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猫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脊(jǐ) .B.捕捉(bǔ) .C.污涩(sè) .D.诅骂(zǔ) .
怂恿(sǒnɡ) .
失踪(zōnɡ) .郁闷(mèn) .悲楚(chǔ) .
相称(chènɡ) .虐待(nüè) .
蜷伏(quǎn) .
怅然(chánɡ)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一项是( )
A.藤椅 辩护 B.安祥 C.咕噜 D.惩戒
暴怒 叮嘱 消耗
酸辛 预警 凝望 衔着
喜欢玩游 若有若无 默默无言 天生忧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B.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C.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B.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C.本文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细腻而浓郁的感情。第一次养猫时,我“微笑着”看,得知小猫死讯时,“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D.在“芙蓉鸟事件”中,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狂暴武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心情打下了基础,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中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期饮用纯净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全球首台可去除PM2.5的空调。 C.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 D.通过这次包粽子过端午的活动,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6.下面这段文字排列的恰当顺序是( )
①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同,主唱却只有一个人。 ②传奇也属于杂剧,但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 ③元明时期就有了传奇。
④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
⑤它以南曲为主,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 A.③②①④⑤ C.②⑤①③④ 二、课内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冬天的早晨”至结尾,完成(1)~(4)题。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花白猫的遭遇。
答:
8、“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被第三只猫咬死的?
答:
9、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我”的心理变化?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10、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
B.③⑤④②① D.②⑤④①③
(二)①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课后回家,常常逗着猫玩。③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④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11.选文第一句话有什么表达功能?
答:
12.有人说,选文第①句应该独立成段?你同意么?为什么?
答:
13.有人说,选文第④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一句,从外貌、性格等方面对第一只猫进行了描绘,虽然形象、生动,但在表达上缺乏条理。你同意么?为什么?
答:
14.根据课文对猫的描写,请你给三只小猫分别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提示:可结合猫的外形、动作、性格等方面特征)
示例:我给第二只小猫取的名字是“弹黄”“弹”是因为它性格太活泼,“黄”是因为它的毛色是黄的。
答:
三、课外阅读与理解
(一)麻 雀
①我家的阳台,简直就是麻雀的天堂。
②每天我总是把大米或吃剩的米饭,放在盘子里,搁在阳台上,等麻雀来美美享用。对于麻雀,我有种特殊的感情,喜欢它轻巧的身子,叽叽的鸣叫声。
③麻雀其实是最卑微最普通的一种鸟,不论在城市或是乡村,麻雀总三五成群的,在房前屋后,树桠枝头,飞来飞去,叽叽喳喳,一刻不得歇息。在北方,人们喜欢叫麻雀为“家巧儿”,多好听的名字哟,如同孩子的小名,叫起来那么亲切。
④过去,我对麻雀做尽了坏事,这正是我如今天天喂食麻雀的原因所在。小时候,家里有个很大的园子,麻雀很多,我就用大鸡罩支着根棍子,在鸡罩里撒些米粒,用来逮麻雀。长大了一些,有次听街坊一位老人说,他们在大跃进除“四害”时用烈酒浸米,把浸了几天的米粒洒在地上,麻雀吃了后,就醉了,再也飞不起来了,学会了这个逮麻雀的妙招,回家我就如法炮制,现在想来,真是罪过,也一直叫我不安。
⑤麻雀其实是一种有气节、刚毅的鸟。小时候逮住了麻雀,我有时就放在笼子里,但没有一只能存活三天,它们在笼子里,用自己的身体撞笼子,不吃不喝,力竭而死。麻雀是属于自然的,它只能野生,不稀罕笼子里的美食和那片狭小的天地。
⑥麻雀实在是太平凡了,是一种草根的鸟。古往今来,很少有人用笔墨描写它,而屠格涅夫却例外地写过弱小的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儿,奋不顾身的故事,表现了麻雀坚强一面,伟大母爱的一面,不禁让人们感动。
⑦有位作家说,世界上濒临灭种的兽类或鸟类,都是因为它们的贵族血统,比如老虎,比如天鹅。而麻雀的确太朴实了,赭色甚至灰蒙蒙的羽毛,不是婉转悠扬的叫声,普通得人们懒得用正眼看它,匆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