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知道一个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一个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一个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背景感受乘方的意义,探索乘方运算的方法,发展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动手动脑的水平,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师: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式子,比如五个4相乘,我们要写很长,这样的式子有更简单的表示方式吗?(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小学时我们学过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谁还记得是什么? 生:边长为a的正方形面积公式是a2,边长为a的正方形体积公式a3。 师: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一下: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生: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师:这样就有
1米=10分米 =10?10厘米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