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 Al(OH)4-↓+ 4NH4+ C.少量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CO2+H2O=2C6H5OH+ CO2-3 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 Ba2+ + 2OH- + NH4+ + H+ + SO4 2- = BaSO4↓+ NH3·H2O + H2O
考点:离子反应中量不同而引起的离子方程式的不同。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B C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D 再滴加少量氯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铁片不溶解,不是因为铁不与浓硫酸反应,而是
因为反应后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C正确。 考点:考查常识。
15.常温,相应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l3+)=0.1mol/L的溶液中:Na+、K+、AlO2 、OH- B.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
-
-
实验操作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实验现象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结论 酸性:盐酸>硅酸 胶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铁片不溶解 硫酸反应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熔点:氧化铝>铝 常温下,铁不与浓
c(H+)--C.1014的溶液:Ba2+、Na+、SO2- =1×3、NO3 c(OH)
D.通入足量CO2后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K+、Ca2+、NO3、Cl-
-
第 6 页 共 12 页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
16.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D.原溶液中c(Br-)=0.4mol/L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跟离子反应的的基本知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2分。
17.(6分)已知: NO3+4H+3e→NO+2H2O 。现有四种物质:KMnO4、Na2CO3、
Cu2O、Fe2(SO4)3,其中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的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写方框内)及其化学式□ 。1mol该物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
【答案】:Cu2O;6Cu(NO3)2;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 【解析】:
试题分析:在四种物质:KMnO4、Na2CO3、Cu2O、Fe2(SO4)3中,只有Cu2O具有还原性。
第 7 页 共 12 页
-
+
-
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硝酸的有关知识。
18.(12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具有如右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为两性不溶物,则丙转化为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丙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甲的化学式 ,乙能与热的NaOH溶液
反应,产物中元素的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丙中含有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且乙转化成丙为化合反应,则将丙
溶液蒸发、灼烧得到的物质是 ,除去丙溶液中少量乙的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何检验乙溶液中的丙,请设计实验方案 。
【答案】:⑴Al3++3AlO2-+6H2O=4Al(OH)3↓
⑵H2S 3S+6OH-=2S2-+SO32-+H2O
⑶Fe2O3 2FeCl3+Fe= 3FeCl2 取少量乙(FeCl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乙溶液中含有丙FeCl2。 【解析】:
试题分析:(1)若乙为两性不溶物,则乙为Al(OH)3↓甲为Al3+,丙为AlO2-,丁为OH-;
(2)若丙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甲为H2S,乙为S,丙为SO2,丁为O2;(3)若丙中含有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则为含有铁元素。甲为Fe,乙为FeCl3,丙为FeCl2 ,丁为Cl2。 考点:考查金属铁的有关知识。
19.(12分)常见的五种盐A、B、C、D、E,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Na、NH4、Cu2、Ba2
+
+
+
+
2、Al3、Ag、Fe3,阴离子可能是Cl、NO3、SO24、CO3,
+
+
+
-
-
-
-
甲丁乙丁甲丙已知:
①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 ②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③A的溶液呈中性,B、C、E的溶液呈酸性,D的溶液呈碱性。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产生沉淀。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E和C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C
第 8 页 共 12 页
中沉淀消失。
⑥把A的溶液分别加入到B、C、E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盐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
式是 。
(2)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E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B中所含的阳离子:
。
【答案】:⑴Cu2+、Fe3+ ;(NH4)2SO4、Al2(SO4)3
⑵Na2CO3 CO32+H2O
-
HCO3+OH
--
⑶Al3++NH3·H2O=Al(OH)3↓+3NH4+
⑷取少量B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在试管中附近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给试管加热,若试纸变蓝,说明B中含有NH4+。
考点:考查无机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20.(12分)Ⅰ、甲同学欲配制0.55 mo1·L—1 的NaOH溶液200mL(存在200mL容量瓶)。称量操作如下:
①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先调节天平零点。用“↓”表示在天平右盘上放置砝码,用“↑”表示从天平右盘上取下砝码。取用砝码情况和游码读数如下:
砝码质量 取用砝码情况 50 先↓后↑ 20 ↓ 20 先↓后↑ 10 ↓ 5 先↓后↑ 第 9 页 共 12 页
烧杯的质量为 g。
②称量烧杯和NaOH固体的质量。再在天平右盘上放置 g砝码,将游码的位置移到 g的位置,往烧杯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直到天平达到平衡。
Ⅱ、乙同学欲用用18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 溶解 ④ 转移 ⑤洗涤 ⑥定容 ⑦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请填编号)(从下列中选用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 (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答案】:Ⅰ、①33.2g ②5 2.6 Ⅱ、⑴16.7ml B ⑵偏大
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有关知识。
21.(10分)现有含CaO杂质的CaC2试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以下三种方案
测定CaC2试样的纯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第一种方案: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测定CaC2试样的纯度。
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各接口的字
母): 。
第 10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