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各项政策日臻完善。
清朝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治理,大体上以1884年新疆建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此前实行的是“军府制”,之后则由实施多种军政管理体制转换为统一的“郡县制”。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在先后平定天山北部的蒙古准噶尔之乱、以及天山南部的伊斯兰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完成了统一天山南北,安定西北边陲的大业。并于1762年建立 “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官府驻地在“惠远城”。
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半封建近代社会形态,新疆内外忧患日益严重,同治年间新疆境内爆发的民乱沉重地冲击了清朝的统治制度,1865年,入侵新疆的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与新疆封建和卓势力相勾结,入境作乱,侵占了天山南北诸多城镇。1871年,沙俄乘机侵占了我伊犁地区,更是雪上加霜,加重了西北边疆危机。1875年,西北防务重新得到清朝统治者的关注,大批清军入疆,两年后打败了阿古柏入侵者,1881年收复了被沙俄强行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伊犁。清朝重新恢复了对于新疆各地的军政管辖。19世纪中后期新疆政治上的内忧外患明显暴露了新疆社会的弊病和军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漏洞,特别是“军府制”和维吾尔地区带有浓厚的封建农奴制统治残余的伯克制度,已经严重阻碍新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军府制”已不适合新疆社会发展要求,伯克制度也受到沉重打击。推行郡县制,设立新疆省于是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6
光绪十年(1884)十月,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刘锦棠等官员建议,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正式建立新疆省。自此,西域名称逐渐为新疆一名替代。
新疆省建立后,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将军不再总统全疆军政事务之责,驻军制度也与内地各省基本一致。民政方面取消伯克制度,行政建臵省以下有道、府、州、县诸级。新疆行政建臵与内地完全一致,新疆作为中国一个政区单位名称开始出现于版图上。它结束了自清朝乾隆以来在新疆长期实行的“军府制”,使新疆与内地行政建臵一致,政令一致,增强了防范外国侵略势力与当地反动伯克相互勾结、发动分裂叛乱的能力,促进了新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于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保证近代中国西部领域安全客观上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从历史总的进程看,中央政府—直对新疆行使着管辖权。和平解放以来,新疆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改变了一穷二白、极端落后的面貌,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形成了团结、平等、共同发展繁荣的崭新民族关系。新疆各族人民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三、维护国家统一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新疆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共同为维
7
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历史的主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条件不同,存在着差异。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发展较快,这种差距正趋缩小,没有成为影响民族之间和谐的障碍。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新疆各族人民,必须承担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我们喀什曾经没有一公里铁路、没有一座像样的工厂,如今已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南疆大地崛起了一座新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忆过去,比今天,看周边,想自己,各族人民从内心发出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真诚的爱,正是这种爱把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56个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
8
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目前,国家的扶持倾斜政策给新疆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发展经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共奔小康社会。
9
参考文献:
【1】《新疆大学学报》2007年5月30日
【2】《喀什师范学院学报》马国荣.1988年第五期
【3】《关于新疆历史的若干问题》包尔汉.《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4】吐鲁番文物小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晋——唐出土文物概述》文物、1977年第三期 【5】 王树楠、王学曾总纂:《新疆图志》卷一 【6】《新疆历史文物》第21页,第92页 【7】虞集:《高昌王世勋之碑》 【8】《新疆简史》第一册 【9】《大唐六典》卷30 作者姓名:陈晓静 单位:库尔勒市第一中学 职务:教师
联系电话:13565004016
通讯地址:新疆库尔勒市天山西路南四巷1号六队小区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