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保温质量通病
1、现场补口除锈等级不够、搭接宽度不够、玻璃布漏白;防腐层破坏严重。 2、防腐管道装卸、运输不规范、防腐层破坏严重。
3、保温白铁皮螺丝间距大(固定间距易为200mm,但每道缝不得少于4个螺丝)。 4、保温及防水层施工不规范,防水层捆扎不禁,防水层漏白。
5、管道除锈不彻底(涂漆前应清除被涂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
6、管道涂漆不均匀、有流淌。
7、管道上面随意蹬踏,防水层被损坏。 管道组对
1、螺旋管组队时,螺旋焊缝没有错开或间距不够(错开间距大于或等于100mm)。 2、直管段上两环焊缝间距过小。 3、管道穿墙不加套管。 4、预制完的管段,不封管口。 5、管道连接强组对。
6、管线穿路套管两端不封堵,不加扶正块。
7、法兰螺栓规格不统一,方向不一致,不按规定涂石墨、二硫化钼润滑脂等。 8、管道内杂物清理不彻底。 9、伴热管位置不符合要求。
10管道跨越桁架桥不设滑动端,整体桁架与管道连接处不加垫板。 11、制作挖眼三通在螺纹焊缝开孔的。 三管道焊前处理、焊接方面
1、管道组对焊接前坡口及内外表面不清理。 2、管道组对不开坡口,不留间隙。 3、承插焊法兰不双面施焊。
4、焊缝表面药皮、飞溅物不清理;不锈钢钢管焊道坡口两侧不涂亚粉,造成飞溅。
5、支架焊接有漏焊、欠焊、不饱满现象,立柱底部不留泄水口。
6、管道焊口留在支架内或间距小(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应小于50mm;需
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7、固定管架上管托不焊死或焊不牢、活动支架被电焊固定。 8、管道安装过程中的临时支撑不拆除或拆除点的焊点不处理。 9、合金管道安装时焊接临时支撑。 四、埋地管道部分
1、管道埋深不够,沟底不清理。 2、冬季用冻土回填 五、焊工管理
1、焊工不持证上岗,超范围焊接。 2、焊口不打焊工号。 3、焊条不烘干就是用。
4、无焊条桶或是用不合格的焊条保温桶。
5、焊条筒不盖盖,取用焊条一把抓,焊条头随地扔。
6、现场焊条保管不规范,温度、湿度不控制,焊条回收不按要求进行。 材料保管方面
1、现场阀门摆放不封口,材料不按标准存放,存放混乱。 2、不锈钢和碳素钢管子混装混放。
3、不锈钢管子与碳素钢支架直接接触或选用没有进行氯离子检验的 静设备安装工程
1、缺少垫铁组或垫铁间距过大(超过500mm)。 2、垫铁不成对使用。 3、垫铁与设备之间被电焊。
4、地脚螺栓距地脚螺栓孔壁距离过近(小于200mm)。 5、地脚螺栓表面不清洁(有油脂和污垢)。 6、地脚螺栓孔灌浆前,螺栓孔清理不彻底。 7、地脚螺栓外露部分不涂防锈漆。
8、地脚螺栓外露部分过短或过长(螺母上端螺纹部分应露出2个螺距)。 9、塔类设备地脚螺栓不加备帽,螺栓紧固程度不够。 10、塔类设备地脚螺栓不进行材质复验。
11、换热(冷换)设备滑动端不加滑动板,滑动板不涂润滑脂。 12设备滑动端不使用方垫片,螺帽紧固不按规定倒扣,不加备帽。
13、设备滑动端地脚螺栓在条孔中的位置不符合要求,没有考虑设备投运后的伸缩余量。
14、设备滑动端抹面浆设备底座抹死。
15、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钢结构之间梯子、平台连接不考虑温度影响。 16、设备与钢结构平台连杆护脚底板间隙过大(室外栏杆、挡板与平台间隙为10-20mm,室内不留间隙)。
17、设备梯子、平台安装前不与设备排版图综合考虑,造成支撑柱压焊缝。 18、不锈钢设备水压试验不进行氯离子测定,试验完毕后不进行吹干。 19、设备接口补强板不开信号孔或者开孔位置不对(安装补强圈时应注意使螺栓孔放置在客体最低的位置)。
20、塔类设备垂直度测量不考虑风力和日照影响。 21、设备现场组焊不进行焊接工艺控制。
22、储罐制作组焊排版图对开孔方位、位置和盘梯考虑不全,造成开孔位置、盘梯支腿距储罐焊缝过近或压焊道。
23、储罐底板、顶板焊接没有焊接措施,焊接变形大。
24、设备焊接时,所安装的工装卡具,在焊接完毕后野蛮拆卸,或拆卸后不对焊点进行处理。
25有主法兰的或列管式换热(冷换)设备,在安装前不进行试压,换热器不按要求进行三段试压。
26储罐内换热器支座底部垫板与底板之间不满焊。 27、储罐内部安装件不按图施工。 28、储罐壁板错边量或棱角度超标。
29、储罐基础平台高度超过罐底板高度而出现反水现象,基础与底板之间不灌注沥青玛蹄脂。
30、储罐接口角焊缝焊接形式不符合要求,不按设计、规范要求表面探伤,造成信号孔泄漏。
31、容器封闭前清理不彻底。
32工艺管道吹扫将杂物吹扫之容器内。 33、设备吊时对设备保护不力,掉漆现象较多。
34、设备保温、衬里用保温钉、承重圈距焊道过近,焊接根部咬肉。 35、梯子、平台栏杆端部不封口,焊口不打磨。 36、设备梯子踏步不按要求双面焊。
37、储罐防腐喷砂除锈不对开口安装件或工艺开口进行密封保护。 38、储罐防腐不处理焊缝,断续焊部位不打腻子,涂漆流淌。 39、焊后飞溅、药皮不清理。 40、焊后罐壁板直头不处理。
41、储罐焊接不按照焊接顺序焊接,罐底焊接不留收缩缝。 42、罐壁在组装收口时挡板靠不拢,致使罐直径和周长不能保证。
43、盘梯、劳动保护、罐顶筋板等附件焊接不符合要求、焊后药皮飞溅不认真清理。
44、储罐施工时焊接的临时挡板、龙门板产生的焊疤处理不符合要求,对伤母材超过0.5mm,不按照规范补焊。
45、罐壁横缝焊接不采取垫钢板板留间隙的措施,致使焊接到最后无间隙,产生未焊透。 动设备安装工程
1、机械安装前基础没有处理。 2、斜垫铁不成对使用。 3、斜垫铁搭接长度不足3/4.
4、垫铁组之间的距离过长,垫铁没有尽量靠近地脚螺栓。 5、平垫铁使用不符合要求,底层垫铁薄。
6、垫铁与设备之间被点焊,垫铁之间的间隙不符合要求。 7、地脚螺栓距地脚螺栓空距离过近。 8、地脚螺栓表面不整洁。
9、地脚螺栓孔灌浆前清理不彻底。
10、垫铁外露过长,没有深入超过地脚螺栓。 11、二次灌浆前基础表面处理不规范。
12、工艺管道安装完毕后,不对机泵设备联轴器进行复测。 13、设备安装前基础上不放轴线,造成设备安装尺寸不符合要求。 14、设备安装完毕后接口保护不利。
15、设备试运转不按额定电流控制最大负荷,没有达到设备试运转目标。 16、设备安装找正不使用百分表。 17、大型设备组配件保管混乱。
18、压缩机附属设备安装前不进行气密试验。 19、隐蔽工程前不对找正数据进行核对。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电气设备、电缆桥架(支架)、电缆保护管等接地不规范。 2、接地电阻测量点数不够。
3、接地体搭接长度不够且搭接处施焊面积不能达到圆钢双面施焊和扁钢三面施焊的要求。
4、爆炸火灾环境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利用钢结构做放电通道。 5、装有电气仪表的盘柜活动门不按规定做保护接地。 6、防爆导管丝扣连接、接地断开点等处不涂复合导电脂。 7、电缆沟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8、直埋电缆敷设不满足铺砂、盖砖的要求。 9、电缆沟和桥架内电缆摆放凌乱。
10、电缆护管端口不做喇叭口且电缆保护管封堵不符合规范要求。
11、电缆与热力管线间距不足(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 12、爆炸火灾环境电缆穿墙管封堵不符合规范要求。
13、爆炸火灾环境导线采用绕接方式连接,且绝缘层绕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14、导线、电缆配管垂直度、水平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15、电气线路绝缘电阻测量点数不够。 16、电气设备不按规范要求进行交接试验。 17、电缆桥架施工中,接地或接地跨线不规范。 18、主控盘柜与基础型钢电焊固定。
19、盘柜内小母线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不符合规范要求(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
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20、盘柜基础型钢不能满足高出地面100mm的规范要求。 21、电机接线后接线盒内存有铜屑等赃物。
22、防爆电机端盖密封不好,密封端面不涂油脂或不更换密封“o”圈。 23、不进行电机试运行或用机泵试运行代替电机试运,电机试运报告不符合真实情况。
24、变压器高压侧不用铜铝过度线夹。 25、用气焊在盘柜或仪表箱上开孔。 防腐保温工程质量通病 1、除锈达不到标准就刷漆。 2、底漆局部漏刷就防腐保温。
3、防腐、涂漆作业不注意保护,涂层表面有杂物。 4、防腐、保温管道预制留头长度不符合规范。 5、防腐、保温管道(容器)外观不符合规范。 6、不按规范配制油漆,涂色表面颜色不一致。
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20、盘柜基础型钢不能满足高出地面100mm的规范要求。 21、电机接线后接线盒内存有铜屑等赃物。
22、防爆电机端盖密封不好,密封端面不涂油脂或不更换密封“o”圈。 23、不进行电机试运行或用机泵试运行代替电机试运,电机试运报告不符合真实情况。
24、变压器高压侧不用铜铝过度线夹。 25、用气焊在盘柜或仪表箱上开孔。 防腐保温工程质量通病 1、除锈达不到标准就刷漆。 2、底漆局部漏刷就防腐保温。
3、防腐、涂漆作业不注意保护,涂层表面有杂物。 4、防腐、保温管道预制留头长度不符合规范。 5、防腐、保温管道(容器)外观不符合规范。 6、不按规范配制油漆,涂色表面颜色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