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5-09-1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者:杨泗明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年第09期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地理教学的育人作用。

德育是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结合自身特点,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紧扣教学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扣地理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地理教学进行德育。对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地理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它是实施地理德育的重要素材。

例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将珠江三角洲生态农业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进行对比,使学生切实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树鱼塘发展生态农业,池塘用于养鱼,塘泥用于培育桑树,桑叶用于养蚕,蚕沙用于喂鱼。当地借助这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类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在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水土资源流失,这是人与自然不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比较,学生就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要想保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符合当地条件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注重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协调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对此,教师要将地理知识、地理原理与地理结论教授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创新思维与方法2024期末考试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