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研究

2025-04-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研究

作者:于红雷

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电子资源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应用范围逐年扩大,其在馆藏建设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该文从引进原则、工作机制、评价指标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展开研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馆藏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128-02 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在保证必要纸质文献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电子资源,部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购买经费已经占到馆藏建设总费用的20%以上。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围绕电子资源开展服务,如何对电子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价,如何更高效、更经济地建设电子资源就成为摆在每个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在电子资源订购、使用维护、续订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就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开展电子资源的建设工作进行探讨。 1 制定电子资源引进原则

在引进电子资源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针对性原则。电子资源应同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相适应,照顾到重点学科的需要。其中,中文电子资源要努力覆盖全部学科;外文电子资源要在覆盖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向其他学科辐射,尽量降低购买总成本。

(2)系统性原则。同纸质文献一样,电子文献的建设也应当符合馆藏建设的系统性要求,电子资源的购买要有难有易,照顾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科学生的需要,尽量覆盖各类文摘搜索引型,同时重点建设全文型文献。

(3)协调性原则。电子文献要同已建立的纸质文献体系相协调:对于核心期刊、学术专著等核心馆藏要在保留纸质版本的基础上订购电子版本;对于基础性馆藏可通过购买电子版的方式来提高文献数量,尽可能广地实现资源覆盖。

(4)经济性原则。一要避免电子资源同纸质资源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交叉重复;二要充分考虑到院校经济实力和资源价格,选择恰当的购买方式,如:竞价、团购等。 2 规范电子资源建设工作机制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质量控制节点措施(施工单位).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