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财复习要点(2)

2025-04-27

第六章 企业集团的资金运筹

1企业集团筹资管理的重点有哪些并理解

一般企业的筹资管理包括筹资总量的确定、资本结构的安排、筹资方式和渠道的选择等。从企业集团的整体来看,筹资管理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注集团整体与集团成员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现代企业集团中,集体整体的资本结构与集团成员的资本结构形成互动的关系。首先,层层控股关系使得企业集团可以利用资本的杠杆作用——集团母公司以少量自有权益资本可以对更多的资本形成控制,在现代企业股权日益分散化,使得少量资本比率便可实施相对控股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也使企业集团的综合负债率可能大大高于单体企业。其次,这种杠杆作用使得在集团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中,处于塔尖的母公司的收益率比处于塔底的子公司的收益率有更大的弹性,即一旦子公司的收益率有所变动,就会在母公司层面产生若干倍的放大效应,这无疑是考虑集团资本结构时必须注意的。 ②实行筹资权的集中化管理。筹资权的集中化是指大额筹资的决策权集中在公司总部。筹资权的集中化并不等于筹资的集中化,更不等于所有筹资都通过企业集团或集团母公司来进行。在使用权益筹资时,基于集团整体利益可以将母公司或某一子公司包装上市;在使用债务筹资时,某一个具体筹资项目由独立的子公司来进行,可以锁定该项筹资的财务风险,母公司只是以在该公司中拥有的股权投资为限承担损失。 ③利用与集团模式改造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企业集团筹资的目的常常是既为投资又为改制。

2资产剥离,通常是母公司把一部分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并丧失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资产剥离并不能形成有股权联系的两家公司。

3分拆上市是指一家公司(母公司)以所控制权益的一部分注册成立一个独立的子公司,再将该子公司在本地或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广义的分拆上市包括已经上市公司或者尚未上市的企业集团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或者是从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招股上市。 4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重点有哪些并理解

5投资多元化,也称为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在两个或更多的行业从事经营活动,主要是同时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按照多元化程度的差异,可以把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分为四种类型:单项业务型;主导产品型;相关联多元化型;无关联多元化型。 6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进攻型动机促成的多元化经营;防御型动机促成的多元化经营。

7按照多元化与企业集团原有的技术与市场的关系,可以把多元化战略分为四类:技术相关型;市场相关型;市场技术相关型;非相关型。 8多元化经营的风险与障碍有哪些? ①资源配置过于分散②产业选择误导,以上两个风险集中表现在盲目和过分多元化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资金、技术和管理,三者缺一不可③技术性壁垒和人才性壁垒④成本性壁垒和顾客忠诚度壁垒⑤抵制性壁垒和政策性壁垒

9内部价格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确定内部价格;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确定内部价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内部价格。 10什么是级差效益Ⅰ、级差效益Ⅱ?

级差效益分配的基础是,将产品生产的技术难度、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和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方面形成的差异归为级差效益Ⅰ,将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更新改造等方面形成的收入差异归为级差效益Ⅱ。

11资本经营的概念、原则

6

资本经营是指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照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收购、兼并、分立、剥离、拍卖、改制、上市、托管、清算等手段及其组合,对企业的股权、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等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谋求竞争优势的经济行为。 企业集团资本经营的原则:企业集团资本经营必须与生产经营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剩余资源;要充分考虑企业联合的特点;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要考虑核心企业的承受能力;企业集团的资本经营应当注意资本控制的层次限制。

第七章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

1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概念、分类的标准及结果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是指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根据集团内部规章、预算对实际运行结果加以衡量、比较,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以取得更接近于目标的结果。企业集团控制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财务活动分类,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可以包括投资控制、融资控制、资产控制、利润分配控制等;按照控制循环分类(与企业集团财务活动的顺序关系),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包括预算编制控制、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控制;事中控制包括内部结算中心控制、预算执行控制;事后控制包括内部审计控制、业绩评价控制等。

2内部结算中心的概念

内部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一种重要的事中控制方式,通过在集团内成立财务管理结算中心,集中办理集团内部子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控制子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方向,统一调度,以确保整个集团公司的资金需要。 3理解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控制可同时用于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它是指企业集团母公司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制度审计和业绩审计,落实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及其他制度在子公司的执行情况,评价各子公司的经营绩效,以维护母公司作为出资者的合法权益。 5业绩评价的概念

业绩评价是指根据企业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依据业绩评价的原则,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价值实现程度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并出具评价报告的企业管理活动。 6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区别

财务指标:短期性;反映经营结果;内部数据;数据来源单一;容易操纵;目的 非财务指标:长期性;反映经营过程;外部数据;数据来源多方面;不易操纵;手段 一般来说,企业的高层注重财务指标,基层注重非财务指标。 第九章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1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的概念,是指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管理组织简单、职工分工有限的企业。

2根据新的划型标准,中小企业分为三类,中型、小型和微型,主要参考就业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指标,在不同的行业使用不同的指标。 案例分析

大型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问题

失败的原因:1很多企业盲目扩张(1)导致财务危机,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缺口越来越大;(2)丧失核心竞争力,进入陌生的领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有限性会制约主业的发展,使企业丧失主业上的核心竞争力,动摇企业

7

的根基。认识上存在误解:(1)不少企业认为一旦自己在某个行业取得很大成功之后,就应投入大量资金很快进入其他行业,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太热衷于多元化经营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2)不少企业认为根据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应积极进行多元化经营,以降低投资风险。如何看待以上的误解?(1)企业应认识到决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是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只有建立在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上的多元化经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2)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主要是针对证券投资而言,并不完全适用于实业投资,在某些情况下,实业投资具有不可分割性,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反而增大企业经营风险。

8


高财复习要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学习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