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沃土,培植德育之花

2025-09-1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立足课堂沃土,培植德育之花

作者:周民强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9期

摘 要: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一些农村初中学校,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甚至无视德育,严重影响农村学生的终身发展。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显论述一些德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贝多芬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由此可见,良好的德性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德性,德育之花,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笔者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三十年之久。长期以来,笔者发现:在农村,绝大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对学生的德育视而不见。如此一来,直接导致农村学生德育水平相对较低,间接影响农村学生在未来的长足发展。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 策略。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育优良品质

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广交朋友之根基。一个人只要具有了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他的人格魅力就会得到大幅的提升。与此同时,其他人也都非常乐意和他交朋友。鉴于此,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充分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润物无声地培育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笔者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春》这篇课文的时候,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视频导入了新课,并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质。视频的大致内容是:古时候,有一位盲人乞丐沿街乞讨,他的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双目失明”,然而却很少有人施舍给他。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穷苦的诗人,并向这位诗人乞讨。诗人说:“我虽身无分文,却可以送你一句‘价值不菲’的话。”说完这些话之后,诗人就在这位盲人乞丐胸前的牌子上写下了一句话。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向这位盲人乞丐施舍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原来这位诗人在盲人乞丐胸前的牌子上面写了一句:“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教师借此导入:“是啊!春天是最美好的!这个人连春天都看不到,多可怜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朱自清笔下的美丽春天吧!”

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为推手,巧妙地培育了学生热爱生活、同情弱者的优良品质。


立足课堂沃土,培植德育之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教教育学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