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2)移动通信用户预测:采用普及率法,普及率采用60部/百人,总用户8824户。
(3)有线电视用户预测:规划区家庭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则家庭有线电视用户约为4596户;其他用地用户按固定电话指标的1/2计,约为838户;则规划期内,本区有线电视用户约为5434户。
3、邮政工程规划
建立由邮政支局、邮政所及社区网点组成的邮政通信基层网。远期在结合镇区邮政支局的基础上,另结合各社区商业网点,按服务半径700米左右的标准配置邮政所或邮政代办点,本区在BL-D-07地块内设1个,建筑面积150~200平方米。邮政所或邮政代办点可附设住公共建设内,位于建筑首层的邻街位置,且交通方便。
4、电信工程规划
(1)同定电信网:建立由电信一般局、电信模块局(或接入网点)、电信光节点组成的本地用户接入网。远期结合镇区电信局,并以该局为中心建立本地区用户接入网。按服务半径500米左右设置接入网点,本区将在BL-A-19及BL-C-13地块内各设1个,建筑面积均为50~100平方米,可附设在公共建筑首层临街位置;按每个服务500~2000线的标准设置电信光节点(分配节点),每个建筑面积20~30平方米,公共建筑结合通信设备机房设置,住宅小区尽量附设于小区配套公共建筑中。
(2)移动通信网:建立以移动基站为中心的移动通信网,优化网络结构,实现网络无缝覆盖。按300~10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移动通信基站,基站结合较高建筑屋顶设置,并预留机房面积20~50平方米,基站设置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5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5、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建立由有线广播电视中心、有线电视光节点组成的有线广播电视网。以现状镇广电中心为中心建立本地区有线广播电视分配网。网络逐步向宽带双向数字传输系统转换,满足宽频带、多功能、双向传输的要求。按服务半径500米左右设置接入网点,本区在BL-A-19地块和BL-C-13地块内各设1个,建筑面积50~100平方米,可附设在公共建筑首层临街位置;另按每个覆盖用户不超过300户的标准设置有线电视光节点,光节点尽量设置在建筑内,每个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公共建筑结合通信设备机房设置,住宅小区尽量附设于小区配套公共建筑首层设备间。
6、通信管道规划
为节约地下空间,各类通信线路均采用穿PVC管同位地埋敷设,并预留管孔,以满足各类业务增长的需要。管道容量主干路不小于6孔,支路不小于4孔。通信管道的建设应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管道原则上敷设在道路西(或南)侧的人行道下,根据用户分布预留过路管。路口通信管道的容量比路段增加30%~50%。
通信管道的建设模式:将通信管道纳入城市基础设施产业范畴,由政府统一行使管道规划、建设和监管权力,实现通信管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保障运营商公平获得管道资源。
十七、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一) 管线布置
1、工程管线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
2、道路污水和通讯管道布置在道路北侧或西侧;电力和给水管
36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道一般布置在道路南侧或东侧;通讯、电力和给水管道尽量布置在人行道下;雨水管道铺设在道路中间。
3、部分道路敷设的各种管线众多,路幅又较小,可考虑将部分管线安排在红线外的绿化带下,沿路建筑应按规范的间距要求后退。
4、工程管线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一般为: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二) 布置原则
1、依据《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规定。当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小其最小水平净距。
2、依据《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满足规定,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3、为了减少整个系统的埋设深度,也可以在管网的起未端作一些特殊处理。
4、工程管线在交叉时,如果在竖向位置发生予盾,按下列规定处理:(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分支管线站主干管线;(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工程管线中,给水管线、燃气管线属于压力管线,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属于重力自流管线,给水管线、燃气管线、电力通道、电信通道属于可弯曲管线。
十八、 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一) 环保规划
37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1、功能分区及目标要求
本区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安全、清洁、优美的生产环境,使之成为水准高、环境美的现代化工业园。根据此概念确定以下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质量执行国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 )二级标准。
(2)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生活区执行2类标准,生产区执行3类标准。
(3)本区地表水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类标准。
2、环境保护措施
(1)工业区以发展耗能低、污染小的工业项目为主,严格限制有严重大气污染的项目。
(2)新建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严格按照报告书的要求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4)各企业污水必须在厂内先行达标处理后方可排入工业区污水管道。区内排水采用分流制,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5)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二) 环卫设施规划
规划在本区内共规划了6个垃圾集散点,公共厕所3处。区内固体废弃物集中统一收集后转运至镇区垃圾转运站,最后集中到长乐市
38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垃圾填埋厂统一处理,以实现生活、生产垃圾无害化处理。
十九、 防灾规划
(一) 抗震规划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因此所有新建工程都必须按7度设防进行设计和施工。对于生命线工程如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按7度设防。具体建设时各类建筑应选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方案进行施工。
2、根据福建省相关规定,对石结构建筑予以严格审查和控制,以防隐患,确保安全。
3、区内公共绿地、广场、停车场等开阔用地应作为灾害发生时紧急避难所,其布局应符合有关服务半径,并通过主次干道联系,组成一个快速安全疏散系统。主次干道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应确保震情发生建筑倒塌堆积后,仍有5-7米疏散通道。
4、避难场所有效面积≥1.5㎡/人,疏散半径≤2km。 (二) 消防规划
按照镇总体规划要求,远期将在镇区金潭路蛇山段东侧规划一处三级消防站,本区属于该消防站消防半径和责任区范围内,因此区内不另设消防站。
1、为保证救灾时消防车畅通无阻,工业区道路应尽量组织环线。街区道路也必须考虑消防车通行,街区内消防通道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米,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当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39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说明书
第二部分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 规划背景
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战略的深度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长乐市作为福州城市东扩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借此发展的良好契机,充分利用自身的的区位优势,明确发展定位,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工业带动的发展战略,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
在此背景下,潭头镇政府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立足潭头镇实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旺镇”发展策略,推动潭头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划编制,适应规划建设的管理需求,更好的指导镇区工业区的建设,本着“规划先行”的理性思路,受潭头镇政府的委托,开始了《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经我院规划设计小组对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多次的现场勘察、调研,先已完成了该规划的初步方案,供审查。
二、 现状概况
(一) 地理位置和用地规模
规划边兰工业区位于长乐市域东北部,潭头镇区西南面,东临石马、岭南,规划范围涉及二刘、边兰、石马三个村,其距离福州市区约58公里,距离长乐市区约20公里,距离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约15公里,总规划用地面积114.17公顷。
本区紧邻潭头镇区,西面、东面群山环抱、风景优美,镇区的相关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其提供了优质的配套服务。
(二) 自然条件
1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1、气象
本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8℃左右,最高气温七月份,平均24.2℃-28.5℃;最低气温一月份,平均7.2℃-11.4℃。年平均降水量1382.3毫米。全年主导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主导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全年无霜期达351天,日照时数在1900小时以上。
2、土壤
本区土壤类型以红壤和红壤发育的水稻土为主,少部分为滨海风沙土和滨海盐土。
3、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滨海丘陵地带,总体地势平坦,镇区内河网、港道密布,农业灌溉水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三) 侨乡优势
本区位于属于潭头镇管辖范围,潭头镇是福州市著名的侨乡,全镇拥有华侨约2.3万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阿根廷、港、澳、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大侨胞都热衷于家乡的建设事业,长期捐款捐资用于家乡的建设,为潭头镇,乃至长乐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潭头镇按照“工业强镇、商贸旺镇、旅游活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加快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其社会、经济、文化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资料统计,至2003年年底,潭头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9.4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4.8亿元,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5110元;2004年年
2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底,乡镇企业总产值23.486亿元,工业总产值17.932亿元,农业产值14320万元,农民年均收入5380元;至2005年年底,乡镇企业总产值24.25亿元,工业总产值20.0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680元;至2006年底,工商税收1951亿元,工业总产值23.1亿元,农业总产值3.6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
表2-1 企业情况一览表
企业名称
性质
华威化纤 闽威电路板 新发隆针织
民营 中外合资 私营
数(人)
元)
820 450 190 200 140
公司
新兴石制品 佳宝珍珠棉 日兴达提花 日升针织 微型轴承厂 厚东针织染整 亚多帽业 华艺车辆 锦珊工艺品 霞辉针织 鸿泰装饰 花园朋友
外资 私营 私营 私营 联营 私营 中外合资 私营 有限责任 私营 私营 外资
162 36 108 160 200 82 348 80 42 43 89 140
1000 500 600 800 1000 450 1000 500 350 600 150 700
石制品 珍珠棉 针织品 服装面料 微型轴承 布匹 草织品 汽车座椅 工艺品 面料窗纱 PVC塑料扣板
干花
53万度 13万度 20万度 34万度 12千万/时
立方
150万度 17.4万度 10万度 0.6万度 18万度 18万度 6万度
73000 3467 3650 7300 1095 7300
1960M 6000M 4600M 2530M 2620M 10000M 1200M
2222222
企业 职工人
值(万
主要产品
工业产
年用电量
年用水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2
(KW?h) 量(t) (hm)
50000 8400 1500 2250 880
涤纶丝 电路板 针织印染 水产品 灭火器
8000万度 550万度 350万度 50万度 220万度
36500 365000
20公顷 7650M
22
(m2) 45674M 9000M 18900M 4683M 3200M 1500M 500M 3300M 2800M 3500M 1000M 1800M 1000M 1730M 1950M 5000M 1000M
22222222222222222
550000 63936M 18250 292000 36500 7300 7300 3650 182.5
7328M 9800M 3000M 1400M 6600M 4100M 4000M
2222222
闽发食品水产 外商独资 闽光消防器
责任有限
(五) 人口和土地使用现状 1、人口现状
此次规划范围涉及二刘、边兰、石马三个村,现状人口约5500
3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人,其中二刘村约2347人,边兰村约2653人,石马村约500人。
2、土地使用现状
规划范围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2300米,总用地面积114.17公顷,区内除了位于范围东北面的85.4米高的山体及位于边兰村东侧的标高分别为28.5米(凤凰山)、34.417米、28.2米的三座小山包外,整体地势较为平坦,中部稍高,标高从2.8-12.4不等,区内现状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水域、农地、林地等组成;
表2-2 现状用地平衡表
面积 比例 人均用地面积 用地代号 (公顷) (%) (平方米) R C C1 C2 C3 M S E1 E2 E6 15.78 1.68 0.07 0.24 1.37 0.10 3.78 92.930 3.570 86.450 2.910 114.170 74.29 7.91 0.33 1.13 6.45 0.47 17.80 28.69 3.05 0.13 0.44 2.49 0.18 6.87 38.62 序号 1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管理用地 其中 教育机构用地 文体科技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 水域及其他用地 水域 其中 农地、林地 闲置地 规划总用地 2 3 4 21.240 100.00 5 6 现状人口5500人 (1) 居住用地
区内的居住用地主要是指规划范围内的二刘村、边兰村、石马村的村庄建筑用地,除去近年新修建的住宅外,大部分住宅建筑建设无序,缺乏管理,居住环境差,建筑质量以砖混结构为主,层数主要以2-4层为主,配套设施缺乏,区内共有居住用地15.78公顷,占现状
4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量30L/s进行管网消防校核。规划给水管道上按不大于120米的间距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保护半径150米。
(二)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区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雨水就近分散排入附近水域,污水经管网收集后排往规划污水处理厂处理。
2、雨水工程规划
采用长乐市暴雨强度公式: q=
1310.144(1?0.6631gT)(t?3.929)e0.624
Q=ψ*q*F
其中:T——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一年 ψ——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6~0.75
m——管渠折减系数,管道采用2.0,明渠采用1.2
规划区内雨水就近分散排入区内河道,排放口应高于河道水位,规划区雨水管管径d500-d2000,设计坡度依据实地情况和最小设计坡度相结合设计。
3、污水工程规划
污水转化率采用按最高日用水量80%计,日变化系数采用1.4,由此推算平均日总污水量为:7586*0.8/1.4=4335m3/d。
城镇综合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其水质需满足《污水排放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在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成运行前,各地块污水应各自处理达标后排放。
规划区污水收集后,经污水干管转输,排往规划污水处理厂。规
30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划区污水管管径d300-d800,设计坡度依据实地情况和最小设计坡度相结合设计。
4、规划建议
规划区地势起伏,对地势较低的地块应适当提高地块地坪标高,确保雨水顺利排入河道,污水顺利排入污水主干管。
污水主干管设计坡度采用相应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但由于主干管输送距离较长,管道后部分埋设深度较大,建议在本规划区与污水厂之间的适当部位设置污水提升泵站,使污水顺利进入污水处理厂。
5、防洪工程
本规划区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 防山洪标准为20年一遇;
规划区显狭长型,区内河道纵横,水系发达,水域占地2.23公顷,且规划区东侧有山体。为满足防洪排涝要求,保障规划区的排涝安全,规划建议应采取如下措施:
1)规划建议在市政雨水系统设计中,应留有适当的滞洪空间,其最小雨水管不宜小于D500;
2)规划建议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将沿河带状防护绿地建设成下陷式,以增加河道的过流量,满足超标准排涝要求。
3)规划建议新建的行道路树池线沿线应铺设植草砖,人行道及广场应铺设透水砖,尽量减少混凝土硬地的比例,以降低径流系数。此举可有效的增大工业区的透水性,增加地下空间的含水性。
十六、 电力通信工程规划
(一) 电力工程 1、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潭头镇区现状供电量不足,其10kV配电网电源引自设在镇区西南角的35kV变电站。区内现有的供电等级模式为:35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变配电房(或杆上变)→各用户,一条10kV馈线就串接几个变压器,普遍存在着线路老化严重、供电迂回多、供电半径大、线损高、供电灵活性差、网线抗意外事故能力弱等缺点,严重影响地区的供用电的安全;城网建设基本上是随用户增加、顺藤结瓜、自然延伸,呈单源辐射网;结线混乱,一用户停电故障或检修,一停一大片,共杆回路多,交叉跨越复杂,低压线路急待整改。
2、规划依据
《潭头镇总体规划》(2004-2020年)
《福州地区110kV电网滚动规划》(2008-2012年) 3、负荷预测
本规划区用电主要为居民生活用电、公共建筑用电等。绿地和道路广场采用用地指标,其他用地采用分类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各类指标如下表所示。
电力负荷预测指标(瓦/平方米)
用地性质 二类居住用地 行政管理 教育机构用地 文体科技用地 用电指标 40 50 50 60 同时系数 0.4 0.5 0.6 0.5 用地性质 生产建筑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公共绿地 用电指标 50 40 10千瓦/公顷 10千瓦/公顷 同时系数 0.7 0.6 总同时系数:0.85 按照上述指标分类分片计算,本片区总电力负荷15445千瓦,负荷密度156千瓦/公顷。
4、供电电源规划
32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依据潭头镇总规,近期将在潭头镇曹朱村设一座110kV碧岭变电站,并取消潭头35kV变电站,因此根据《福州地区110kV电网滚动规划》(2008-2012年),2008年将在潭头镇曹朱村建设一座110kV碧岭变电站,主变远景规划为3×50MVA, 本期1×50MVA;出线规模110KV远景2回,本期1回;10KV远景36回,本期12回;无功补偿10KV电容器量远景6×4.8Mvar,本期2×4.8Mvar;接地装置10KV采用消弧线圈接地,远景3×630KVA,本期1×630KVA。
5、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规划区内10千伏配网系统远期要求逐步实现采用开闭所转供形式,即110kV变电站的10kV馈线→开闭所→变配电房→各用户,不仅提高了中压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而且也减少了110千伏变电站的电缆出线。本规划范围共设2座开闭所,每个开闭所的转供能力10000kVA左右,可独立建设也可与建筑物混建,应尽量与配电所合建,建筑面积50m2;每个开闭所的供电范围详见电力工程规划图。逐步取消杆上变,改为变配电房;高层或大型公共建筑上的10kV配变电房宜采用附设式,多层和低层居住区宜采用独立式。低压配电网采用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的树状放射式结构,供电半径负荷密集区不大于150米,其它地区不大于250米。
6、高压走廊及市政电缆管道
(1)高压走廊规划:规划碧岭变电站的110kV电源一回接自规划220KV潭头变,另一回引自旗山220KV变电站。
(2)中低压线路规划:远期中低压线路一律采用电缆,以管沟结合方式敷设。变电站周围道路采用电缆沟,其他道路采用电力排管。电缆管沟原则上沿道路东(或北)侧人行道或绿化带敷设,根据用户分
33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布预留过路管。
7、路灯照明规划:
本规划范围规划2座路灯专用箱式变电所,设置于路边绿化带内,照明供电半径不超过800米,路灯线路应在电力管沟同侧路边敷设。断面尺寸在24米及以上道路的路灯采用双侧布置,其它为单侧布置,路灯档距在40米以内,建筑装饰照明采用新型节能光源,减少光污染,并与环境相协调。
(二) 通信工程 1、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区无电信局和邮政支局及广电中心。规划区内的通信线路都是架空敷设,又加上潭头镇在海边,架空线路受外力破坏可能性大,受大气条件等因素影响大,通信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差;现有镇区广电局设施简陋,广电业务单一,难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求;有线电视网络落后,急待改造。
2、需求量预测
(1)固定电信主线用户预测:绿地和道路广场采用用地指标,其他用地采用分类建筑面积指标,各类指标如下表所示。
固定电信主线用户预测指标
用地性质 二类居住用地 行政管理用地 教育机构用地 文体科技用地 主线指标 (平方米/线) 100 60 用地性质 生产建筑 市政设施用电 主线指标 (平方米/线) 300 100 10线/公顷 10线/公顷 10~30线/校 道路广场用地 150 公共绿地 按照上述指标分类分片计算,本地区固定电话主线5556线。
34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表11-1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控制指标
道路宽度(m) 后退距离(m) 建筑高度(m) 低层建筑 H≤10 多层建筑 10 表11-2 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控制指标 退红线距离 朝向 主要 朝向 低层 多、中高层 高层 低层 多、中高层 高层 建筑高 度倍数 0.5 0.5 0.25 0.25 0.25 最小距离 (m) 4.5 7.5 15 消防间距 消防间距 9 次要 朝向 表11-3 非工业建筑之间的间距 建筑类型 低层、多层建筑 H≤24 高层建筑 24 (一) 道路交通规划 1、交通发展策略 本区位于镇区西南面,在空间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位置,因此, 20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便捷的交通对于片区至关重要。首先,园区交通规划的重点是与周边城镇的连接,处理好区域内部交通与周边交通干线的连通,加强其与潭头、金峰及长乐市区的联系。其次,规划合理确定的区内道路走向、路网密度,均衡交通流分布,建立一个布局合理、便捷有序、舒适安全的道路网系统。第三,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静态场站设施规划布置,尤其是社会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充分发挥动、静态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 2、道路网规划 (1)形式:本规划区道路网呈类方格网布局结构,辅以环路、环网结合的布局形式。 (2)等级:规划道路等级分为公路、工业区干道、工业区支路三个等级。全区规划道路总长度9.7公里,道路网密度8.51公里/平方公里,总面积为11.11公顷,道路占规划总用地的11.23%。其中工业区干路规划长度998米,密度0.88公里/平方公里;工业区支路规划长度8.16公里,密度7.16公里/平方公里。 (3)结构: 规划按公路、主干路形成了“十字形”的路网结构: 公路:即至规划的金福路,片区与潭头镇区联系的主要通道,以机动车交通为主,规划道路红线24米,双向四车道,一块板形式。 工业区干道: 工业区干道主要承担组团内部短距离的交通联系,对道路骨架起补充作用,分流主干路的交通,直接服务城市各种用地。区内的工业区干道主要指横五路,为依托现状道路拓宽的道路,该道路主要是本区与金峰镇区联系的主要通道,另外为片区最北面的一条干道,规划 21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道路红线宽度均为15米,一块板形式。 工业区支路: 工业区支路主要用于局部地段的用地划分及地块的交通出入,红线宽度9m、12m,一块板形式。在不影响系统的联络性前提下,规划内部支路可以根据今后开发需要适当调整红线位置。 表12-1 规划主要道路一览表 序道路名号 称 1 2 3 4 5 6 8 9 金福路 横五路 横一路 横二路 横三路 横四路 横六路 横七路 机动红线长度 车道规划区内起讫点 道路类别 宽(m) 路宽(m) (m) 横一路至横九路 纵一路至纵五路 公路 干道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549.76 24 998 175 415 730 845 512 230 400 123 550 1315 840 662 245 545 568 15 9-12 9 12 9 9 9 9 12 12 9 9 9 12 9 9 15 8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断面 类型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一块板 10 横八路 11 横九路 12 纵一路 13 纵二路 14 纵三路 15 纵四路 16 纵五路 17 纵六路 18 纵七路 4、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中对交通设施考虑主要是机动车停车位的安排,规划在区内结合工业区管委会规划设置了一处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为0.31公顷。 22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规划区以工业用地为主,停车需求以配建泊位为主,辅以必要公共停车场来满足,因此本区各地块配建停车指标至关重要。在工业区开发建设中,应严格落实泊位配建指标,并根据不同的用地功能,适度调整,考虑一定超前意识,以求满足今后一定时期内停车需求。 表12-2 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标准 建筑类型 省级、市级及涉外机关办公 其它办公 商业零售 城市中心区 其它地区 餐饮、娱乐 医院 公园 小学 商住 住宅 工业厂房 说明: (1)表列配建指标为建设项目应配建的停车车位最低指标。弹性指标按相应的说明进行控制。 (2)办公建筑建筑面积在20000㎡的基础上,建筑面积每增加10000㎡,配建指标折减10%,但折减不得超过50%。 (3)停车场用地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25㎡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5㎡计算;停车库建筑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35㎡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8㎡计算。 (4)表(七)中未列出的建筑类型,其配建停车指标参考表中相近建筑类型的配建停车指标执行。 计算单位 机动车 非机动车 4 (2) 车位/100㎡建筑面积 车位/100㎡建筑面积 车位/100㎡建筑面积 车位/100㎡建筑面积 车位/100㎡建筑面积 车位/100㎡占地面积 车位/100名学生 车位/户 车位/户 0.2 0.3 0.2 1.2 0.2 0.1-0.15 0.5 0.6 0.3 4 8 6 4 4 1 70 1 2 说明 车位/100㎡建筑面积 0.45 办公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0.3-0.35 5、公共交通规划 同时考虑本工业区内的职工出行的问题,应积极贯彻“公交优先” 23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议本区设两条公交线路,一条为联系工业园区与潭头镇南北向线路;另一条为联系本区与金峰镇区东西向的公交线路。公交中途站点按站距500~600米设置,具体公交规划应以全市为统一的系统,安排更为详细的线路、站点。 (二) 竖向规划 道路竖向设计在综合考虑现状地形地貌、防洪排涝、工程管线布置以及土石方量、防护工程量的基础上,建立片区高程控制系统,制定道路交叉点与变坡点高程,拟定建设用地控制标高,为下一步工作中的道路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1、现状概况 区内除了位于范围东北面的85.4米高的山体及位于边兰村东侧的标高分别为28.5米(凤凰山)、34.417米、28.2米的三座小山包外,整体地势较为平坦,中部稍高,标高从2.8-12.4不等。 2、规划依据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3、规划原则 A. 对起控制作用的坐标及高程不做任意改动,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和竖向高差,满足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B. 既应符合各级道路的现行技术设计标准,又要满足塑造景观形象的要求并与路侧用地的竖向规划相协调; C. 道路的最大坡度控制在7.0%以下,最小坡度控制在0.3%以上; D. 在满足各项用地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减少土石方、建(构)筑物基础、防护工程等的工程 24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量; E. 平地区域场地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中心高程高出0.2米以上,并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山地区域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规划为台阶式,台地的长边宜平行于等高线布置,考虑到防护工程挡土墙的经济性,台地的高度宜在1.0~5.0米。 4、竖向规划 区内建筑主要由村庄、新建居住小区、工业园区等构成,整体较为平坦,中部稍高,规划场地地坪标高 4.5- 10.0 米。本次的竖向设计因地制宜,在尽量避免土石方、挡土墙等工程量的前提下,优先保证道路的畅通。同时对原地形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以满足各项用地功能要求。 竖向设计后,道路规划标高为4.2~11.00米,道路最大坡度4.50%,最小坡度0.30%;场地地坪标高4.5~10.0米。 十三、 绿化系统规划 绿化景观在构筑生态化、人文化、园林式和可标识性特色及整体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充分利用区内良好的自然条件,以周围山体的绿化为背景,结合河道、山体和道路开辟绿带,努力营造一个亲人、亲地、亲水的绿化环境。 1、规划原则 (1)结合本区自然格局和人文环境条件配置绿地系统,体现本区绿化特色。 (2)将绿化体系融于镇区环境大背景中,建立多级绿化层次和多样化的绿色空间体系,体现自然怡人的居住、生产景观环境氛围,将绿化深入到居民生活、厂区的各层次空间。 (3)结合生态绿地系统,开发有特色职能的绿地,为镇区的旅 25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游发展服务。 2、绿化系统构成 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山体等自然条件,结合山体、道路绿化以及村庄内绿地,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开放型绿地系统,营造山、水有机相融的和谐、宜居及良好的创业环境。 3、绿地系统布局 规划充分利用现状的山体景观,保留规划区东北侧的山体,作为工业园区的绿化背景;同时,结合区内的小山包,原有的小山体规划作为公共绿地使用,为原有村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锻炼场所;其三,为提升本区的整体形象,规划充分利用规划的南北向的金福路,在其两侧各规划预留6米的绿化隔离带。通过片区的道路绿带、河道、规划小公园,形成了完善的绿化结构体系。此外,可利用工业区内的绿化与各级的道路绿化、自然山体相互渗透,以提高环境的净化能力,使人与自然能够共生共存,规划各厂区的绿化率上线控制在20%,居住用地内部的绿化率下线控制在30%。 4、植被分布与配置原则 (1)公园等公共绿化以常绿乔木界定边界,中央布置景观树与花坛、草坪; (2)滨河绿带植被分布以自然演替为基础,减少维护管理费用,重点地段布置特色与景观林地; (3)交通性道路绿化选择树形整齐、四季常绿、大苗成栽、管理方便的树木;生活性道路绿化选择抗性强、病害少、树冠大的树木,林草结合。 十四、 景观及工业区设计导引 (一) 总体构思 26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规划结合本区的自然环境,以人——自然——环境对话为主题,努力营造独具特色的、优美的工业区环境。规划金福路两侧的道路防护绿带、规划南北向的河道作为本区的景观主轴,以规划保留的东北面的山体作为本区的景观背景,以区内依托小山包形成的公园作为主要景观节点,展开本区的景观设计。同时,注重各山体所形成的天然对景,从而规划形成一个绿化核心背景、两条主要景观轴、四个主要景观节点、多条山体景观郎道的总体景观结构。 (二) 道路景观 道路通过断面形式、绿化种植以及周边地块建筑围合等要素的不同变化形成不同风格、个性的道路景观。道路侧景要求道路两侧的建筑界面有一定的呼应,在特征区边界应有明显的提示,同时道路空间的封闭与渗透形成空间序列节奏,通过绿化掩映和广告标识的点缀塑造不同的道路景观。 (三) 开放空间设计 公共开放空间是创造工业区环境的关键,是环境质量水准的关键,规划在本区中,利用原有的小山体及水体周边湿地,规划形成四个公园,并与全区绿化相连,意在创造一个开放、连续、自然、完整、突出人与自然的公共空间,以提升整个居住、创业品位。 (四) 标识系统 健康有序的工业区空间需要一套有序明确的指示系统,以设计简洁、易识、连续和多样为特点,标识与建筑、广场、绿地、公共场所以及设施有机结合,直接反映工业区品质。标识包括建筑标志系统、设施标志系统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工业区环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为了突出工业区的环境特征,避免视线上的杂乱,一般除集散广场外,禁止设置固定的大中型商业广告。广告的安置不应破坏原有的 27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建筑空间感觉和建筑立面。沿干道两侧的多层建筑或厂区围墙可安置一些造型简洁的广告牌,一般以高出地面6m为宜。 (五) 建筑形体与色彩 建筑形体与色彩是工业区各种建筑功能的外在表现方式,应通过总体的设计加以适度的引导和规定,使工业区整体建筑空间健康有序,并通过特定的建筑空间给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表述工业区文化内涵。规划对工业区内建筑的形体与色彩原则上作了如下规定: 本区内的建筑形体应相互协调、呼应,共同形成丰富的有变化协调的建筑界面。单体设计必须结合当地文化和习俗并有创新,既体现当地工业区文化建筑又能够代表现代化工业区建设的形象,单体建筑宜服从建筑群体和工业区整体设计,不宜一味追求自我表现。 工业建筑以大空间现代化标准厂房为主,建筑以水平线条构图为主,要求线条简洁、色彩以柔和中性为主,主要建筑可有对比变化,但要有一定的协调对比关系。 十五、 给排水工程规划 (一) 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与供水现状 规划区尚无市政供水管网,供水管道系统应进行规划设计。上一层面规划中已经划定本规划区供水水源为长乐市第三水厂,水量充足。 2、规划依据(含雨水、平污水工程规划) (1)《长乐市潭头镇总体规划》 (2)相关市政道路设计方案与施工图 (3)国家相关专业规范、标准 28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3、用水指标及用水量预测 表15-1 用水量测算表 分 类 代 用地名称 号 R 居住建筑用地 C 公共建筑用地 C1 行政管理用地 其 C2 教育机构用地 中 C3 文体科技用地 M 生产建筑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U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T 对外交通道路 G 绿化用地 公共绿地 其 中 生产防护绿地 建设用地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水域 其 中 其他用地 规划范围 用水量小计 未预测用水量 测算总用水量 规划2025年 用水指标总用水量(m3/d) (m3/ha*d) 面积(ha) 32.33 110.00 2586.4 2.09 0.51 80.00 40.8 0.76 80.00 60.8 0.82 50.00 41.0 30.01 150.00 3601.2 11.11 20.00 222.3 2.77 30.00 83.1 5.40 20.00 107.9 15.28 7.51 10.00 75.1 7.77 10.00 77.7 98.99 15.21 2.23 12.98 114.20 6896.3 按10%计 689.6 7585.9 由以上标准测算得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7586m3/d。 4、水源及水压 规划水源来自长乐市第三水厂,待配套管网建成运行后,水量、水压应可以满足本规划区用水要求。 5、管网布置规划 在规划区内沿规划道路布置,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管网布置方式,管径为DN150~DN500,各地块用水从配水管网上接管。 6、消防及事故供水 消防用水标准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一次,每处火灾一次灭火用水 29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2、工业区给水管网作为消防的主要水源应逐步形成环状,供水管网管径、消防火栓间距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工业区企业及各类建筑应按国家规范设计消防电源。 (三) 人防规划 贯彻国家人防委关于人防建设的方针,适应工业园区发展要求。充分考虑人防建设现状,使人防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同步发展,从整体上增强本区域战时防护能力。 1、本区内各项重要人防工程、交通、给排水设施等,应按人防[1984]9号文件规定,设计人防地下室,统一列入建设计划,一并建设,设计按平战结合,提高人防工事利用率。 2、人防设施应结合停车场及公共绿地来统一考虑。 3、防空地下室防护等级标准:重要防护目标的防空地下室按抗力五级设计修建;一般民用建筑的防空地下室按抗力六级设计修建。 二十、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一) 土地政策 建立完善的开发与控制策略,实行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标准,各个项目的土地使用规模均要经过论证,采取建设多少给多少的政策,避免征而不建设的划地情况出现。 (二) 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由于本区的范围较大,建设启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规划建议采用基础设施先行的方针,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实施策略,让不同时期的建设资金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可加快工业区的建设进度。 40 潭头镇边兰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三) 资金筹措 多方筹集资金,争取省、市的倾斜政策和合理的信贷融资,采取利用外资、民间筹集资金的方法,使工业区建设按照规划进行。并实施城镇经营战略,充分利用城镇资源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ABS(资产收益抵押)等多种方法,多方位、多渠道融资。 (四)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园区知名度 加强营销理念,可通过各种的推介会、招商会,宣传本区特有的投资环境及优惠政策,引起海内外的关注,充分发挥侨乡优势,激发侨胞的爱国爱乡热情,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回乡投资。 (五) 前期建设建议 建议首先对金福路、本区与金峰镇联系的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加强本区与两镇区的联系,扩大其交通优势,同时抓紧前期开发条件比较成熟的土地的平整,以满足工业区三通一平的建设条件。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