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
(1)头部降温,水槽或冰帽。
(2)体表降温:颈、腋下、腹股沟等处冰敷或放置冰袋、也可用30%乙醇全身擦浴。 (3)体内降温:冰水灌肠或冰水洗胃。 2、降温要求:
(1)及早降温:力争在半小时内将体温降至37℃以下,于数小时内逐渐降至要求的体温。
(2)适度的低温:通常脑温度降至28℃才起作用。(肛温与脑温相差4℃)。 (3)足够的低温时间:应维持到病情稳定、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反应时为止。一般为3~7小时,最短不少于48小时。
(4)降温过程要平稳,及时处理副作用。为防止寒颤和抽搐,可用小剂量的肌肉松弛剂或镇静剂。
(5)逐渐复温:先自下而上的撤离冰袋,应保持没24小时上升1~2℃为宜。 【人工冬眠】
冬眠Ⅰ号:氯丙嗪、异丙嗪各0.5~1mg/kg,哌替啶1~2mg/kg(全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用全量的1/4~1/2,采取肌注或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注意:心率快、血压低者不宜,呼吸障碍者哌替啶不用或少用。
冬眠Ⅱ号:氯丙嗪0.5 mg/kg,异丙嗪0.5mg/kg,海得琴0.6mg肌注或溶于5%葡萄糖250ml中静滴,适用与血压过高者。 亚冬眠:选一至两种以上药。
注意监护生命体征。休克及重要脏器衰竭者禁用。禁用洋地黄以免AVB。 【高压氧疗法】 【脑保护剂】
1、巴比妥类:戊巴比妥钠1mg/kg,以1/3量静注或快速静滴,余2/3则根据血压及脑电变化调整滴速。一般用3~5天。
2、苯妥英钠:500~7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缓慢静滴。 3、其他:皮质激素、甘露醇、二甲亚砜等。 【改善脑血循环】
1、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46
(1)右旋糖酐40:成人500~1000ml/日,小儿10~15ml/kg/次,静滴。 (2)莨菪类:山莨菪碱20~40mg或东莨菪碱0.3~0.9mg/次,每间隔15~30min1次,一般连用4~6次。
(3)血栓通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10~14天为一疗程。
(4)丹参注射液:8~16ml加入5%葡萄糖静滴,10~14天为一疗程。 【改善脑营养代谢和苏醒剂】
1、多肽类:脑活素10~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日。
2、胞二磷胆碱:250~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1~2次/日,10~16天为一疗程。
3、纳洛酮:2mg静注,30~45min一次。 4、辅酶A、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
5、1.6二磷酸果糖(FDP)500~1000mg加入5%葡萄糖静滴。
6、克脑迷和甲氯酚酯:克利痛(克脑迷)1g加入5%~10%葡萄糖500ml缓慢静滴,7~10天为一疗程。甲氯酚酯:250mg肌注或加入5%~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1~2次/日。
7、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2~4ml肌注或20ml入液体静滴。牛黄清心丸、至室丹、紫雪丹等。
[附:脑死亡的判断]
CRP后,如呼吸未恢复并有瞳孔散大、四肢无肌张力、无任何反射活动、脑电图无电活动征象,考虑判断为脑死亡。 [附: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凡来诊患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行心肺复苏以历时30分钟者,而出现下列情形是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1)瞳孔散大固定;
(2)对光反射消失; (3)呼吸仍未恢复; (4)深反射活动消失; (5)心电图成直线。
47
第二部分 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术
【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出分泌的;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症】
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
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气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提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的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 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头源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
48
用导管前端朱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密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易超过72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一次。
二、机械通气
【适应症】
脑外伤、感染、脑血管意外及中毒等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部疾患所致周围性呼吸衰竭,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状态,胸部外伤或肺部、心脏手术、心肺复苏等。 【用品】
机械通气装置有如下类型:
1、定容型(容量转换型):能提供预定的潮气量,通气量稳定,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小,适用于气道阻力大,经常变动或无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压型(压力转换型):输送气体到肺内,当压力达到预定数值后,气流即中止。其潮气量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较大,但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使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较轻的患者。
3、定时型(时间转换型):能按预定吸气时间送气入肺,通气量一般较稳定,具有定容和定压两型的一些特点。
4、高频通气机:能提供大于正常呼吸频率2倍以上而潮气量小于解剖无效腔的机械通气方式,用于不适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外科手术及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的治疗。
5、简易球囊式呼吸机: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由于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参数不易掌握,常用于急诊、野战条件下的急救。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可选择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敢、间歇强制指
49
令通气及压力支持通气等。 【方法】
1、对呼吸机有关部件认真进行清洁消毒,检查有无漏气等情况,按要求正规安装,开机观察运转及性能是否良好。
2、按病情需要选择与患者气道连接的方式:
(1)密封口罩:适用于神志清楚,能合作,短时间使用机械通气或做雾化治疗的患者。
(2)气管插管:适用于短期作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近年来,厂家提供的低压硅胶气管导管,对声带、气管粘膜损伤小,插管留管时间可相应延长。
(3)气管套管:适用于需长时间作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3、按病情需要选择,调节各通气参数。 (1)潮气量的调节:成人为500—800ml。
(2)呼吸频率的调节:成人一般为14—18次/分。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决定了通气量。应定时测定动脉血PACO2以调节适合的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3)进气压力:成人为2-2.6kPa(15—20MMH2O),以保证足够潮气量,而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为宜。
(4)呼吸时间比:根据病情为1:1.5—3范围内选择、调节,心功能不全,血压不稳定的患者,1:3为宜。
(5)供氧浓度:以吸入氧气浓度40%为宜,病情需要高浓度给氧者,可酌情增加,但不易长时间超过60%,以免发生氧中毒。
4、机械通气中的监护。
(1)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如心率、脉捕、呼吸、血压、神志变化情况。 (2)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各通气参数是否符合患者情况,按需要调节。 (3)使用前及使用中定期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肾功能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5、机械通气中的护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吸痰,每30-60分钟,注入生理盐水3-5ml并吸引痰液。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患者营养等。
50