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队伍评价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作者
(XXX XX XXX)
摘要:分包队伍评价管理系统是针对目前分包队伍管理现状,按照上级管理“精益化、无差别化”的管理要求,打造的一个可以加强外协分包队伍管理的平台。该平台的编制从分包工程安全质量的源头——分包队伍的内部条件、内部管理着手,从分包队伍的人员素质、施工装备及其管理和日常施工管理业绩落笔,采用流程化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分包队伍的预审评价、分包队伍素质评价、装备资产管理评价、业绩与施工评价。该平台是一个全面、综合的分包队伍评价管理体系,是实现工程建设无差别管理的有效手段,为公司如何构建全面、智能化、信息化的外协分包队伍评价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字:分包队伍评价;分包队伍管理。
Abtract: Subcontracting team evaluation-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a platform that evaluated for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ubcontracting team manag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pper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utsourcing platform.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latform is began with the source of subcontracting work safety and quality -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of the subcontracting team, ended with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equi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ail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chievement, using process-orient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has achieved a sub-team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subcontracting, equipment asset management evalu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platform is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sub-team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alize the undifferentiated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it put forward a new idea to how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subcontracting team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 Subcontracting team evaluation, Subcontracting team management.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电网建设任务年年繁重,对工程进行分包,是当前普遍采取的一种工程建设模式。外协分包队伍在完成施工任务、事故抢修、极端气候下的应急响应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协分包队伍已成为供电企业施工力量的有益补充。但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工程建设量大,特别是配网工程,施工地点多、散,外协分包队伍多、人员多而杂、管理难。在对分包队伍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面临上级管理“精益化、无差别化”要求,另一方面,分包队伍发展不平衡,分包工程安全、质量控制难,使管理面临诸多瓶颈,分包队伍的管理水平制约了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目前,分包队伍
的管理短板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分包队伍的准入门槛较低。
分包队伍入网审查主要对分包队伍及其人员的资质进行审验。因此,大部分队伍均可通过挂靠借用资质和招募有进网许可证人员来组建,其组建成本相对较低。而在实际操作时无法对其实际能力予以评判,准入门槛低,不同施工能力分包队伍均能通过审查。
第二, 分包队伍的评价考核手段单一。
分包队伍的管理主要依据传统制度、传统管理办法,侧重面在现场,评价考核手段相对单一,其整改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体现不出不同队伍的人员素质、施工装备和内部管理等施工能力差异。
第三, 分包队伍的施工能力评价没有量化标准。
目前对分包队伍人员素质、施工装备及其管理和施工业绩等方面的评价往往只是通过随机的、单项的检查得出结果,因为缺乏系统、量化的标准,其结果随意性、主观性和公正性难以控制,也就没有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尺子”来评价区分不同队伍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绩效,使其缺乏改进的具体方向目标和内动力,在工程分配时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量化数据来作为依据。
第四, 分包队伍缺乏全面全过程管理
分包队伍管理以分包队伍书面资质审查为关口,工程现场为核心,以工程结果为标准,通过事后的惩罚机制体现对分包队伍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管理过程简单、管理人员工作量小的优点。但事后惩罚局限性较大,缺乏事先预控的管理介入。
为解决分包队伍管理的短板,达到对外协分包队伍“精益化、无差别化”管理的要求。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了全面、综合的分包队伍评价管理解决方案,不仅为分包队伍评价、分包队伍管理提供全面的智能化、信息化支持,帮助公司对分包队伍进行科学、实时、准确的评价和管理。同时,构建了完善的分包队伍评价管理体系,实现了分包队伍静态、动态、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为实现工程建设无差别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 1 系统功能
分包队伍动态信息管理
系统构建了完善的分包队伍管理信息数据库和人员素质管理信息数据库。分包队伍动态信息主要包括分包队伍人员信息和装备资产信息,其中,分包队伍人员信息包括施工证信息、安规考试成绩、特种作业证信息、违章情况、安全生产等信息;装备资产信息包括配置标准和装备资产信息,其中配置标准将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对不同专业分包队伍生产装备的要求初
始化,而装备器具的信息主要包括各项装备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商和生产日期、检验情况等。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分包队伍资料库进行动态管理,同时,系统提供了智能化的模块管理工具和管理模版,实现了对分包队伍信息和分包队伍人员素质信息高效、准确、智能、科学的管理。
分包队伍管理模版的界面如图1.1-1所示:
图1.1-1 分包队伍管理模版 人员素质管理模版的界面如图1.1-2所示:
图1.1-2 人员素质管理模版
分包队伍评价体系
系统构建了完善的分包队伍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包含预审、外包队伍素质、装备资产管理、业绩与施工等大项,各大项由各评价指标小项组成,评价内容包括序号、评价项目、标准分、查证方法、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等。系统基于分包队伍评价标准,以分包队伍信息库和分包队伍评价流程为支撑,实现了动态的外包队伍评价库,包括了预审评价、分包队伍素质评价、装备资产管理评价、业绩与施工评价。 分包队伍评价体系如1.2-1图所示:
外包队伍评价标准 预审 分包队伍素质 装备资产管理 业绩与施工 数据库和流程支撑 分包队伍信息库 分包队伍评价流程 分包队伍评价库 决策分析、评价结果应用
图1.2-1 分包队伍评价体系
在分包队伍评价体系中,通过分包队伍评价流程实现对分包队伍的全过程管理,评价流程的设置基于“分级管理”原则,班组、主管部门、领导均可参与到分包队伍的评价流程中,并且具有不同的权重。此外,项目建立的完善的分包队伍信息库,包括人员信息库、装备资产库等,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分包队伍的动态管理,同时也可为分包队伍评价提供依据和辅助。
不同指标的评价可在周期、方式、计分规则上存在不同,系统将基于各项指标的计分规
则实时动态的汇总评价结果,形成动态的分包队伍评价库。基于分包队伍评价库,可实现对分包队伍信息的决策分析和评价结果应用,包括体检式诊断报告、工程分配建议等。
系统在分包队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形成统计分析,为分包队伍评价结果的应用提供决
策支持,是实现工程建设无差别管理的有效手段。 分包队伍评价界面如图1.2-2所示:
图1.2-2 分包队伍评价界面
决策分析、评价结果应用
系统基于OLAP技术,实现对分包队伍评价数据的深度挖掘,以丰富的图表形式展现分包队伍年历评价分、分包队伍评价等级。同时,系统还提供丰富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不仅可以对分包队伍的人员、工程、装备等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还可以在管理评价标准时,对不同等级施工队伍可进行的工程规模、金额、费率进行定义,并在查询时生成相关的辅助信息,为分包队伍评价结果的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2 系统实现 系统架构
为了达到运行稳定、高效的目的,系统基于跨平台的J2EE技术实现。使用三个著名的J2EE框架:Struts、Spring和Hibernate,实现基于MVC三层模型设计,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其中,Struts为表现层,Spring为业务层,Hibernate为数据层。在此基础上,系统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交换,利用AJAX无刷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用户体验。
工作流平台
为保证业务流程稳定、高效的流转,本系统实现了符合WFMC标准的通用工作流平台,实现所有业务流程的定义、驱动、监控的集中管理:
1. 工作流平台提供图形化流程定义功能,支持灵活的路由条件,不仅满足分包队伍评价当前业务流程的需求,同时也可满足今后流程的变化,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和扩展性。 2. 工作流平台提供多层次的流程监控功能,流程参与人员、管理员可以图形化的形式直观地监控流程的状态和进度。
3. 充分利用OA进行人性化的待办任务提醒,进一步提高流程的运转效率。 4. 完善的流程处理和变更功能,提高流程数据处理的灵活性。
5. 流程绩效报表为管理部门进一步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提供决策支持。 3 系统应用情况
2012年1月在《评价管理标准》编制后,分包队伍评价管理系统经过半年的研究和开发,于2012年7月开始上线运行。在2012年7月和2012年10月下旬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分包队伍的评价、数据的采集输入和软件的磨合整改。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系统功能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构建了完善的分包队伍评价标准管理库和动态的分包队伍评价数据库,建立了完善的分包队伍评价管理体系,采用流程化的评估方法,实现了分包队伍管理、人员素质管理、预审评价、外包队伍素质评价、装备资产管理评价、业绩与施工评价等。系统作为公司所有有关分包管理制度集成的管理工具,通过对分包队伍管理引导、在日常不断地对分包队伍施工人员的管理引导教育中,实现了对分包队伍在班组管理、施工管理等进行管理移植、嫁接,最终实现分包队伍班组施工管理和公司直属班组的无差别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分包队伍评价管理系统是一个全面、综合的分包队伍评价和分包队伍信息管理解决方案,在极大程度上填补了外协分包队伍评价和决策支持领域的空白。系统建立了涵盖外协分包队伍人员、设备、施工过程、业绩考核等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外协分包队伍静态、动态、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并基于多维决策分析技术,实现对外协分包队伍动态信息的数据挖掘,为外协分包队伍提供针对性的体验式诊断分析,为管理部门考核和工程分配提供决策支持,是实现工程建设无差别管理的有效手段。
[1]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分包安全协议范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3月1日.
[2]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指引》,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8月1日.
[3] 赵荣,姜国林,孟爽新等,《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4月1日.
[4] 罗超理,高云辉,《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1日.
作者简介:XXX,XX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