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灰土挤密桩监理实施细则

2025-07-01

12%灰土挤密桩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监理工作的要点

1.桩孔的定位放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桩孔的直径和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成桩过程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素土及灰土含水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素土及灰土夯实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素土及灰土粒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7.挤密桩流程控制: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桩机就位→土中成孔→桩孔夯填→桩体质量检验→桩间土挤密效果检验→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工程验收。 二、主要监理控制 1. 开工前

1. 审核承包商施工资质。

2. 仔细研究地质报告、原有地下管线和其它障碍物的资料。 3. 审核桩基施工图、组织图纸会审。

4. 审核承包商的桩基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人员配备等,以及控制排污、排渣及储存的位置,不能污染城市周围环境。

5. 复核测量控制基准点和基础轴线控制桩和具体的桩位中心点,及

核验承包商的定位放线及桩位放线

2. 施工过程中

1. 施工前应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检查。 2. 对地基土和填料,监理应现场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作击实试验,以确定填料和桩间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检查现场试验员的上岗证和取样试验工具仪器是否符合要求。

3. 检查试桩情况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机具安装完毕后,应先打试桩,检查成孔质量,桩孔夯实质量,桩间土挤密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发现地基土含水量过大(超过24%),出现严重缩径、塌孔、回淤现象;或者地基土含水量过低(小于12%),出现桩管难打难拔时。报告建设单位,请设计部门来现场研究处理方案。

4. 成孔和回填夯实的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成孔和回填夯实施工时检查桩管上是否焊有尺寸标志。应从桩管与桩尖焊接处量起,每隔50厘米焊上尺寸标志,即0.5米、1米、1.5米、2米、2.5米、3米、3.5米……直至桩帽下50厘米止,以便随时检查桩管入土深度情况。

5. 成孔施工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12%时,宜加水增湿至最优含水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先在现场做一组桩间土挤密效果试验,以便与施工完成后做的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作比较。

6. 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

7. 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8. 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必须夯实,然后用灰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桩体土平均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桩间土压实系数最小值不应低于0.90。

9. 灰土挤密桩的桩数、排列尺寸、孔径、深度、填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10.灰土垫层施工要求:

1)灰土垫层施工前,应将桩顶设计标高以上桩体连同桩间土一并清除,桩顶应基本水平。如发现该处理标高一下部分桩间土松软应将其换夯实,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2)灰土垫层的用料与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拌合均匀,随伴随用(拌后堆放时间不超过24h),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3%以内。

3)灰土垫层应根据设计厚度(40厚)和范围,分层铺填、夯实(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6),施工中应控制好虚铺厚度,保证垫层的顶面标高和压实系数都满足设计要求。 3.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

1.挤密桩法处理地基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灰土挤密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桩间土挤密系数 桩体压实系数 允许偏差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现场取样检查 现场取样检查 主 1 控 2 项 3 目 4 1 2 一 般 3 项 目 4 5 6 桩桩长 地基承载力 桩位偏差 垂直度 沉桩法 +500mm 设计要求 ≤5%的桩距 ≤1.5% -20mm -400mm ≤5% ≤5mm 设计要求 测桩管入土长度或测孔深 静载荷试验或浸水载荷试验 用钢尺量 测桩管或桩孔垂直度 用钢尺量,负值指局部断面 用钢尺量,负值指局部断面 试验室焙烧法,纯净黄土可不测 筛分法,合格的袋装石灰粉可不测 如水泥、粉煤灰等 径 冲击法或钻孔夯扩法 土料有机质含量 石灰粒径 其他材料 注:桩径允许偏差负值是个别断面 2. 检查成桩质量及分项工程的技术资料验收。

3.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报送的挤密桩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施工质量。审核报验资料,实测实量,确认质量合格,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挤密桩施工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挤密桩复合地基检测。

5.监理现场见证检测单位按设计要求及《规程》的要求,做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审核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

6.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验收资料,内容包括:挤密桩竣工平面图,成孔挤密施工记录表,桩孔夯填施工记录表,地基土及桩孔填料击实试验报告,桩间土挤密效果检验记录,桩孔夯填质量检验记录,挤密桩复合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建设单位委

托法定检测单位检测结果出具的检测报告,设计变更通知,事故处理记录等,是否完整,符合要求。 4.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序号 1 2 关键控制点 施工顺序 灰土拌制 控 制 措 施 分段施工 土料、石灰过筛、计量,拌制均匀 石灰桩应打一孔填一孔,若土质较差,夯填速度较慢,3 桩孔夯填 宜采用间隔打法,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桩孔出现颈缩或坍孔 施工中应加强管理,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和检查;桩4 管理 孔要防止漏钻或漏填;灰土要计量拌匀;干湿要适度,厚度和落锤高度、锤击数要按规定,以免桩出现漏填灰、夹层、松散等情况,造成严重质量事故 5 . 施工注意质量问题

1.桩缩孔或塌孔,挤密效果差:

1)地基土的含水量在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挤密效果最好。当含水量过大时,必须采用套管成孔。成孔后如发现桩孔缩颈比较严重,可在孔内填入干散砂土、生石灰块或砖渣,稍停一段时间后再将桩管沉入土中,重新成孔。如含水量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的土层,使之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

2)必须遵守成孔挤密的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的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必须当天回填夯实。

3)施工时应保持桩位正确,桩深应符合设计要求。为避免夯打造


12%灰土挤密桩监理实施细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信息技术观课评课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