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华在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新闻来源:遂宁日报 点击数: 1136 更新时间:2010-12-7
9:26:45
在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3日)
崔保华
同志们:
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遂宁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这次市委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分析和把握我市当前和今后几年的发展形势,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推进“三个加快”、建设“四个遂宁”,为全面提升遂宁在成渝经济区和西部发展格
局中的战略地位,把我市建成承接现代产业转移的发展高地、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和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对中央《建议》作的说明,对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党和国家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巨峰省长对省委《建议》作的说明,对我省“十二五”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推进遂宁跨越发展,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
会和这次市委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和推进我市“十二五”跨越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遂宁跨越发展
科学谋划“十二五”跨越发展,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深入分析我市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大力推进遂宁发展新跨越。
第一,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推进遂宁跨越发展的信心。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要讲话中,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深刻阐述,鲜明指出推动发展仍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奇葆书记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上,科学分析了四川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长期机遇、独特机遇、特别机遇,强调“必须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上来”,胡锦涛总书记和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极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谋划遂宁“十二五”发展,必须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一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国家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
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地位,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省支持的重点和方向与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产业高地的部署是高度吻合的。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就是借力开发、加快发展,建设高地、跨越发展的过程。二是扩大内需是我们面临的长期机遇。扩大内需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影响可能长期存在,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取向不会轻易改变,刺激措施不会轻易退出。这有利于我们抓住有利的政策条件,继续扩大投资,推进重点产业项目,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三是国际国内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是我们面临的难得机遇。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加之土地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增加、环境容量指标递减等因素的制约,沿海发达地区部分产业正在加速向其他地区转移,这有利于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转型发展。四是成渝“双核”等距辐射和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的独特机遇。我市在成渝经济区“一核一轴一区块”中具有独特优势,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崛起和遂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形成,有利于我市充分利用两大都市资源,左右逢源,配套服务,接受辐射,主动融入,加快构建面向成渝市场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服务成渝的高端电子信息配套基地、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承接现代产业转移的发展高地,使我市迅速成为成渝经济“轴”上的桥梁和战略支点。综合分析各方面形势,“十二五”将是遂宁加快发展、跨越
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是稍纵即逝的重要资源,并不是长期存在。我们要坚持全市工作总体取向不动摇,努力推动遂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二,认清和准确把握当前全市工作的态势,进一步形成乘势突破、跨越发展的大好局面。“十一五”时期,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们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高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提速增效。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市城区常住人口达到62万,迈入了大城市行列。“十一五”的漂亮收官,为“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口多、总量小、资源少、欠发达”仍然是遂宁最大的市情,“农业基础弱、工业规模小、服务业滞后”仍然是遂宁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仍然是遂宁最大的问题。我市发展还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等压力和挑战。谋划“十二五”跨越发展,必须对全市工作态势有准确判断。当前,我们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现代产业高地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各类规划加快编制,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尤其是次级综合交通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