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

2025-08-07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

2.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举出相关事例。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1.在“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 ,内能 (填“增加”或“较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 而成小液滴。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瓶内打气,则会看到 。

2.在下列的选项中,通过做功实现物体内能改变的是( )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3.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认为,在美国东海岸出现的“天空火球”现象是由于小行星进入了地球大气层。请同学们尝试解释这个罕见的现象。

板书

第2节 内能 一、认识内能 1.什么是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判断一个物体内能发生了改变——观察其温度变化。 2.热传递:

①发生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②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3.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4.做功和热传递的本质

①做功: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②热传递:内能的转移;


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河南佰利联 优秀员工职业心态打造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