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学设计(2)

2025-10-28

整百或整十,用拆数法,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简单。不同的是,有时拆成整百(整十)加几,有时拆成整百(整十)减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巧妙设计在对比练习,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体系;在观察中对比,在对比中内化,这是学数学的有效途径。此题,体现了习题课设计的“易错点对比练习”的设计理念。 3、口算比赛。

①、27×36+27×64= ③、105×14-14×5=

②、125×8+5×20= ④、(105-5)×14= ⑤、(12+18)×6= ⑦、15×2+8= ⑥、25×(4+10)= ⑧、99×18+18= ①、生以最快速度独立完成。 ②,开火车对答案。

【设计意图】此题的目的是进一步考察学生能否根据算式的特点,快速地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每组题目像上题一样,是对比练习。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学生能处于一种紧张并有压迫感的学习状态当中,有利于激活学生的

思维,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 二、提高练习

4、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右图),这块菜地

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9米 21米 ①、

19米 9

审题,先判断题目求的是什么。(面积)这个图形之前见过吗?(没

6

见过)。没见过,那怎么求面积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②、

引导学生将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渗透了转化思想。

③、

生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小声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做法。

④、 注意方法的多样化,有分割法和拼补法。注意提醒学生在计算中,

有没有自觉用到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此题的结合性比较强,实际是乘法分配律的一种几何模型。通过此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简算的意识,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情境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另外,题中渗透了转化思想,就是将一个图形通过“分割法”或“拼补法”的形式,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为五年级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垫定一定的基础。 三、拓展练习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67×2+167×3+167×5=167× 28×225-2×225-6×225= ×225 39×8+6×39-39×4= × ① 、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小声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做法。 ②、全班交流算法。

【设计意图】此题是乘法分配律形式的推广,将两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推广到三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差。也可以结合乘法的意义进行分析。通过此题,可以完善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2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能互相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评价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同时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后测(后测,3分钟完成)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练习课 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如36,60 个位上 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是3的倍数,如36,144 也叫偶数(包括0) 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如60,105 0的数,是2和5的倍数,如60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练习课的性质、任务和类型,再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本节课力求做到:

1、遵循练习课教学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熟练掌握3的倍数特征,并运用它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在备课前,充分考虑:在练习中巩固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沟通哪些联系等,避免练习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②、层次性原则。练习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不在一个平面上盘旋。本次练习的流程:基础练一练,整理知识点→强化训练,继续巩固→提高练习,应用拓展。

③、多样性原则。本次练习课题型多样化。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也有开放性的题目,这样的设计,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同一知识,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应变能力。

④、启发性原则。通过练习,要使学生学会一种方法、掌握一种思路、发现一种规律,不断地受到启发,达到以例及类、闻一知十之目的。

⑤、趣味性原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放性练习及采取“竞赛”形式的拓展练习,可以增强本次练习课的趣味性,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提高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8

2、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练习课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技能技巧为主要任务,起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作用。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深理解,逐步掌握。同时,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练习课这样的性质和任务,师首先备“课”时更要备“人”,分析学生的学情。(见表格1)。有了这个指挥捧,设计习题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尤其能针对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易错的地方和薄弱的环节进行设计,这点是练习课必须具备有的。针对学生容易遗漏0是偶数,我充计了一道判断题:最小的偶数是2。让学生在辨析中,完善“偶数”的概念。针对学生薄弱环节,我设计了像5(3)、(4)那样的类型,也增加了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希望通过这些有针对性地练习,能对学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一堂练习课就好比一场“国际性”的演出,需要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和相关知识点,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地设计习题,板书重点内容要强调出来;对学生也要把握有度,会组织学生,学会分析、预测学生,要关注所有学生,发展地评价学生。

9

附:

《乘法分配律》练习卷

五( )班 姓名:__________

一、选一选,填一填。

23 36 60 105 144 252 7.8 508 (1)、2的倍数有:( )

(2)、是偶数的有( );是奇数的有( ) (3)、5的倍数有:( ) (4)、3的倍数有:( ) (5)、是2又是5的倍数有:( ) 二、请你细心选择。

(1)、48□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应该填( ) A、6 B、4 C、0 D、3 (2)、( )即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A、50 B、72 C、75 D、40 (3)、( )同时是2、3、5的倍数。

A、345 B、470 C、150 D、84 三、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2)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 (3)最小的偶数是2。( ) (4)3的倍数一定都是奇数。 ( ) 四、写一写,填一填

(1)、 写出3个是5的倍数的奇数。 (2)、 写出3个是3的倍数的偶数。 (3)、 在□里填上一个数字,使每个数字都是3的倍数。

□4 7□0 1□21 (4)、要使三位数4□2是3的倍数, □有 种填法。

10

五、在“ ”填上合适的数。

(1)、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2)、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六、比一比,谁写得最多。(注:数字不能重复)

0 5 36 (1)从上面四张卡片中选出两张,组成2的倍数。

(2)从上面四张卡片中选出三张,组成3的倍数。

(3)从上面四张卡片中选出三张,组成6的倍数。

(4)、从上面四张卡片中选出四张,组成2、3、5的倍数。

4

11


《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学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观点摘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