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施工方案(3)

2025-05-03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5)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必须佩戴安全帽,使用有规定的有关安全用品或用具,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光脚及夏天女同志穿裙子。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臂或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作业面距离地面2m 以上时,作业层面临边要有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钢板网作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用具要定期检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6)工作人员在高于2m 以上的高处作业时,所佩带的安全带必须将绳头挂在坚实的建筑物或结构坚实的的部位上,禁止穿硬底鞋,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纪律,睡眠不足或有精神病、高血压病者,均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7)高空作业时,一切建筑物的脚手架、跳板和作业台面,必须事先检查,确保脚手架,建筑架和跳板等结构坚实后再作业。禁止在建筑架、跳板上站立、打闹、睡觉以及超过定额人数。

(8)遇有恶劣天气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作业。

(9)梯子不得有缺陷,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挡间距以30cm 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要采取防范措施;平面梯与地面的夹角以60~70 度为宜;人字梯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专门监护或设置围栏。 (10)如果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在屋架上弦支撑杵条,悬挑梁和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空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设备,并专人负责。 (11)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必须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及防坠落装置及超载自动报警装置,有防坠落实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和准用证,严禁工人在电梯顶乘坐电梯,严禁电梯超载运行,除指派的专业人员驾驶操作外,无关人员严禁驾驶外用电梯。

(12)塔吊,除指派的专业人员驾驶操作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及驾驶;禁止攀登起重臂、绳索及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

(13) 整体提升架,要有建设部的特批准用证明、相应的资质等级、施工方案、设计计算、安全等级证明、防坠落装置及方案、安全监管部门准用证。 2 登高作业十不准

作业人员从事登高作业,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一是建立登高审批制度,二是建立登高用具管理制度,三是建立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制度。 建筑登高十不准: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第 11 页 共 19 页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①患有登高禁忌者,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的工人不登高。 ②未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审批手续的不登高。

③没有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不扎紧裤管和无人监护不登高。 ④暴雨、大雾、六级以上大风时,露天不登高。 ⑤脚手架、跳板不牢不登高。 ⑥梯子撑脚无防滑措施不登高。 ⑦穿这易滑鞋和携带笨重物件不登高。 ⑧石棉瓦和玻璃钢瓦上无牢固跳板不登高。 ⑨高压线旁无遮拦不登高。 ⑩夜间照明不足不登高。 3 高空坠落事故伤亡处理程序

发生坠落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立即报告领导。企业对受伤人员歇工满一个工作日以上的坠落事故,应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并及时上报。

施工项目发生高空坠落事故造成重伤或重大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数、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等,用最快速的方法分别报告项目、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发生重大坠落伤亡事故,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上级的主管部门。 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设置防范措施不放过;有关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分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3.1 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不要惊慌失措,要有组织、听指挥,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为了事故调查分析需要,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确实因要抢救伤员和排险,而必须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做出标识,因为事故现场是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要求现场各种物件的位置、颜色、形状、及物理、化学性质等尽可能保持事故结束时的原来状态。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认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3.2 组织调查组

在有关单位领导接到坠落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迅速组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第 12 页 共 19 页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织调查组开展调查。

①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企业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②伤亡事故,由项目部、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区行政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③重大伤亡事故,按照项目部、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行政安全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死亡和重大死亡事故事故调查组应邀请人民检察院参加,还可邀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事故调查。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调查。 3.3 现场勘查

在坠落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应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堪查。现场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广泛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事故的堪察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客观。现场堪察的内容包括: 3.3.1 现场笔录

①发生坠落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等。 ②现场勘察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 ③现场勘察起止时间、勘察过程。

④能量失散所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程度等。 ⑤设备损坏所造成的破坏情况及坠落事故前后的位置。 ⑥坠落事故发生前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位置和行动。 ⑦散落情况。

⑧重要物证的特征、位置及检查情况等。 3.3.2 现场拍照

①方位拍照:能反映坠落事故现场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 ②全面拍照:能反映坠落事故现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中心拍照:能反映坠落事故现场中心情况。

④细目拍照:能提示坠落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迹物、致害物等。 ⑤人体拍照:能反映坠落事故现场伤亡者和造成死亡伤害的部位。 3.3.3 现场绘图

根据事故类别和规模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绘出下列示意图: ①建筑平面图、剖面图。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第 13 页 共 19 页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②事故时人员位置及活动图。 ③破坏物立体图或展开图。 ④涉及范围图。

⑤设备或工、器具构造简图等。 4 坠落事故原因分析

①通过全面的调查,查明事故经过。弄清造成事故的原因,包括:人、物、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经过认真、客观、全面、细致、准确的分析,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②事故分析步骤,先整理和仔细阅读调查材料,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受害方法、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等七项内容进行分析,确定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者。

③分析事故原因时,应根据调查所确定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通过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④事故性质类别

A. 责任事故:由于人本身过失造成的事故。

B. 非责任事故:由人们不能预见或不可抗力的自然条件变化造成的事故,或在技术改造、发明创造、科学实验活动中,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故。但是,对于能预见并可以采取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的伤亡事故,或没有经过认真研究解决技术问题而造成的坠落事故,不包括在内。 C. 破坏性事故:为达到预定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对确定为破坏性事故的,应由公安机关认真追查破案,依法处理,追究其刑事责任。 5.坠落事故医疗救护 5.1 医疗救护处理程序

①项目部、公司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有关突发事件、重大事故或特大事通知后,应立即组织救护力量或专业防治队伍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护和疾病防治。同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②项目部、公司医疗机构,省、地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有关负责人和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救治和组织协调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当地政府和卫生部。

③重大事故在组织救治的同时,要组织专家尽快到现场查明原因,并提出报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第 14 页 共 19 页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告。如属破坏性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公安等部门。

④项目部、公司和卫生部门按规定迅速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务院和将中央及国务院领导的有关批示迅速传达到有关部门贯彻落实。 5.2 医疗救护组织协调

1) 项目部、公司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突发事件、重大事故医疗救护工作;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消、杀药械和急救用交通工具的联系。

2)按国务院规定由卫生部负责协调和指导医疗救护工作。卫生部接到伴有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重大事故,如发生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提出需由卫生部予以协调,将指定有关司局派出人员和组织专家赴现场协助当地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医疗救护和领导组织及技术指导工作。 3)卫生部有关司局对应急工作的分工: ① 办公厅负责组织联络和传递信息工作。

② 医政司负责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医疗救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选派。

③防疫司、地病司负责有关传染病的应急处理的组织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选派。 ④ 卫生监督司负责对重大中毒事故和理化因素所致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选派。

⑤ 药政局负责生物制品的储备和供应及国外无偿援助的救援药品检验工作,负责与国家医药管理局研究编制常用应急医疗抢救用药目录,落实生产计划和供应单位。按国务委员李铁映的指示,急救用药品、医疗器械由国家医药管理局负责储备、调拨和供应。

⑥爱卫会负责急需的消、杀药品的联系工作。

⑦ 重大事故的疫情发布和公开报导由卫生部按有关规定归档处理。 6.专业队伍训练与演习

应急救援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或提高应急救援技能;演习是指按一定程式所开展的救援模拟演练。目的是为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训练或演习应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

6.1 应急救援训练

来宾市消支队防训练基地

第 15 页 共 19 页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施工方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17年西交春季《电路》在线作业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