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图8
反相器的封装符号如下图:
图9
2. 与非门设计
内部电路:下拉管由串联的NMOS管M1和M2组成,上拉管则是由并联的PMOS管M3和M4组成。两个输入信号A和B分别加在两对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的栅极上,输出从他们的漏极引出。
图10
11
i) 反相器的封装符号如下:
图11
3. 二选一数据选择器设计
i)
逻辑电路:由于二选一数据选择器实际上是调用三个与非门和一个反相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只需要调用前面设计好的内容。
图12
ii)
代表符号设计
图13
12
4. 二选一数据选择器仿真分析
i)
结构图:仿真结构图
ii)
图14
仿真分析图
图15 iii) 仿真结果分析
如图11所示,黄色色V[N001]输入和蓝色色为V[N002]输入,红色V[Y]为输
13
出,在s的控制下,此时s=1,因此输出应该和V[N002]差不多,对比蓝色和红色两条波形,结果差异不大,因此可知电路是正确的。
四. 实验心得
在本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习到了LASI和LTspice的一些基本操作,并完成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但是,对于版图设计和封装测试仍然存在很多的知识盲点,且操作比较生疏,对一些细节和知识点把握不是很清楚,这在实验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得益于和同学以及老师的交流,以及自己的思考和复习,所以在实验中获益匪浅,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提高了自己对软件操作的熟悉性。
当然,由于是初学者,实验仍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不断学习完善,弥补不足,也希望老师可以提供宝贵的批评以及建议。
五.结束语
这次试验可是说是对自己本学期学习集成电路成果的一个验收,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平时没有掌握好的东西,这对查缺补漏很有裨益,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更锻炼了自己查找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可以快速的补足自己的知识盲点,这对每个同学来讲都是很有用
14
的。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感谢老师及同学的帮助。
六.参考文献
[1] 梁竹关.2011.集成电路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 [2] 梁竹关.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软件----Lasi操作指南 [3]梁竹关.LTspice使用指南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