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08)(9分)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图①,已知在△ABC中,AB=AC,P是△ABC内部任意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Q,使∠QAP=∠BAC,连接 BQ、CP,则BQ=CP.”
小亮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通过对图①的分析,证明了△ABQ≌△ACP,从而证得BQ=CP之后,将点P移到等腰三角形ABC之外,原题中的条件不变,发现“BQ=CP”仍然成立,请你就图②给出证明.
AQAQPB图①
PCB图②
C23.(2008)(12分)如图,直线y??4x?4和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B、C,点A的坐标是(-2,0). 3(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2)动点M从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运动t秒时,△MON的面积为S. ① 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② 设点M在线段O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4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21.(2009) (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 ∠B =60°,BC=2.点0是AC的中点,过点0的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0作逆时针旋转,交AB边于点D.过点C作CE∥AB交直线l于点E,设直线L的旋转角为α.
(1)①当α=________度时,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此时AD的长为_________; ②当α=________度时,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此时AD的长为_________; (2)当α=90°时,判断四边形EDBC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1
23.(2009)(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bx过A、C两点.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 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最长?
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 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
22.(2010)(10分) (1)操作发现
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且点G在矩行ABCD内部.小明将
2BG延长交DC于点F,认为GF=DF,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2)问题解决
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2DF,求(3)类比探求
AD的值; ABAEDGGAD保持(1)中条件不变,若DC=nDF,求的值.
ABBC
2
23.(2010)(11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
y
AOCxMB22. (2011)(10分)如图,在Rt△ABC中,∠B=90°,BC=53,∠C=3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t>0).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
(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第22题图 23.(2011)(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31x?与抛物线y??x2?bx?c交于A、B两424点,点A在x轴上,点B的横坐标为-8.
求:(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交直线AB于点D,作PE⊥AB于点E.
①设△PDE的周长为l,点P的横坐标为x,求l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l的最大值;
3
②连接PA,以PA为边作图示一侧的正方形APFG.随着点P的运动,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随之改变.当顶点F或G恰好落在y轴上时,直接写出对应的点P的坐标.
22.(2012)(10分)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
原题:如图1,在□ABCD中,点E是BC边的中点,点F是线段AE上一点,
AFCD?3,求BF的延长线交射线CD于点G。若的值。 EFCG(1)尝试探究
在图1中,过点E作EH//AB交BG于点H, 则AB和EH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 CG和EH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A D A G D G F B E C B 图1
F E C 图2
CD的值是__________. CG(2)类比延伸 如图2,在原题的条件下,若
AFCD?m(m?0),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 EFCG(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试写出解答过程。
(3)拓展迁移 如图3,梯形ABCD中,DC//AB,点E是BC的延长线上一点, AE和BD相交于点F。若
E
D F C
ABBCAF?a,?b(a?0,b?0),则的值是__________ CDBEEF(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A 图3
B 4
23.(2012)(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x?1与抛物线y?ax2?bx?3交于A、B两点,点2A在x轴上,点B的纵坐标为3。点P是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C,作PD⊥AB于点C,作PD⊥AB于点D。
(1)求a、b及sin∠ACP的值;
y (2)设点P的横坐标为m.
①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的长,并求出线段PD长的最大值; ②连接PB,线段PC把△PDB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合适的m值, C B 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9:10?若存在,直接写m的值; D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 O P x 第23题
22.(2013)(10分)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
∠B=∠E=30°.
(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___ _____;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B(E) B
E D
B A C A(DC )
图1 图2 D M
N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 A C 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 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图3
5
E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其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 DE//AB交BC于点E,如图(4).
若在射线BA上存在点F,使S△DCF=S△BDE, 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
23.(2013)(11分)如图,抛物线y=-x+bx+c与直线y?2
A D B E 图4
C 1x?2交于C、D两点,其中点C在y轴上,点D2 ). 点P是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交CD于点F. 的坐标为(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 ....y
y P D C C F D 72 A O A O E B x B x
备用图
6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其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 DE//AB交BC于点E,如图(4).
若在射线BA上存在点F,使S△DCF=S△BDE, 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
23.(2013)(11分)如图,抛物线y=-x+bx+c与直线y?2
A D B E 图4
C 1x?2交于C、D两点,其中点C在y轴上,点D2 ). 点P是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交CD于点F. 的坐标为(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 ....y
y P D C C F D 72 A O A O E B x B x
备用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