将文本读透,读出语言的魅力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四、说学习互动流程
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用图片引入,让学生大概了解云雀。谈话引出课题,接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走进文本,学习课文。
2、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因为有了学生的预习作为前提,所以我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直奔重点,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自己通读课文,说说云雀的心愿到底是什么?接着用追问的方式引出全文的中心句:森林
实在是太重要了!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寻找小云雀为什么会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的答案的兴趣。
3、紧扣重点,走进文本,寻找答案。
出示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13自然段,说说云雀和妈妈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让学生找出小云雀和妈妈飞到过的地方,并且找出描写每一个地方的都有哪些自然段。当学生汇报云雀飞到过
的地方时,顺势引导云雀每飞到一个地方肯定有所见所闻,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出合作学习: 出示课件:小云雀和妈妈飞到沙漠、大河、森林时看到了什么?(画出相关语句)小云雀从妈妈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温馨提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云雀和妈妈飞到的一处地方进行 学习,然后填表)
因为小云雀和妈妈旅行的地点都是按飞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景象和介绍森林的作用的方式来描写的,具有雷同点,所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三个地点进行选学,而且也填表的方式来降低学习的难度,最后分组汇报。这样既可以节约学习时间,又可以在小组汇报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同时在小组间的汇报中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然后再通过对话的分角色朗读来感悟语言的魅力和文本的意境。
曾有人说过,“对于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整个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本着拓展延伸既要与文本有联系又要让学生感兴趣的宗旨,我设计了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你们有什么保护森林的好办法?请 写下来,交给我,我将替你们转交给彝良县林业局。
5、回顾目标,检测效果
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去自主阅读,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谈话中思考,感悟,从而让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尽情地读,任意地论,从而不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真正地培养和发展。
五、 说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沙漠 防风固沙
蓄水防洪 调节气温
《云雀的心愿》一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零散,但是板书又不能太繁琐 ,因此我只抓住了作者主要要阐述的云雀的心愿和森林的作用来进行设计,这样既简洁明了,又有助于辅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