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人教版)(2)

2025-09-22

投影问题答案,并进行部分重点讲解。

投影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并提醒学生几个不同点。 通过前提条件的学习,掌握国家经济发展的几个必要因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二.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阅读教材并概括5个内容。 1.前提条件:科学成就的进步。 2.开始国家:美英法德 3.主要成就:电力

4.主要进程:电力、内燃机、化学、钢铁等行业。 5.时间范畴: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通过比较,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强化知识点掌握,并从比较中了解两个阶段的工业革命不同的成就。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投影三个时期经济组织的不同阶段。

思考两次工业革命的经济组织的变化,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找出两次工业革命后经济组织的变化: 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和生产的集中。

思考工厂制度和垄断的出现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生活方面。) 通过比较方法,便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采用问题法,投影本栏目的三个问题:

问题1 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重要的步骤? 问题2 每个步骤分别实行了什么方式开拓世界市场? 问题3 世界市场对世界各国而言,是平等的贸易吗? 投影世界市场形成的三个环节对比表格,强化记忆。 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分析欧美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在世界市场中不同的地位,理解世界市场实际上是对亚非拉的掠夺。

感悟大国崛起的历程,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四个内容,为下课做铺垫。

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拓展知识,为下节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做准备。

第六、课堂检测

1、工业革命最深远的影响是 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B、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2、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主要表现在 ①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③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④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D、 ① ②

3、19、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陆空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有赖于

A、发电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 D、飞艇的发明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有

①同时发生在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②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③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④重要发明来源于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⑤重要发明来自于科学家的实验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6、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 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从生产力、社会关系和国际格局方面分析)

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之间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以蒸汽机为基础。”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蒸汽机的发明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它提供了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使工业生产进入大机器生产时期,资产阶级为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扩张。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使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为欧洲支配世界提供了条件。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第七、问题研讨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改良的进程、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最新科学理论的理解上,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另外要尽可能地突出把握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和影响,以别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成果。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人教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组织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规定》总工发[200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