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试卷
2018.1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8年9月6日18时和20时,科学家观测到了两次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据此,回答第1、2题。 I.耀斑爆发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②南、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光” 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可能造成无线电长波通讯中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耀斑爆发时,推测下列城市中受影响最大的是 A.美国长滩(西八区) B.日本东京(东九区) C.秘鲁利马(西五区) D.英国伦敦(中时区)
北京植物园建有“北纬40°地理标志纪念碑”,纪念碑主体建筑以北纬40°为基本构图元素,上面有镂空的半圆形造型,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图1为5月20日某时逆光拍摄的该纪念碑照片。读图,回答第3、4题。
读“我国某山地典型植被带谱图”,回答第9-11题。
9.该山地可能位于
A.滇 B.藏 C.新 D.赣
10.若全球变暖加剧,则下列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雪线下界升高 B.森林带的下界降低 C.荒漠带的分布范围缩小 D.自然带无变化 11.与该山北坡植被带1-2-3-4垂直变化成因相似的是 A.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带变化 B.亚欧大陆中纬地区由东向西的自然带变化 C.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热带雨林带的形成 D.欧洲西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带变化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在我国北方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每年都要在两地之间来回迁徙。下图为某年北京雨燕迁徒线路图,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洋流。读图,回答第12~15题。
12.北京雨燕每年的飞行距离大约是
A.8000千米 B.15000千米 C.35000千米 D.70000千米 13.“燕南飞”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B.北极附近极昼范围扩大 C.北京太阳高度日变化变小 D.北京的昼夜变化幅度增大 14.“燕北归”期间,当北京雨燕途经
A.①地时,该地正值湿季、草木茂盛 B.②地时,该地盛行西南风、利于飞行 C.③地时,该地因冰川融化河水暴涨 D.④地时,该地气温回升、春雨连绵 15.图示海区
A.甲洋流附近形成世界大渔场 B.乙洋流夏季自高纬向低纬流 C.丙洋流使沿岸地区降水增加 D.丁洋流受西风影响形成暖流
2018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地震。读图回答第16、17题。
16.此次地震
A.震源位于地幔的中部
B.发生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D.九寨沟景区各处的地震烈度相同
17.本次地震中,地震预警系统给成都、绵阳等地发出了地震预警,同时3S技术也在地震监测及救援中发挥了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震源深度是由全球定位系统直接测定 B.地震预警借助于遥感系统的监测功能 C.震级越高,市民收到的预警信息越早 D.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震后的灾情评估
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温度在150aC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有开发价值的干热岩地区主要为有火山活动或地壳较薄的地带。据此,回答第18-20题。
18.下列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的是
A.北美洲东部 B.西伯利亚地区 C.非洲西部 D.欧洲南部 19.干热岩最可能是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喷出型岩浆岩 ④侵人型岩浆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干热岩发电
A.技术水平要求高、利于大规模开发 B.资源分布地域性强、利于推广 C.受季节、气候制约,发电不稳定 D.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
21. 2018年暑假期间,北京某校师生到郊区进行了户外拓展活动。下图为拓展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l)师生拓展活动路线由H地到甲地,估算拓展活动路线途经地区的高差范围;并依次说出拓展路线经过①、②、③、④地的地形部位名称。(3分)
(2)参加拓展活动的师生夜晚在甲地露营,据图说明选择甲地露营的理由。(4分)
(3)图示区域建有不同等级的公路。说出图中与国道相比,乡道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4分)
22.下图为“某年亚欧大陆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