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诊疗方案(2024年版)

2025-07-06

包虫病诊疗方案(2017年版)

包虫病流行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西部地区较为严重,尤以青藏高原为高发地区,严重影响流行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包虫病分布具有广泛性,并且受到地理、气候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为进一步提升包虫病医疗救治能力,特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见附件1),研究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见附件2),并制定本方案。

一、病原学

包虫病亦称棘球蚴病,分为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CE)和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分别由带绦虫科棘球绦虫属的两种绦虫即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所致。

两种绦虫都必须在两种哺乳类动物体内才能完成生活史(图1)。它们的成虫(可以生产虫卵的阶段)生长在犬科动物(终末宿主)的小肠内。

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犬和狼。犬和狼吃了羊、牛(中间宿主)肝或肺里的包虫囊而被感染,感染45天后成虫排出虫卵。人、羊和牛吞食虫卵后,在肝、肺等脏器里发育为囊型包虫病。包虫囊内生长原头蚴或原头节。若原头蚴被犬的终末宿主吞食后,在其小肠内发育为成虫,病原可

1

进入下一个循环。

多房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狐狸、犬和狼。中间宿主为田鼠等鼠类小型哺乳类动物。终末宿主感染28天后,成虫随粪便向体外排出虫卵。人感染该绦虫幼虫称之为泡型包虫病,也叫“虫癌”。

人体各脏器的包虫病的发病率差别很大,肝脏发病率最高,其中囊型包虫病占65~80%,而泡型包虫病则高达98%;肺脏次之,占14~18%;其他脏器依次为腹腔、盆腔、脾、肾、脑、骨、肌肉、皮下、眼眶、纵膈、乳腺、腮腺、甲状

Echinococcusgra

nulosus

成虫

虫卵

虫卵

狗(犬)

狐狸 狗(犬)

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

成虫

原头蚴

六钩蚴

原头蚴

田鼠

六钩蚴

人食入虫卵后,包虫囊可寄生在人的肝,肺,脑,骨等器官。

羊肝脏感染囊型包虫

鼠肝脏感染泡型包虫

腺、胸腺、精索、心肌和心包等。

2

图1. 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

二、流行病学与致病机制 (一)流行病学。

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相继有包虫病病例的报道,流行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等地。

1.传染源:家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狼、狐狸和猫。

2.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人通过触摸感染犬的皮毛黏附虫卵,这些虫卵可随食物经口进入体内而感染包虫病。人不参与病原循环链。羊等家畜及鼠类,是食入了虫卵污染的草和水所致。

3.高危人群:牧民、农民、饲养犬者、狩猎者和皮毛加工者。与犬接触密切的农牧民的感染机会较高。一般在儿童期感染,成年期表现出症状。

(二)致病机制。

人可以作为中间宿主被虫卵感染,而分别形成囊型包虫病或泡型包虫病。其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以肝包虫为例,其致病途径为:虫卵通过被污染手或食物进入消化道→胃液消化虫卵脱壳→六钩蚴幼虫进入十二指肠壁微小静脉→经门静脉血循环至肝→发育成包虫病灶。

3

三、肝囊型包虫病

(一)寄生虫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由细粒棘球产生的病称为嚢型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为细小扁平的形状,呈乳白色,体长2~7mm,平均3.6mm,身体分节,分为头节、颈节、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头节呈梨形,具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28~48个,呈放射状排列),顶端有顶突腺;吸盘呈圆形。头节后的第三个节片为成熟节片,虫体透明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睾丸、子宫、阴茎囊、生殖孔、卵巢和卵黄腺等器官。最后一节为孕卵节片,其分支的子宫充满虫卵。虫卵为直径30~40μm的圆形颗粒,显微镜下可见其外层的放射状卵壳。虫卵为包虫病原发感染的唯一病原体。虫卵在外界对低温、干燥、化学药品有很强抵抗力。70%的酒精不能杀灭虫卵,在2℃水中和潮湿的土壤中能活2.5年,在冰中可活4个月,虫卵可以耐受±30℃范围内的温度,但不能耐受-70℃以下的低温或者高于80℃的高温。

包虫呈囊状,内含液体,圆形或卵圆形多为单囊,多数包囊直径在l~15cm之间,巨大的虫体可达30cm。组织学检查可见囊壁分为两层,外层为角质层(分层的角质层是鉴定的标志),内层为生发层,生发层向内长出许多原头节或生发囊(图2)。

4

图2. 肝囊型包虫病示意图

肺包虫病患者在棘球蚴囊破裂后,可咳出含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肉眼即可识别棘球蚴囊壁和子囊,但仍应进行组织学检查。咳出液或痰液可直接涂片镜检。最好将痰液稀释后离心,取沉渣镜检。肝包虫病患者可首选超声做治疗前检查,手术摘除包虫囊后取材做病理确诊,亦可用DNA检测技术,比如PCR相关的方法进行鉴定。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囊型包虫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人患肝囊型包虫病无症状期可以持续几年或十几年。部分患者可出现毒性和超敏反应,如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发育障碍、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囊肿的增大对寄生的器官及邻近组织器官产生挤压从而出现相应症状。因累及器官而有所不同,简要归纳为:

(1)压迫并发症:包虫囊在肝内压迫生长,可使周围管腔移位,受压变形临床表现往往与囊肿寄生部位、数量和

5


包虫病诊疗方案(2024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隧道纵向盲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