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普及运动知识 D.促进团结与和谐
2.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时间是
A. 1893年 B. 1894年 C. 1895年 D. 1896年 3.《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颁布的部门是
A.国家体育总局 B.劳动部 c.社会保障部 D.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4.我国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最高层次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5.做好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和履行其它道德义务的前提是 A.坚持科学 B.钻研业务 c.热爱体育 D.身体健康 6.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7.正常成年人共有骨
A.205块 B. 206块 C.207块 D.208块
8.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完整界定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 A.道德健康 B.精神健康 C.品质良好 D.性格良好
9.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焦虑情绪与学习效率关系密切,学习效率较高的是 A.无焦虑者 B.低焦虑者 C.中等焦虑者 D。高焦虑者 10.最早被称为“户外活动之家’’的国家是
A.英国 B.韩国 C.加拿大 D.中国 11.人体内最经济的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 糖 D.高能磷酸 12.人体的最高神经中枢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子 D.间脑
13.从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看,健身指导者纠正错误动作的关键时机在
A.泛化阶段 B.分化阶段 c.泛化和分化阶段 D.动作成型阶段 14.人体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称为
A.耐力素质 B.力量素质 c.速度素质 D.灵敏素质
15.大众采用持续练习法进行锻炼时,其运动强度一般应控制在最大强度的 A. 10%---20070 B. 30%--40% C.50%一60% D. 70%-80% 16.采用间歇练习法进行健身时,开始下一组练习时的心率应恢复到
A.50-60次份 B. 70-80次/分 C.90-110次/分 D.120-130次/分 17.国家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A.社会赞助B.社会引资 C.社会捐赠 D.体育彩票公益金 18.以下属于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指标的是
A.身高 B.体重 C.胸围 D.肺活量
19.体育实践中常用于推算人的最大摄氧量的“库珀测验”是指 A. 30秒30次蹲起 B. 800米计时跑 C.12分钟跑 D.4秒冲剌跑 20.肥胖症是指体重指数大于
A. 25 B. 26 C. 27 D. 28 一、是非题
21.生产劳动是产生体育的唯一源泉。
22.为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应适当强制性地要求社会成员参加社会体育: 2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等式、
24.睡觉前1小时进行锻炼,有助于促进睡眠。 25.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它主宰着人的各项活动。 26.蛋白质是人体中最大的“能量库”。
27.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情商的培养比智商的培养更重要。 28.少年儿童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
29.健身指导者实施保护与帮助时应注意首先保护上肢,其次是头颈部。
30.安排力量训练的顺序时,应先提高肌肉内协调的功能,再使肌肉结构得到改善。 31.采用健身器械发展肌肉力量时,所练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32.采用间歇练习法锻炼时,在间歇时间内不宜采用坐、卧式休息方式。 33.在器械健身中进行组合练习时,应先进行力量练习,再进行柔韧练习。 34.人体体格测量的指标有身高、体重、脉搏、血压、肺活量等。
35.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者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以防止视网膜脱落。 三、简答题
1、 简述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
2、简述耐力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