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培养方案-正文部分

2025-10-04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26S4 群论 080046S4 光子学基础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60 45 45 45 30 60 45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基础选修 080047S4 量子光学 080048S4 固体光谱学 080049S4 <光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80031S4 高等量子力学 080050S4 非线性光学 080051S4 光子晶体 080052S4 有机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 专业选修 080053S4 磁光效应的量子理论 080054S4 信息光学 080055S4 原子光谱与晶体光谱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31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地质学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

内含二级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地球信息科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

一、专业介绍

本培养方案是按“地质学与地质工程”学科(组)修订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地球信息科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涉及工学、理学两大门类,辐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和水利工程5个一级学科。

本学科组经过60多年的发展,“矿产普查与勘探(原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学科198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并分别于2001年和2007年被再次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00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一级学科工学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2006年“地质学”获一级学科理学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2006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被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同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和自然地理学学科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3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本学科专业(组)包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地球信息科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地质工程领域硕士点,形成了地学类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工科特色鲜明、理工科协调发展的合理学科布局。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以化石燃料(含煤、油气及煤层气)及其相关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地质、安全地质主体的学科格局,并在矿产资源特性及地质理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高新技术和理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效应及地质灾害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在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煤层气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煤田与煤盆地构造、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理论、构造预测理论及应用、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定量地层学、煤田地质理论和方法体系、煤系伴生矿产资源、煤炭开发水害及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煤与煤层气地震勘探、矿井地球物理勘探、数字地质与矿山多元信息集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目前,在本学科领域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百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动力场对煤层气成藏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煤层气吸附特征与储气机理”、“煤矿突水机理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黔西-滇东煤层气成藏效应及其地质选择过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年来,本学科专业组共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国家教学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全国优秀百篇博士

32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论文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4篇、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4篇。出版学术专著18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80余篇次被SCI、EI和ISTP收录。

本学科专业组现有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7人;副教授27人、硕士生导师22人;有首届国家教学名师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教师奖获得者1人,获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称号的教师18人次,具有一支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

本学科专业组依托“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矿山水害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以及中国矿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等平台,具备先进的实验设施和研究条件,已成为国家地学类高水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2、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3、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培养具备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地学信息处理、水文水资源评价、以及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施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4、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3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02S4 数理统计 080001S4 数值分析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基础选修 010001S4 高级可视化程序设计 010004S4 <地质学与地质工程>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10002S4 现代地质学 010003S4 地球信息技术 160001S4 自然地理学 160002S4 计量地理学 010005S4 现代地图学 010006S4 3S技术 010007S4 岩性地球物理 010008S4 矿井地球物理 010009S4 应用地球物理专论 010010S4 矿物岩石矿床学进展 专业选修 010011S4 沉积地质学 010012S4 高等地球化学 010013S4 现代地学测试技术 010014S4 专门古生物学 010015S4 现代地层学 010016S4 区域构造解析 010017S4 现代构造地质研究方法 010018S4 第四系地质灾害 010019S4 遥感影像地学分析 34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分类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010020S4 煤矿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010021S4 矿井水害防治 010022S4 现代水文学 010023S4 煤层气地质专论 010024S4 高等盆地分析 010025S4 地学数值模拟技术 010026S4 数学地质专论 010027S4 现代钻探技术 010028S4 地学空间分析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35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行和实施寓“宽泛知识教育”、“科研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教育”于一体的新的培养模式

(2)硕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工作并重。硕士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专门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4)硕士生的指导工作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也可采用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按专题研究方向成立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或副教授负责的指导小组。

三、学制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硕士生在完成培养的各个环节后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只能申请提前1年毕业。

硕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包括3个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学习环节:22学分; (2)科研素质环节:不少于4学分; (3)创新能力环节:不少于2学分。

硕士生在完成上述三个环节的基本学分外,可以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环节之间选择更多的学分,以达到总学分的要求。

五、课程学习

硕士生的课程设置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各部分的学习要求如下: (1)基础课程:分为“基础必修”和“基础选修”两类。其中基础必修类设1门课程;基础选修类设2-3门课程,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

(2)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类。其中专业必修类设3门课程。其中,1门为本专业硕士生学科专题讲座,2门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类设置若干门课程,由

1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

(3)公共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两类。其中:

公共必修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1门,外语(英语)课程2门课程,为硕士生必修课程;公共选修类课程设置若干门,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

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由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性质,指定选修2门次本专业的本科生主干专业课程。该类课程的学分不计入培养的总学分之内。

课程结构与课程目录见相应学科专业(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六、科研素质

在科研素质环节,主要考核项目为学术活动、专题研讨、论文选题三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学术活动:主要考核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参加相关学术活动的情况,达到要求记1个学分。 专题研讨:主要考核硕士研究生参加由导师组织的的学术专题研讨的表现。该环节按学期进行考核,每学期每生记1.5个学分。要求硕士生在毕业答辩前至少参加2个学期的专题研讨考核,合计3学分。

论文选题:论文选题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必备的一个环节,不计入学分。 本环节累计学分不少于4学分。

本环节具体实施细则见《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科研素质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

七、创新能力

在创新能力环节,主要考核项目为学术论文发表、科研实践、独立研究与自主创业、专利发明、课外作品竞赛及其它各类创新活动等。对以上活动的考核一般以研究生参加具体活动的类型、获奖级别、承担的角色等分别计入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按照学校制定的“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可参照相应的计分标准计入本环节(创新能力环节)的学分之内。另外,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它相应的项目作为本环节的考核目标,达到该环节规定的基本学分要求即可。

本环节具体实施细则见《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硕士生在科学研究等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选题应注意在生产实际或学术理论上具有意义。

2.论文应反映出作者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较广,基本技能的运用比较熟练。

3.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4.论文的理论部分,要概念清晰、分析严谨,论文的实验部分数据要真实,并要论证其可靠性,体现良好的学风,数据的处理部分要有依据,计算结果正确无误,对处理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应作理论上的论述与讨论。

九、论文答辩与授予学位

2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硕士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按照《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规定》、《中国矿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

十、其它

1.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2.本规定从2008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不包括煤矿单招硕士研究生),解释权归研究生院。

3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本培养方案是按照独立的二级学科修订的。该学科建设历史较长,从1978年研究生教育开设自然辩证法公共课开始,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就正常地开展起来。1985年以联合培养的形式招收了三届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2001年,以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和创造学教研中心为基础,创建了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下设科学技术创造理论与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煤炭科技史等方向。从2002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产物。科学技术哲学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本学科在一般性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向。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方向关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共同构成和谐社会的前提下,用综合性方法研究各类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其中研究的主要问题有: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学理论、科学技术与经济、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技术创新的模式、科技发展与生态问题、科学技术与政治等。

技术安全是在煤炭工业现实需求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方向,主要采用哲学和科学的方法,研究技术生存状态下引发的安全问题,区别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问题。该方向主要研究技术安全的本质、安全与科技的关系、技术安全的社会因素、以及安全政策和安全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能源安全、矿业安全、生态安全等重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本学科的研究成果曾获得过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奖,以及市级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奖等教学与科研奖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二、培养目标

掌握扎实和系统的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动态,熟悉现代科技特别是绿色科技的发展概况和演变趋势,通过专题研究和训练,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或技术安全方面的研究方法;能够较好的掌握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综述的工作,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掌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学术表达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编号 090001S4 哲学概论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090002S4 科学技术哲学原著选读 基础选修 090003S4 技术批判理论 090004S4 科学技术史专题 090005S4 <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90006S4 科学哲学 090007S4 技术哲学 090008S4 科学、技术与社会 090009S4 技术安全 专业选修 090010S4 中国思想史专题 090011S4 科技创新模式探究 090012S4 生态学哲学导论 090013S4 社会科学方法论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5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理论物理”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理论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本学科于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努力,学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已经招收了五届该专业的研究生。该学科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晶体强磁光性质的微观机制,寻找影响其磁光性质因素的一般规律,探索使其实用化的途径;研究高电离态离子的能级结构及产生的软X射线谱的规律,寻找影响该软X射线谱的微观机制,为尽快实现软X射线激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有限温度下,介观电路参数(包括几何结构参数和电学参数)及温度参数对介观电路量子噪声的影响及其它量子特征。

该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从2005年到现在已在SCI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现承担各种科研项目3项,科研经费20多万元。本学科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研究人员梯队年龄合理。

本学科点研究方向为:量子理论及应用、非线性物理、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

二、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要, 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 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素质的, 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实事求是, 追求真理, 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 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良好科研能力的理论物理专门人才和高等院校师资;使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物理基础理论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理论物理学科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具有所在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在高等学校进行物理课程教学的能力,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有初步的外语科技写作的能力以及能用外语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6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26S4 群论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60 45 45 45 30 60 45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2 1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080027S4 量子力学前沿 基础选修 080028S4 量子场论 080029S4 固体理论 080030S4 <理论物理>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80031S4 高等量子力学 080032S4 量子统计物理 080033S4 原子结构理论 080034S4 原子新概论 专业选修 080035S4 交通物理学 080036S4 介观物理 080037S4 表面粗化生长动力学标度理论简介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27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由大量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及其物质性质与应用的科学。许多高新技术都是在凝聚态物理和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紧密联系的学科。凝聚态物理学是物理学中最大的研究领域,也是物理学中涉及研究人员最多的专业,其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微电子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学科点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生实验室建设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生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中国矿业大学校基金等科研项目,经费大约50余万元。近几年在物理类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研究论文20余篇。用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实验室面积达500平方米,主要设备为戴尔服务器、芬兰产LB 拉膜机、紫外-可见光吸收谱仪、电子顺磁共振仪等,仪器设备总价值400多万元。本学科点现在研究方向为:统计物理及软凝聚态物理、光与凝聚态物质的相互作用、磁性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应用。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行优良,作风朴实,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拓进取;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对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前言问题和发展趋势应有较深入的了解;能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运用凝聚态物理的理论、实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初步的外语写作和听说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从事凝聚态物理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胜任凝聚态物理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相关的开发应用研究,同时也可以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

28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26S4 群论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60 45 45 45 30 60 45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2 1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080038S4 凝聚态物理导论 基础选修 080039S4 材料物理 080032S4 量子统计物理 080040S4 <凝聚态物理>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80031S4 高等量子力学 080029S4 固体理论 080041S4 有机功能超薄膜 080042S4 磁性材料 专业选修 080043S4 软凝聚态物理 080044S4 临界现象中的标度、普适性和重整化 080045S4 铁电物理学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29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光学”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科学之一,它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光学的发展对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和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紧密联系的学科。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近3年学科点教师在物理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研究论文20余篇;该学科在光子晶体、有机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铁电材料的光学性质、晶体磁光效应、液体表面波在周期性结构的调制行为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用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实验室面积达400平方米,主要设备为戴尔服务器、芬兰产LB 拉膜机、紫外-可见光吸收谱仪、电子顺磁共振仪等,仪器设备总价值400多万元。现在本学科点研究方向如下:光子晶体、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晶体磁光效应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专门人才。获得在本学科较坚实的光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与所从事研究方向有关的研究手段、实验和分析技能。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能力,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包括专业阅读和写作,以及能用外语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0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110001S4 体育教学论 110002S4 体育社会学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2 2 2 2 2 2 1 1 1 1 1 基础选修 110003S4 运动训练学 110004S4 <体育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110005S4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10006S4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110007S4 体育心理学 110008S4 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专业选修 110009S4 体育管理学 110010S4 体育经济学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16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文艺学”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文艺学专业是文学学科门类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国矿业大学文艺学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现在依托学科点成立了文艺学研究所。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文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理论,吸收国内外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致力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建设与实践。在研究中关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现状及问题;对中国古代已有的文艺理论的传承和再认识;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影视艺术创作。本专业在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影视艺术批评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形成较鲜明的专业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影视批评与大众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等。

自2004年以来,共出版专著7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参编教材3部,并承担多项省厅级课题。

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含兼职导师2人),其中教授4人,研究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硕士生导师4人,现在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充满活力的导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的文艺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生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在文艺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运用本专业特有的研究方法,同时掌握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文艺研究与文艺批评,解决当代文学艺术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

本专业硕士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注重其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能够敏锐把握文艺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前沿信息,具有创新意识及独立担负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新闻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工作或高等学校相关部门任职。

17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90049S4 090050S4 文艺美学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1 1 1 1 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 文艺心理学 <文艺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小说理论专题研究 影视艺术与批评 西方美学史 唐宋散文理论研究 影视专题研究 20世纪欧美文学专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基础选修 090051S4 090052S4 090053S4 专业必修 090054S4 090055S4 090056S4 090057S4 专业选修 090058S4 090059S4 090013S4 090076S4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18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专业介绍

外国语言文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英语语言文学;(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经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于1995年设立,1997年正式招生,迄今已连续招收11届研究生,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从第一届的10人扩大到目前在校总人数超过110人。

本学科点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授课、研讨、实践、论文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能力,旨在培养素质良好、理论基础扎实和专业知识全面、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能承担专门业务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本学科点设有6个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学、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特殊用途英语。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点在学科建设、师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办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普遍认可。2006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点定期评估中,江苏省抽检了89个硕士点,评出了12个优秀学科点。我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被评为优秀,成为此次抽检中唯一的外语优秀学科点。省专家评估组给出“本学科点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工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学科队伍水平高,研究方向稳定,学术科研成果突出,课程设置合理,抽检论文优良率高” 的意见反映了本学科点目前所处的实际水平。本学科点的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其中95%的毕业生在高等院校任教,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近3年来,本学科硕士生导师承担并完成了省部级和学校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编写教材7部,参编辞书4部。在各类较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确保了学科点的稳步发展,并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目前,本学科点有导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另有副教授及讲师66人,已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所有高级职称教师都曾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研究,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开阔,治学严谨,注重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批代表性成果。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化素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要求其通晓英美文学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家、作品、各种文学流派并侧重文本的研读与分析;熟悉语言研究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结合实际开展语言学习、教学、交际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同时了解本学科学术前沿最新动态。本学科培养既具备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和高校外语教学能力,又可在相关专业或涉外岗位择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具体要求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

19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从事语言文学研究、教学或担负专门业务的能力。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系统学习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广泛研读英美文学作品,对英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创作手法等开展多视角、多层次研究。英语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教学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基本的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系统地了解现当代翻译理论流派的研究方法和特点,熟悉中西翻译简史,培养较高的翻译实践能力并能够独立开展翻译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应了解英美等西方国家社会文化概况,掌握交际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能开展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并对影响语言交际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20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100001S4 100002S4 课程名称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英美文学通论 翻译理论与应用研究 应用语言学及研究方法 <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文学批评理论 语言学流派 比较文学研究 现当代英美小说研究 翻译与文化 语义学 语用学 认知语言学 二语习得研究 跨文化交际研究 大众传媒与文化研究 自然辩证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学时 30 30 30 30 学分 2 2 2 2 开课 学期 2 1 1 1 基础选修 100003S4 100004S4 100005S4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2 1 1 2 2 2 1 2 2 2 1 2 1 1 1 2 1 专业必修 100006S4 100007S4 100008S4 100009S4 100015S4 100010S4 专业选修 100011S4 100012S4 100013S4 100014S4 100016S4 090077S4 090076S4 公共必修 见课程目录 二外(1) 见课程目录 二外(2) 公共选修 学习要求 见课程目录 统一设置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21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艺术学”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一、专业介绍

“艺术学”是面向艺术及视觉艺术理论研究与设计创作研究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研究艺术设计与创作的起源、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文化意味、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及社会意义等理论问题,并且进行艺术设计与美术创作方面的方法研究与设计创作实践,立足观念创新,将现代审美发展成果、科技成果和价值判断应用于设计与创作,实现艺术与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艺术学直接参与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之中,既培养优秀的理论人才,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专业应用人才及综合人才。该学科的建设对于发展我国创意产业,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专业教育已有二十余年历史。目前学院设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 两个硕士点,其中“设计艺术学”硕士点下设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平面设计研究和工业设计研究三个研究方向;“美术学”硕士点下设油画艺术研究、装饰艺术研究、现代绘画研究、设计美术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敬业乐教、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5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先后聘任17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学院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取得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在国内设计界与美术界已具有较大影响。近几年,出版论著或教学参考书7部,发表研究论文127篇,其中国际学术期刊与国内核心期刊发表60篇,ISTP检索4篇,EI检索3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2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0篇。获IFI国际室内设计大赛及全国室内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佳作奖、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日本京都市市长奖等国际国内重要设计奖项27项。美术基础课教师的作品多次获省级创作奖、入选全国美展和在国内重要艺术期刊发表。

学院陆续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韩国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资交流和学生的联合培养搭建了国际化平台。

学院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国际、国内室内设计大赛、景观设计大赛、平面设计大赛、装饰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入选全国美展,硕果累累。目前学院已毕业研究生33名,绝大多数供职于高校或科研院所,他们在设计教育、美术教育、艺术设计等岗位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了解当代艺术设计与创作的研究状况、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具有艺术设计与创作理论研究和设计创作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艺

22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术设计与美术创作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创作,具有独创性、开拓型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管理能力,能够适应 21世纪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和国家创意产业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190001S4 艺术美学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45 30 30 3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30 20 30 30 30 3 3 3 3 2 2 2 3 3 3 3 3 3 3 3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90002S4 二维造型研究 基础选修 190003S4 三维造型研究 190004S4 素描研究 190005S4 <艺术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190006S4 视觉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190007S4 创意研究 190017S4 室内设计研究 190018S4 景观设计研究 190019S4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190020S4 工业设计研究 专业选修 190021S4 油画艺术研究 190022S4 现代绘画研究 190023S4 装饰艺术研究 190024S4 设计美术研究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23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数学”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

(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一、专业介绍

本培养方案按数学一级学科进行修订。本学科于1997年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5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数学一级学科下设有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6人,在读硕士生50余人,是我校重要的理科硕士点之一。本学科已形成水平较高的学科方向与学科梯队,该学科共有教授10人,其中45岁以下6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多个实力较强、结构稳定的研究方向,如复动力系统、非线性演化方程及其孤立子理论、金融数学、区间算法、图论与优化理论、代数群理论和李代数表示理论、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应用泛函分析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的国家、省、部级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0余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出版20余部学术著作或教材。

二、培养目标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坚实的数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所属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趋势和研究前沿。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能力。能运用数学知识及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能从事数学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研究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本学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适合到科研、工程、管理、金融、经贸、计算机等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数学、计算机、管理科学和其它高新技术学科与交叉学科进一步深造。

24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09S4 080010S4 课程名称 现代分析基础 拓扑学 测度与概率论 高等数值分析 <数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非线性泛函分析 近世代数 算子理论 李代数及其表示 迭代分析 矩阵计算 随机过程与随机分析 金融数学基础 非线性微分方程边值问题 学时 学分 60 45 45 45 30 45 45 45 45 45 30 45 45 45 3 3 3 3 2 3 3 3 3 3 2 3 3 3 2 3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基础选修 080011S4 080012S4 080013S4 专业必修 080014S4 080015S4 080016S4 080017S4 080018S4 080019S4 080020S4 专业选修 080021S4 080022S4 080023S4 080024S4 080025S4 090077S4 090076S4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30 30 30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30 现代图论 组合矩阵论 自然辩证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45 30 30 20 学习要求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25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力学”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动力系统分析)

一、专业介绍

本学科1981年批准设立工程力学硕士点、博士点,1996和2000年批准设立固体力学硕士点、博士点,2003年获批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5年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动力系统分析博士点。目前,力学学科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工程力学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长江学者设岗学科。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1人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学科是江苏省优秀科研创新群体。

力学学科在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动力系统分析五个二级学科下分别设立了飞行器动力学、动力学系统失稳与分岔、采动岩体力学与工程、工程科学与计算、结构损伤与断裂、固体大变形理论及应用、渗流理论与应用、流体机械耦合动力学、环境与灾害力学、非线性动力系统分析十个研究方向。在采动岩体力学与工程、结构损伤与断裂、渗流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年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本学科是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干学科,拥有MTS岩石力学伺服实验系统、岩土动静态三轴试验机、多通道声发射系统、岩石剪切流变仪、破碎岩石气体渗流测试系统、ANSYS、ABQUAS、FLAC-3D、3DEC大型通用商业软件等。

二、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刻苦学习,积极创新,遵纪守法,虚心从善,树德养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坚实的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团结协作精神,学风正派;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基础选修 专业必修 代码 080002S4 数理统计 080003S4 随机过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30 3 3 3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080004S4 非线性计算方法 080056S4 <力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36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分类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080005S4 连续介质力学 080006S4 非线性科学概论 080057S4 非线性振动 080058S4 现代控制理论 080059S4 弹塑性力学 080060S4 分形几何理论与应用 080016S4 高等岩石力学 080062S4 损伤与断裂(B) 080063S4 粘弹塑性力学(B) 专业选修 050003S4 高等流体力学 080064S4 渗流力学(B) 050004S4 高压水动力学 080065S4 计算固体力学 080066S4 自然边界元方法 080067S4 高等实验力学 080068S4 非线性物理及应用 080069S4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公共必修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学习要求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37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一、专业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专业组包括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一个二级学科。本一级学科专业组中机械设计及理论(原矿山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50年,1981年“矿山机械工程”学科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学科调整为“机械设计及理论”。1993年被评为煤炭工业部重点学科,1999年获准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被列为江苏省唯一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006年被列为学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科,2006年获机械工程硕士点一级学科,2008年机械工程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2007年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组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摩擦学理论及应用、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机电装备状态监测与安全保障技术、机电系统设计及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特种加工技术、数控技术与快速成形制造、特种车辆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系统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测试计量理论及其应用、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

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以上各研究方向尤其在摩擦学分形、生物摩擦学、采煤机等大型矿山机械装备设计及应用、矿山安全装备及救灾机器人、矿山机械动力学理论及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流体传动污染与控制、液固两相流传动与控制、纳米磁性流体的理论及应用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煤矿恶劣环境的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开展了安全生产环境参数监测、安全生产机电装备方面的研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机电技术保障。依托本学科在矿山机械领域中的优势,开展了煤矿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测试计量技术、矿用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方面的研究,开发了相应的产品,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来本学科承担了“973”和“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企业委托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出版专著11部,教材21部;发表论文627篇,其中被SCI收录31篇、EI收录199篇;被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 72项。

本学科具有较先进、完善的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教授17名、副教授31名。教师中有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专家,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38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人才支持计划,1人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二、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在本学科组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组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9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07S4 矩阵论 080002S4 数理统计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基础选修 080070S4 计算力学(有限元与边界元) 080001S4 数值分析 050005S4 <机械工程>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50001S4 现代测试系统与技术 050002S4 机械动力学 050006S4 现代测控分析软件与应用 050007S4 机电系统集成与控制 050008S4 电液系统分析与设计 050009S4 现代设计理论 专业选修 050010S4 现代CAD技术 050011S4 工程摩擦学 050012S4 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 050013S4 特种车辆构造分析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40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一、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硕士专业,其中: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以理论物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技术,从原子、分子、电子等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化学行为与规律,研究不同材料成分、结构和性质之间相关性,揭示材料物理本质及其演变规律,为材料的微结构设计、性能预测和制备工艺优化与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控制及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及其器件。本专业既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又注重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先进薄膜材料与技术、新型能源与环境材料、功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材料微结构与性质、腐蚀与防护。

材料学是以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聚合原理、矿物加工和仿生学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分析和测试技术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的组成、组织形态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合金化或化学合成、纳米化、改性、处理加工等手段,提高材料的性能以发挥其最大潜力,探索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是:矿物纳米材料工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先进材料及制备技术、生物与仿生材料、材料损伤的表征评价与控制、材料摩擦学。

材料加工工程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学、冶金、机械、电子等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学科覆盖了金属材料及其表面工程、材料的快速成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成型的学科专业,研究控制材料的成型过程、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外部形状的成型工艺过程,以及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随着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材料加工工程正在与材料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以及材料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相结合,以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材料表面工程、新型复合材料、材料加工新工艺与新技术、材料成型过程模拟与仿真、特种成型理论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8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课题;2000~2008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10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SCI、EI、ISTP检索86篇。

二、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实验技能和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41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成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三、课程设置

分类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基础必修 180001S4 材料化学 080001S4 数值分析 基础选修 080002S4 数理统计 180002S4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180003S4 固体物理 180004S4 材料热力学 180005S4 材料表面与界面 180006S4 摩擦学测试分析方法 180009S4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专业选修 180010S4 现代工程材料 180007S4 材料强度与断裂 180008S4 材料设计方法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42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流体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始建于1984年,目前为校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主要从事流体机械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

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内部流场分析和控制、流体机械系统运行监控与优化、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与应用、动力系统节能理论及应用

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在泵与风机监测、高压水射流技术、粉尘防治以及特种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特色鲜明。

近几年来,本学科承担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计划、“十?五”科技攻关、省部委科研计划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项目。7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发表论文13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

本学科拥有较先进、完善的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能够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25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1名,教师中1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二、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在流体机械及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3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01S4 数值分析 080002S4 数理统计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3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1 1 1 1 1 基础选修 080070S4 计算力学(有限元与边界元) 080007S4 矩阵论 050014S4 <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50003S4 高等流体力学 050015S4 流体机械内部流场分析 050016S4 现代流场测试技术 专业选修 050017S4 计算流体力学 050018S4 高压水射流理论与应用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44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电路与系统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我校该学科于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第八次学科评审中获得批准,2002年开始招生。

电路与系统是电子与信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以现代电路与系统理论、现代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理论为研究体系,涉及现代电路理论、信号与图像处理、现代电子技术(EDA、DSP、SOPC)、现代电子测量、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网络等学科的基础与技术。近年来因为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多维化,而且与信息和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交叠,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型微处理器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等。

主要研究方向: 1.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2.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 3.系统仿真与建模 4.网络信息处理与安全技术 5.非线性电路理论与应用

二、培养目标

电路与系统学科作为沟通新一代电子器件和发展新一代电路系统之间的桥梁,在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路与系统的硕士生应掌握数字、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及多媒体处理技术,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与电子与信息学科发展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能撰写专业领域外文文章,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具备较强的自我提高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富有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

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学院从事有关电路与系统方面的研究、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5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60004S4 080003S4 课程名称 现代信号处理 随机过程 矩阵论 <电路与系统>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电网络理论 VLSI设计方法学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软计算与软测量建模理论 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 数字视频信息处理与系统 自然辩证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学时 学分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2 2 2 2 2 2 1 1 1 1 1 基础选修 080007S4 060005S4 专业必修 060006S4 060007S4 060008S4 060009S4 专业选修 060010S4 060011S4 090077S4 090076S4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学习要求

46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

(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一、专业介绍

目前本学科含有电机与电器(0808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电机与电器学科2000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1998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95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是国内高校中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之一。电力电子与自动化1981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是我国首批批准的博士点之一,200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电机与电器学科以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现代分析和测试技术,研究电机和电器设计、制造、驱动及其控制等方面出现的新理论及实际问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以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涉及电力系统分析、规划、控制、自动化和保护以及煤矿供电安全等各个领域。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主要从事大功率整流、变流、逆变装置,大功率电机传动装置以及其有关的控制理论和技术,故障检测、保护、仿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本学科拥有电机实验室、控制电机实验室和数百台微机及网络系统等。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导7人。

本学科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二、 人才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在电气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分别了解国内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能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读能力。热爱祖国、品德良好、身体健康,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风严谨。

47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080007S4 矩阵论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060012S4 机电能量转换 基础选修 060013S4 电力系统分析 060014S4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060015S4 <电气工程>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60002S4 电网络理论 060016S4 现代控制论基础 060017S4 供配电安全技术 060018S4 电力系统自动化 060019S4 现代交流调速 专业选修 060020S4 故障诊断技术 060021S4 电机专题 060022S4 电磁兼容技术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统一设置,不必列出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48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一、专业介绍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以人类活动相关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级学科。它以数学方法、通信理论与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通信方式和通信系统,信息系统的建模、分析,计算智能,企业信息化理论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涵盖有2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点于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次年开始招生;“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于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次年开始招生。“通信与信息系统”于2003年获博士授予权。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矿山通信及信号处理和工矿企业信息化技术。多年来结合煤炭产业的发展,在矿山通信和监测监控系统方面,对煤矿井下综合传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涉及控制系统网络结构、信息传输和现场总线技术,解决了监控系统重复设置、信息无法互通等技术难题。对煤矿井下有限空间电磁波传输的机理的研究,分析了煤矿井下无线信号传输和接入的关键技术,用于矿井移动设备的信号传输及人员的跟踪定位等。随着Internet的崛起和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在宽带综合通信网、宽带接入网和矿用工业以太网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全国煤矿信息化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

本学科现有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8人。本学科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企业委托项目近50多项。自1995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多项。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与分析;机器智能及其模式识别;智能传感与网络技术;工矿企业信息化技术;矿山通信与监控技术;矿山网络技术与应用。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硕士应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技术发展。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技术工作。

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能撰写本专业的外文论文。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富有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

热爱祖国、品德良好、身体健康,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风严谨。

49

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版】

三、课程设置

分类 基础必修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45 45 45 4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30 30 30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开课 学期 1 1 1 1 1 2 2 2 2 2 2 1 1 1 1 1 060023S4 通信随机信号分析 060024S4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 基础选修 060025S4 现代信号处理基础 060026S4 计算智能 060027S4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科专题讲座 专业必修 060028S4 现代通信原理及系统 060029S4 现代网络技术与应用 060060S4 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060031S4 企业信息化理论与技术 专业选修 060032S4 无线通信原理与技术 060033S4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090077S4 自然辩证法 090076S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公共必修 100030S4 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 100031S4 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 公共选修 见课程目录 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 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学习要求

50


硕士培养方案-正文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工程材料习题和练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