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2024高中政治81国家财政练习1

2025-11-11

第一框 国家财政

一、选择题

1.2017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山东省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2亿元,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实现扶贫资金的“精准投放”,确保提前打赢脱贫攻坚战。这表明,财政( )

A.是保障基本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础手段 B.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着促进作用 D.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解析:“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实现扶贫资金的‘精准投放’”,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夸大了财政的作用。科学运用财政手段才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C项说法不准确。 答案:B 2.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地铁建设投资额将达到2万亿元,2020年地铁建成总里程将达到8 600千米。由此可见( )

A.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财政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解析: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地铁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将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回答3—4题。 3.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①增加财政支出 ②降低企业税负 ③上调存款利率 ④减少国债发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①②符合题意。③属于货币政策,不符合题意。减少国债发行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④应排除。 答案:A 4.会议表示,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定向调控、重点支持薄弱环节,优化财政支持结构,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这表明( )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起决定作用 ②财政支出重点以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为依据 ③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④国家的政策是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更加注重定向调控、重点支持薄弱环节”,表明财政支出重点以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为依据,②符合题意;通过财政支出方向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这说明国家的政策是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的,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D 5.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稳中向好的因素艰难成长,江苏省2017年财政收入增幅可能呈现逐步回落趋势。可见,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税率高低 C.居民消费水平 D.分配政策

1

解析: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稳中向好的因素艰难成长,导致财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家财政收入无关,C项应排除。 答案:A 6.2017年,中央南水北调预算为40.38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8.59亿元,增长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为991.86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101.28亿元,增长11.4%。材料表明( )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②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增加 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中央南水北调预算增加,表明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体现了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②符合题意。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加,能够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物质保障,①符合题意。③④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B 7.导学号85234033右边曲线启示我们( )

A.国家只有提高税率,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B.国家只有确定合理的税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C.分配政策是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 D.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解析:曲线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税率越高财政收入越多;超过一定范围税率越高财政收入反而越少,B项是其应有的启示。 答案:B 8.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则意味着( ) A.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充足的后劲 B.有利于保证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C.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D.有利于加速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解析: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属于财政盈余,它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C项说法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2017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 000亿元。1—2月累计,全国财政教育支出3 945亿元,增长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 883亿元,增长25.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 850亿元,增长26.5%;农林水支出1 567亿元,增长5%;交通运输支出947亿元,增长13.2%。

(1)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支出;农林水、交通运输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大力支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及就业,体现了这一点。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用于农林水、交通运输的投入,体现了这一点。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中央扩大财政赤字,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这一点。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2

1.根据M市财政局统一安排,2017年该市预决算公开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市委、人大、政协序列以及群众团体组织。下列对政府预决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开财政预算便于公民知情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②公开财政预算便于公民监督上年度预算执行结果 ③政府预决算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④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和政治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决算是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①②说法正确。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分配的两个方面,③说法错误。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④说法错误。 答案:A 2.政府做任何事或从事任何活动,都是要花钱的,都要以花钱为条件。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没有财政收入的筹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职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实现。这表明( ) A.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D.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解析:“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也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实现”,说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 3.国务院决定,从2017年春季开始,两年内将新增财政投入150多亿元,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生活费。这表明( ) A.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B.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以促进教育公平 C.通过财政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D.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物质保障

解析:国家增加教育投入,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生活费,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国家增加教育投入,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B项说法错误。 答案:D 4.2016年中央财政下拨相关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927亿元,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体现了财政( )

①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中央财政下拨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加强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体现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④夸大了财政的作用。 答案:A 5.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填入(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政府财政投资形成新的需求,刺激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生 3

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收入是支出的基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也就有了增加财政支出的强大保障。 答案:A 6.导学号85234034假如当前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处于右图E的位置,当短期内财政收支由E点向B点移动时,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②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调整 ③社会保障制度更健全 ④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当短期内财政收支由E点向B点移动时,意味着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增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A 7.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罚没收入

解析: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A项应入选。 答案:A 8.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领域建设。但是另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C.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解析:“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体现了分配政策不合理,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体现了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实现国富民强,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B、C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D 9.通往“民富”与“国强”,信念上需要持久做加法,但方法上却常常需要从减法入手。当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民生刚性支出不减反增时,削减政府开支,减少不合法不合理收费等亦可增加民生资金投入。这表明,我国政府在方法上做减法( ) A.有利于提升财政的使用效率 B.有助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C.不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D.目的是实现财政盈余

解析:“当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民生刚性支出不减反增时,削减政府开支,减少不合法不合理收费等亦可增加民生资金投入”,这表明我国政府在方法上做减法有利于提升财政的使用效率,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投资方向的变化,而不是投资数量的变化,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财政支出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 10.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这是在强调( )

4

①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 ②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 ③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④收支完全相等是财政的最佳状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2016年1至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 250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放缓。不过,给群众办的好事、实事一件接一件,一笔笔真金白银按时拨向民生工程,主要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均同比增长13%以上。另外,政府压缩一般性支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并更多用于改善民生,把财富蛋糕“大头”分给百姓。

有人认为,提升人民幸福感,政府就应不断扩大民生支出。请结合材料和国家财政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提升人民幸福感离不开政府对民生支出的不断扩大。②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不断扩大民生支出,需要以财政收入的增加为前提。但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否则不仅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也会影响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12.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加大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说明了这一点。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增加对“三农”、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说明了这一点。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5


学考2024高中政治81国家财政练习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污水处理厂管道施工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