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 教学大纲

2025-07-23

《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 审核人: 教学院长: )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Z11150190

(二)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The principle of MCU (三)修读对象:高职应用电子专业 (三)总学时:63 (四)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总成绩评定方式:总成绩=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10%—20%)+实验成绩×(30%—20%)。

(五)相关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C语言等 (六)内容提要:

本课程主要讲述AT89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程序设计、接口技术,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等知识。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单片机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程序设计、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在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电子设计大赛等实际应用中能够充分发掘、运用单片机的强大功能。 2.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实例,例如: 流水灯、花样灯、数码管的显示、按键的使用、抢答器、温度显示等。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

理论:36学时 实验:27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王琼主编,合肥工业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

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董晓红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单片机应用实训教程》 ,张永枫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基于C语言编程》,张齐.杜群贵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4.《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 求是科技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五、理论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其发展及应用 2.掌握微机常用三种数制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 3.掌握有符号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微机中的常用编码 主要讲授内容: 1.1 单片机概述

1.2 微型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及数制间的转换 1.3 二进制数的运算 1.4 微机的码制和编码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各种数制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转换规律 2.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的概念

3.二、十六进制及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和8421码 4.常用编码 思考题或练习题: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2.什么是单片机?它与一般的微型计算机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简述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4.单片机有那些特点?主要应用领域有那些? (二)第二章 AT89C51单片机结构和原理 教学要求:

1.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组成 2.AT89C51单片机引脚及功能

3.AT89C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的组成 4.AT89C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与工作时序 主要讲授内容:

2.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2.2 AT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 2.3 AT89C51存储器 2.4 AT89C51单片机工作方式 2.5 AT89C51时钟电路与时序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AT89C51的结构和引脚功能

2.AT89C51的内部组成及存储器结构体系 3.单片机时钟电路与时序及工作方式 思考题或练习题:

1.结合51单片机的结构框图,阐明其内部包含那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 2.单片机存储器的地址空间是如何划分的?各地址空间的地址范围和容量如何?

3.单片机有多少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可以位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有几个? (三)第三章 AT89C51指令系统 教学要求: 1.7种寻址方式 2.111条指令格式、功能 主要讲授内容: 3.1 指令系统简介 3.2 寻址方式 3.3 AT89C51指令系统 教学时数:10学时 重点与难点:

1.指令系统中所使用符号含义 2.指令的7种寻址方式

3.111条汇编指令书写格式、功能、对标志位影响等 思考题或练习题:

P79 题3、题4、题12、题13、题15、题16、题17、题18、题19、题20、题21、题22、题23、题24、题25、题26 (四)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要求:

1.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特点 2.伪指令的格式及功能

3.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4.常用算法及常用程序设计 主要讲授内容: 4.1 计算机语言概述

4.2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设计与汇编 4.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4 实用程序举例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语言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2.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步骤

3.各种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初步具有阅读和编写51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能力 思考题或练习题:

P79 题1、题3、题8、题13、题15、题16、题17、题18、题19、题20、题21、题22、题23、题24、题25、题26 (五)第五章 中断系统 教学要求:

1.中断的概念及中断过程

2.AT89C51中断系统结构及中断控制 3.中断系统的应用 主要讲授内容: 5.1 中断概述 5.2 AT89C51中断系统 5.3 中断系统的应用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中断、中断源的概念,及AT89C51中断源的分类

2.中断系统的结构、中断处理的过程及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P135 题3、题4、题5、题6、题7、题10、题11、题12、题15、题16 (六)第六章 定时器/计数器 教学要求:

1.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 3.定时/计数器的初值计算及程序设计 主要讲授内容:

6.1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2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 6.3 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6.4 实训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相关寄存器及工作方式 3.定时/计数器的应用方法并能编写相应的程序 思考题或练习题:

P170 题3、题4、题5、题6、题7、题8、题9、题10、题11 (七)第七章 AT89C51单片机系统扩展 教学要求:

1.最小应用系统的组成 2.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3.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4.简单I/O口扩展和可编程I/O口的扩展方法 主要讲授内容:

7.1 AT89C51最小应用系统 7.2 AT89C51单片机的外部扩展性能 7.3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7.4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7.5 I/O口的扩展 7.6 实训 教学时数: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了解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的概念,及AT89C51单片机的外部扩展性能 2.掌握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及I/O口的扩展方法,并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思考题或练习题:

P223 题2、题5、题6、题7、题10 (八)第八章 AT89C51系统接口技术 教学要求:

1.非编码键盘及LED显示器工作原理及使用 2.A/D、D/A转换原理及与单片机接口 3.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及编程应用


单片机原理 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班会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