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作者:李婧
来源:《对外经贸》2014年第05期
[摘 要]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口加工贸易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推动力。具体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各项指标,得到电子信息产业国际代工指数逐年递减,国际竞争力指数不断增加,出口贡献率下降,增值率提高,对GDP的贡献度明显下降但拉动度提高的结论。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果显著,对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方式的依赖逐步减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提出提升经济效益,坚持可持续性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等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5-0023-03
[作者简介]李婧( 1982-),女,天津人,教师,硕士,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 一、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8.5万亿元,是2002年的8倍多,2013年前三季度销售产值便达到6.7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在工业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确立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但由于经济和技术基础较薄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始终奉行出口导向型政策,出口加工贸易一直是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1186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总额的30.7%。其中出口6980亿美元,占产业进出口总额的58.8%。在各类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比高达71.1%。2013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6489亿美元,占我国同期进出口总额的32.5%,同比增长21.1%。其中,出口3792亿美元,占本产业进出口总额的58.4%,占我国总出口的36.0%,加工贸易额依然占据半壁江山,达到62.2%。 二、电子信息产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标分析 (一)国际代工指数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