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601-04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

2025-07-01

3)、输入创建的要素类的名称“等高线”,点击下一步。 4)、点击下一步

下面将是我们创建新的要素类的关键,为我们的数据定义坐标系统,空间范围,存储要素类型。以及可以在这增加属性字段。 5)、点击Shape字段。在对话框中将显示详细的选项,我们首先点击“几何类型”,并将要素类型选择为我们需要的类型(我们现在要创建等高线这个要素类,所以应该选择线)。 6)、点击“空间参考”选项后面的按钮,在“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的“坐标系”选项页下,将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点击“选择”按钮。在(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目录下,选择Gauss Kruger---?Xian 1980--? 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prj)。点 击增加,现在这些坐标系统信息应该如下图所示: 7)、再点击“X/Y 域”选项页,在该选项页下为我们的数据定义存储的空间范围。该空间范围需要认真考虑,不仅要考虑你当前的纸制地图的空间范围,还要考虑到将来工作中还会出现的最大的空间范围。 为确定这个区域XY(最小值),XY(最大值),可以切换到ArcMap中,点击“绘制”工具栏上的“矩形框”按钮,在地图显示区中画一个矩形,使区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已配准的栅格地 图。右键选中这个矩形框,设置“属性”,将填充色设置为“无”,可得到如下的效果:

在矩形框属性的“大小和位置”选项页中,可获取矩形框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坐标(X,Y),将这里获取的X,Y值分别填入到上面“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的“X/Y域”选项页 “最小X”、“最小Y”、“最大X”、“最大Y”输入框中

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为创建的要素类定义了正确的坐标系统和空间范围。 (1)下面我们将为该数据创建新的属性字段。“高程”,类型设置为“Float”用来存储等高线的高程值。

(2)点击完成这样,我们就创建了一个线状的要素类。

第六步 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 1)、切换到ArcMap中, 将新建的线要素图层,加载到包含已配准地形图的数据框中,保存地图文档为Ex3.mxd 2)、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在“编辑器”下拉菜单中执行“开始编辑命令”,并选择前面创建的“等高线”要素类。确认编辑器中:任务为――新建要素,目标为――等高线,

3)、设置图层――等高线的显示符号为红色,并设置为合适的宽度。 4)、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从中跟踪一条等高线并根据高程点判读其高程,输入该条等高线的高程。

5)、进一步练习线要素的其它操作,比如线段的合并、分割、编辑顶点等操作

可参照以上步骤,从地图中提出多边形要素(比如居民地),并进一步熟悉多边形要素编辑的相关操作。

第七步 根据GPS观测点数据配准影像并矢量化的步骤 数据:扫描地图-昆明市旅游休闲地图(YNKM.JPG)、

Garmin 手持GPS野外采集数据(gpsdata.dbf)-GCS_WGS_1984 地理坐标系 1)、打开ArcMap,添加扫描地图-YNKM.JPG,打开“影像配准”工具栏(在ArcMap的工具栏的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影像配准”)

2)、参考练习2中最后一步的内容,根据gpsdata.dbf中的内容,将其

转换为一个新的图层:GPS.shp,并将其添加到当前数据框中。 a)、添加gpsdata.dbf

b)、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添加X,Y数据>, 在出现的菜单中指定坐标系统为地理坐标:GCS_WGS 1984, X坐标指定为经度(E),Y坐标指定为纬度(N)

c)、在TOC 面板中“显示”视图下,右键选择图层“gpsdata事件”,从右键菜单中执行“数据”->“导出数据”,将其导出成为一个新的Shape文件-名称为gps.shp

d)、将GPS.shp 添加到当前的数据框中

这里显示的数据就是第1个小组在野外用GPS获取的控制点,每个控制点在纸质地图上都有一个唯一的记号。

(3)在TOC中右键选择图层――YNKM.JPG,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缩放到图层”,并将其放大到某一尺度下 (4)在TOC中右键选择图层――GPS,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缩放到图层”,并将其放大到某一尺度下,并移动地图,可以方便地找到第1个控制点 (5) 在地图显示区中,我们可以看到第1组同学在野外采集的GPS控制点,找到与扫描地图中对应的那个GPS控制点,点击鼠标。

(6)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已经完成了第1个控制点的选择。以类似的方法,添加至少4个控制点。

(7)如果操作正确,在完成以上操作后,扫描地图就被配准到了GCS_WGS_1984地理坐标系下。当鼠标在地图显示区移动时,在ArcMap状态栏上就会显示当前位置在GCS_WGS_1984坐标系下的经纬度坐标。 在添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RMS后,可使用下拉菜单“地理参考”中的“矫正”命令对栅格地图重采样。转换方法使用“二次多项式”。加载重采样后的栅格地图,并将原始的扫描地图从数据模框中删除。

(8) 在ArcCatalog中新建一个要素类,可命名为:Schools,(要素类型为点要素-将用于从扫描图中提取各个学校的位置,添加所需要的字

段-用于存储学校的名称,坐标系统设置为WGS_1984地理坐标系-与GPS野外数据相同)

(9) 将Schools图层添加到当前数据框中。 (10)在TOC面板中,右键选择“图层”,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属性”,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为GCS_WGS_1984

(11)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在“编辑器”下拉菜单中执行“开始编辑”命令,选择要编辑的图层-Schools,确认“编辑器”工具栏中,任务为――新建要素,目标为――Schools。

(12) 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在“编辑器”中选中“草图”工具

,在地图中找到图例为文○的要素,在其所在位置,点击鼠标,分

层提取昆明市的各高校位置数据-(点要素)。打开属性表,修改要素

属性,比如:输入学校的名称。

(13)完成编辑后,停止编辑,并将修改结果保存到要素类-Schools中

十、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制作这个课题并不复杂,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仅仅是如何解决这个软件的注册更新以及使用都够你忙的。课程设计始终是一个实践性的东西,如果只是去参照书本上的东西而没有老师的教诲,没有老师去帮你解决实际上会出现的问题,没有在不懂的时候同学伸出的援助之手,我想我是很难完成的。我们只是看书上,只是依葫芦画瓢这样是不可能在我们遇到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时给我们提供很大帮助的,所以我们要在知识之外进行思考,进行实践探索,我们才有实力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后谢谢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同学不厌其烦的帮忙。

十一、参考文献

[1] 刘明德,林杰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2-25. [2] 王亚民.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14-22. [3] 刘耀林.土地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5-46. [4] 陆守一 .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16.

[5] 陈正江、汤国安、任晓东著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M].科学出版社,2005:33-35.

[6] 宋小冬,钮心毅 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附光盘)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7-59.

[7] 吴信才.MAPGIS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6-68. [8] 李德仁,关泽群.空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实现[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6-22.

[9] 廖克.现代地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2-36.

[10] 刘湘南,黄方,王平等.地球信息科学导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17-25.


0806601-04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500测图作业指导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