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肴之战 练习(答案版)

2025-10-09

何施之为 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莱驹为右 担任,动词 3、焉

公辞焉 于此(这里指对蹇叔的意见) 有二陵焉 表示肯定语气,助词 余收尔骨焉 于之,到那里,兼词 君何辱讨焉 他们,代词(代秦三帅) 4、其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他们的,代词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 指秦军,代词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中,代词

吾子取其麋鹿 那里的,指原圃中的,代词 吾其还也 还是,表祈使语气 其为死君乎 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三)实词积累 1、脱

揽裙脱丝履 脱下 百计营谋不能脱 摆脱、逃脱 轻则寡谋,无是脱 粗疏(不谨慎) 2、顾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看 群臣相顾,不知所归 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探望 子布、元表各顾妻子 关心、照顾 虽放流,眷顾楚国 思念

顾吾念之 但,不过,表转折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表反问 不顾而唾 回头看

顾安所得酒乎 但是,可是 3、辞:

使皇武子辞焉 辞谢,下逐客令 公辞焉 拒听

归去来兮辞 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 大礼不辞小让 讲究

莫辞更坐弹一曲 推辞、拒绝

我从去年辞帝京 告别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言语、言辞 动以朝廷为辞 借口、托词 讲评时再补充 辱:

以辱二三子(使??受侮辱)

君何辱讨焉(谦辞,承蒙、屈尊、劳驾等义,作副词) 宠辱皆忘(耻辱) 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侮辱)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可耻,耻辱) 免:

若从君惠而免之(释放,赦免)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免除,避免) 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处所,地方)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代词,表人、物或地方) 师之所为(代词,同上)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助词,表被动,为??所)

(四)词类活用

1、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若潜师以来 名作动,发兵 秦师遂东 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左右免胄而下 下名作动,下车步行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名作动,市:做生意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动词作名词,装载之物;名词作动词,喂草料 子墨衰绖 名词作动词,染黑 遂墨以葬文公 名词作动词,穿黑衣

晋于是始墨 墨:名作动,形成穿黑色孝服的习俗 先轸朝,问秦囚 朝:上朝,名作动

秦伯素服郊次 素服:名作动,穿着白色的服装 武夫力而拘诸原 力:名作动,竭尽全力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累同“缧”捆绑犯人的绳子,此处为囚禁(名作动) 秦伯素服郊次 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劳师以袭远 形容词作使动,使??疲劳;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入险而脱 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地方 秦不哀吾丧 哀:为??哀伤,为动用法 而以贪勤民 形容词作使动,使??劳苦

彼实构吾二君 动词作使动,使??结怨

以逞寡君之志 逞:使动用法,使?? 快心,满意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形容词作使动,使??受侮辱

2、加横线的字,在词类活用上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D )

A秦师遂东 B左右免胄而下 C武夫力而拘诸原 D秦伯素服郊次

(五)特殊文言句式

1、庚辰,将殡于曲沃(介词结构后置句) 2、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判断句) 3、杞子自郑使告于秦(省略句) 4、尔何知(宾语前置)

5、使出师于东门之外(介词结构后置句) 6、公使谓之曰(省略句)

7、晋人御师必于殽(介词结构后置句 8、必死是间(省略句)

9、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判断句) 10、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介词结构后置句) 11、言于王曰(介词结构后置句) 12、牛十二犒师(定语后置)

13、吾子淹久于敝邑 (介词结构后置句)

14、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判断句) 15、败秦师于殽(介词结构后置句) 16、以辱二三子(被动句) 17、使皇武子辞焉(省略句) 18、杞子奔宋(省略句)

19、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判断句) 20、使归就戮于秦(介词结构后置句) 21、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判断句)

(六)固定结构:

无乃不可乎 无乃?? 乎:恐怕?? 吧

何施之为 何?? 为:还要 ?? 干什么?

(七)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蹇叔说:“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2、“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不谨慎。进入险境而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

3、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不是忘记了先君的遗命吗?”

4、“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战士们竭尽全力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刹那之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坏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

5、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秦伯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向着军队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使你们各位将领受侮辱了,是我的罪过。” 四、理解

1、联系全文,分别概括秦穆公和蹇叔的性格特征。

秦穆公拒听蹇叔停止攻打郑国的劝谏,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和利令智昏。军队打了败仗,秦穆公穿着白色衣服在郊外等候,反映了他的勇于承认错误。

蹇叔对秦穆公的力谏,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力谏不成哭谏,更加表现了他的忠心耿耿。对穆公来访,他陈以利害,变现了他正直耿介的性格。

2、文中人物的语言,不仅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而且反映了政治斗争中外交辞令的高度技巧。文中有三处典型的外交辞令的例子,请简要概括他们辞令的特点。 弦高的话 理解:

我们国君听说你们大军将要从我国经过,仅派我带来这些礼物,慰劳你们的士兵。我们郑国虽不富裕,但为你们大军来此逗留作客,以准备好给你们提供粮草给养,并承担保卫工作。 分析

秦国军队明明是为袭击郑国而来的,弦高却不与点破,用“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轻轻一笔带过,不说我们将做好准备,给你们以迎头痛击,却热情地表示“敢犒从者”。表面上说提供粮草和保卫的后勤安全工作我们会做,实际上警告对方,休要轻举妄动。假如打起仗来,我们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我们给养充分,能够坚持很长的时间。这些话使秦国的将领听了不寒而栗。所以孟明作了“攻之不克,围之不继”的判断,“灭滑而还”。

弦高所说的句句是客气话,又句句是带刺的话,柔中有刚,外柔而内刚,口气谦恭,委婉得体。谦恭中带有自信,礼貌中含有尊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皇武子的话 理解

皇武子对秦国人说:你们在我国已经呆了许久,眼下肉干、干粮、鲜肉、牲畜等都用光了,你们要走了,我国有原圃就像你们秦国有具囿一样,你们可以打打猎,把麋鹿之类带走吧,给我们国家以休息的机会,怎么样?皇武子不说秦国人正在厉兵秣马,紧张的进行战斗准备,却说他们因生活必须品用尽,整理行装,准备回国。“郑之有原圃,秦之有具囿”,似乎表现出主人的大方好客,而隐约透出秦国时刻有着将郑国领土占为己有的野心。“以闲敝邑”更是很客气地说出了郑国对这般不怀好意的客人实在不感兴趣,让他们赶快滚蛋。这番话一说,杞子等人知道阴谋败露,急急忙忙像丧家之犬一样的狼狈逃走了。

郑国力量较小,它想避免与秦国的武力较量,但又要维护自己的安全。皇武子的一席话,让秦国知道郑国是有所准备的,不敢贸然发起攻击。不杀杞子等人,而用很温和的手段将他们赶走,解除了后顾之忧,生动地体现出委婉曲折的含有份量的外交辞令的威力。(辞令委婉而暗含机锋) 孟明的话

孟明作为败军的首领,被晋所俘,靠着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关系,得以从囚禁中解脱。他深知在晋国的土地上,随时都有被抓回去杀头的危险,所以急急忙忙逃命。等到阳处父追来时,他已上船。他知道左骖之事是骗他上岸抓起来的诡计,故不上岸。他内心充满着对晋国的深仇大恨。因为晋国伏击了他的军队,使全师覆没,差点连自己也丧命。但他“稽首为礼”,话说的仍然很谦和,一开口就是“君之惠”,实际内心说的是君子愁,他因裙带关系得以避免囚禁、杀戮,却冠冕堂皇地说:襄公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至于“三年,将拜君赐”这话,似乎对晋国的恩德念念不忘,感激涕零,实际上却是咬牙切齿的表示。三年之后一定要来报仇雪恨,谦卑之中包藏杀机。

五、拓展提高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因为 从属二主 驻扎 驻扎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


秦晋肴之战 练习(答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宏观练习题(精简)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