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木耳中心小学2013年度数字化教学工作总结
----------有效利用数字资源 努力提升教学效益
一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的信息化资源应用工作得到了发展,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入课堂,用于教学”的工作目的,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校在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 完善体系建设,保障数字教育资源应用。
1、为打造高效实用的数字教育资源课堂,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了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效地促使电子白板和数字资源应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2、为保障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工作开展,学校为3个教学班配置了交互式电子白板,1个临时设在会议室供其余各班共用,并完成校园网络的的基本建设,为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提供物质保障。
3、为增强教师利用数字资源的自觉性,学校修订了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把资源应用列入评价项目,并组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公开课、展示课和研讨课,不断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以全面带动学校教育数字的进程。
二、注重应用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制约因素很多,但教师是关键,要有效推进这项工作,首先,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认识和信息技术素养,切实感受
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带来的巨大影响,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在培训中,我们着重培养教师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自制电子白板课件的能力等。实践证明: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并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成为利用数字教育资源高效完成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强有力的内在技术支持。
三、加强学科资源库建设,提供应用资源保障。
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必要前提是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特别是数字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资源的开发、加工和运用。在资源库的建设中,我们坚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分步推进的原则建设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
1、我们对各学科现有资源进行摸底,发现各学科都有部分数字资源,但存在有内容单一(课件类资源居多)、分类不明确(各类资源混杂在一起,没有进行系统归档)等问题。因此,我们资源库建设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构建本组数字教学资源的框架,规范布局,分级建设。 本年度我们在中国教育网建设了木耳镇中心小学网校,资源共享。
第二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理归类,有序地将各类资源放到相应的目录中。
第三步:补充完善各类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一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
网(含校园网)上的已有资源,网站上有的,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积极利用这些已有的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二是选择熟悉网络使用的部分教师,采取群体参与、骨干带头的建设策略推进工作, 建设本组学科基本体系类资源、专题性资源、考试训练类资源、学生学习类资源等。通过试点先行的原则,带动其他学科组的资源建设。三是实行领导和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到各学科教研组,进行督导和技术支持。
四、夯实数字资源应用实践,打造精彩高效课堂,
为使试点应用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进行了教学评优、主题班会评比竞赛活动,要求教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育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辅助师生的教与学。通过应用实践,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凸现。
1、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而数字资源以其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中,以一首《爱的奉献》歌曲提升学生兴趣,从而不知不觉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为整节课高涨的情绪奠定了基础。
2、发挥助手功能,凸显教学重点
通过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
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拓展学习空间,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由于受一定的局限性在示范指导上总是不到位,如今有了电子白板和数字教学资源,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去发掘知识,学生在的愈来愈强的惊叹中,争先恐后的谈论着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设想
一年来,我校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做了一些工作。但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1、信息资源库建设还很滞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资源大多只是服务教师的“教”,学生“学”的资源极少。
2、在应用工作中出现“唯技术主义”, 事实上,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进数字资源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数字,而是通过信息化教育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3、课堂教学以课件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力全部局限在课件上,夸大课件作用,降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师和学生沦为媒体的奴隶,制约数字教学深层次地发展。
4、部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意识较差。
5、学校数字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软硬件建设还很落后。 下一步,我们将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1、加大培训,提高教师对数字资源应用的认识及使用,让信息资源应用工作成为教师自觉行动。教师作为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是保证数字教学资源进入课堂并得到有效应用的关键之关键。以青年教师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引导教师思考分析自身的现状与现代化的教师专业水平之间的差距,产生紧迫感,从内心深处萌发出要求进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培训采用专题培训和分层培训的方式,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搜集、筛选、整理、重组、实际应用和制作创新能力。
2.加强数字教育系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必须系统规划,以科学的方案争取各方支持,加强推动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应用平台,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建设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资源,更要关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主要途径一是靠教师研发,二是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收集或加工别人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卓尼县木耳镇中心小学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