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科技
教学内容:自然与科技
1、感受飞翔的快乐 2、神奇的色彩
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鸟儿飞翔的基本常识,以及人类是如何借助飞行工
具在蓝天翱翔。
2、探究我们眼睛看到的光线和色彩发生的错觉的原因。了解自己生活中还有什么关于光线和色彩的有趣发现。
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1、让学生为祖国的文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的情感。
2、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原来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光线和色彩会
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这样神奇的效果。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鸟儿飞翔的基本常识。
2、探究我们眼睛看到的光线和色彩发生的错觉的原因。 教学难点:1、人类是怎样借助飞行工具在蓝天翱翔。 2、体验探究光线与色彩的奥秘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感受飞翔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出示图片:
鸟儿是天空的征服者,望着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谁不羡慕?课时你知道鸟儿为什么会飞吗?关于飞翔,你还想了解什么?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鸟儿飞翔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师:鸟类的翅膀是它们拥有飞行绝技的首要条件。然而在同样拥有翅膀的条件下,有的鸟能飞的很高、很快、很远;有的鸟却只能作盘旋、滑翔,甚至根本不能飞,这又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以“探索鸟儿飞翔的秘密”为主题,进行一次有趣的探究活动吧!
2、活动准备。
(1)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看看你对鸟类飞翔的奥秘有多少了解。
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儿靠双翼快速有力地扇动获得较大的升
力和冲力。
滑翔是从高处向前下方的飘行, 可以再鼓翼获得足够的高度和推
力后进行,并显示出不同幅度的波浪形飞行路 线,同时滑翔也是鸟类着陆前的必要飞行方式。
翱翔是鸟类从气流中获得能量,而不需要靠肌肉收缩获得能量的一种飞行方式,分为静态翱翔和动态翱翔两种类型。
(2)根据搜集到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根据关注意向的不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3)要想比较全面地探索鸟儿飞翔的秘密,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需要组建子课题的探究小组。请同学们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团队,并进行合理分工。 序号 姓名 任务 3、实施阶段
(1)制定活动计划。(具体内容可参考教材第33页的示例) (2)小小汇报会。
各小组经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整理,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接下来以汇报会的形式把各组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进行展示。
(3)思考与研究。
试着从形体特点、生理特点两方面将鸟与人进行对比,看看有哪些差异?通过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体型 翅膀 骨骼 鸟类 有羽毛 人类 无羽毛
中空、质轻,占体重的5%~6% 占体重的18% 没有气囊与肺相连 心肺功能 体内有许多气囊与肺相连 其他 (4)通过以上对比,你又有许多发现,请制作成活动报告书,将你们的研究发现整理出
来。
三、全课总结
1、请学生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2、对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参照教材第36页的活动评价表)
第二课时 人类的飞行之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翱翔天际的梦想。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曾有一些勇敢的人用羽毛缝制乘大翅膀从山崖上往下跳,希望能像鸟儿一样飞起来。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也曾幻想人吃了能产生气体的药物可以飞起来,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于“飞车”的传说,印度《一千零一夜》中的“飞毯”,埃及壁画中长着翅膀的飞人,都表达了我们人类对飞行的敬畏与渴望。虽然,人类的身体构造不适合飞行,但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器材,借助它们人类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人类的飞行之旅(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
出示教材第37页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为什么会飞? 风筝被线拉着与风吹来的方向有一定的 角度,当风刮到风筝上的时候,由于风筝
的阻挡风的方向发生改变,风筝给风一股力量,
风也就给风筝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使风筝向上,向远方飘去。
火箭在飞行时,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燃烧,背着飞行方向 喷 出大量速度很大的气体,使火箭在飞行方向上获取很大的动量。
热气球的基本原理是热胀冷缩。当空气受热 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
发动机带动飞机的螺旋桨旋转对空气作功,使空气加速向后 流动时,空气对螺旋桨(旋翼)产生反作用力来推进飞行器。
2、活动准备。
(1)师:不同的飞行器有不同的飞行原理。你了解其中的奥秘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问世的吗?
(2)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小组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研究的主题。 (3)组建研究团队
要想比较全面地探索有关人类飞天的主题,需要组建不同课题的探究小组。请邀请与你兴趣相同的同学成立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初步了解、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