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

2025-08-12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4、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二)、学习求一个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A、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 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B、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总第5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第1、2(1)、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教材第5页例1。

12÷2=6 9÷5=1.8 30÷6=5 2÷3=0.6 26÷8=3.5 19÷7≈2.71 20÷10=2 21÷21=1 63÷9=7 (1)观察。

引导:观察例1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 (2)分类。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

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第二类 9÷5=1.8 19÷7≈2.71 2÷3=0.6 26÷8=3.25 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二、探索新知:

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

(1)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2)学生尝试。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3)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是6和5的倍数,6和5是30的因数。

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O)。

(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小结:如果a÷b =c(a,b,c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就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2) 出示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 学生独立思考。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 18÷1=18,l和18是18的因数; 18÷2=9, 2和9是18的因数; 18÷3=6, 3和6是18的因数。

引导学生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18的因数有:1,2,3,6,9 ,18。

(2)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避免遗漏。如果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3)采用集合图的方法。

教师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图来表示18的全部因数。

明确:用图示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0的因数和36的因数,并组织交流。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30的因数

1,2,3,6,9,18 36的因数

1,2,3,4,6,9,12,18,36 也可以表示如下:

老师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2÷2=6 12是2和6的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18的因数有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作业: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2(1)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例3及练习二第2(1)、3~8题。

总第6课时


2024-2025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